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11月19日,2025中国文学盛典·湖南文学周暨第四届岳麓书会重磅活动之一——“中华典籍的世界对话:翻译·传播·共生”圆桌论坛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
本次论坛以典籍为桥、以交流为媒,紧扣翻译传播与文化共生的时代命题,通过深度分享与思想碰撞,引导专家学者、出版人、读者及各界人士主动参与跨文化交流,在坚守文化根脉、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涵养全球视野,创新激活典籍的时代生命力。
中华典籍浩如烟海,是古圣先贤的思想宝藏和智慧结晶,亦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论坛聚焦“数字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译传播的路径”这一主题,邀请清华大学教授,广西大学君武讲席教授、亚太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罗选民,湖南师范大学翻译传播研究所所长、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飞舟,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外国语学院教授余承法,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陆映波这4位国内翻译与跨文化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中华典籍“出海”献智献策。
![]()
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始终以“传承中华文脉、推动文明互鉴”为己任,在推动中华典籍“走出去”的道路上深耕不辍,自“十四五”以来共实现版权输出2800余项,产品覆盖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日本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涵盖49个语种。集团旗下湖南人民出版社版权输出成果丰硕,连续3年入选“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
此次活动承办方湖南人民出版社,是湖南历史最为悠久的综合性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对外译介的《奔向共同富裕》《乡村国是》《大国小村》《中国古代外交史》等作品,不仅入选多项国家级“走出去”工程,更实现了多语种落地。特别是在典籍传播方面,已对外出版了《汉英对照中国古典名著丛书》《大中华文库》等经典著作,让《论语》的智慧、《道德经》的深邃,以准确而流畅的译笔,走上世界读者的书桌。
![]()
在主旨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如何做好中华典籍翻译与研究、数智时代中华典籍传播变革、诸子典籍英译传播与研究、中国文化对阿拉伯世界的传播现状等议题作了指导性发言。
罗选民从大翻译视角出发,强调翻译实践与研究需立足世界格局之上。他认为,翻译要突破语言、思维、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不仅要创造优秀作品,更要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这一观点为出版社提升英译质量,深化典籍思想内涵阐释,提供了理论指引。
尹飞舟指出,在当代数智技术推动下,中国古代典籍英译传播正发生深刻变革。传播场景呈现出通俗化、多模态、数智化的鲜明特点。他提出的“发掘译本资源、开发多种出版选题”,为出版社拓展更多典籍传播形态提供了思路。
余承法在交流中分享了诸子典籍英译传播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明确提出相关研究可从文献集成、翻译实践与传播研究三个维度系统性推进,为深入探究诸子典籍英译传播的历史变迁规律、科学建构数智时代背景下的战略规划与策略体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与有益借鉴。
“针对不同圈层应采取差异化策略,通过文化共情或数字叙事等方式实现精准传播。”陆映波聚焦“中国文化对阿拉伯世界的传播现状”的分享与湖南人民出版社《乡村国是》阿拉伯文版在埃及和中东地区的成功传播实践相互印证,为出版社后续优化跨区域传播策略、扩大图书国际影响力提供了参考。
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湖南人民出版社的“出海”成果为专家研究提供了鲜活样本,现场分享的前沿观点与创新路径,既为中华典籍外译传播注入了鲜活思路与实践动能,也有效拓宽了行业发展视野,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注入了合力。
潇湘晨报记者周诗浩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