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叫“20分钟公园定律”
如果你心情不好,去公园待20分钟,哪怕你什么都不做,听树叶的沙沙声,鸟在树上的鸣叫声,河水流淌的潺潺声,就能让人快乐。
这就是大自然能量场的魅力
想废掉一个人,就是让他烂在家里,点外卖混日子,靠刷短视频获取能量,不仅人会变笨,甚至可能会变阴郁。
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跟踪调查了4000多名长期宅家的人,结果发现:他们不仅心理健康恶化,认知能力下降,而且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古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人也一样,长期待在家里人会发霉,大脑就像没浇水的花,慢慢枯萎。
人这最怕的不是在外面碰壁,而是在家里闲废。
走运走运,要走出去了才有好运。
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肯定困难。
出路出路,要走出去了才有出路。
口才口才,嘴巴练好了才会发财。
01
大自然是最好的能量场
春天就是最好的疗愈师
英国作家米切尔,曾经饱受抑郁症折磨,长达25年她一直躲在家里疗愈。
她尝试吃药打针、看心理医生,然而病情都没有好转。
直到一天,她误打误撞来到离家不远的小村庄,闯进一片绿色的世界,呼吸着树木清香,感受着脚底落叶的松软,聆听鸟儿鸣叫……
她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下来,烦恼慢慢散去,心情瞬间明亮了,从那以后她每天都来这里走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她的抑郁症竟然不治痊愈了。
从中医角度讲,动则生阳,多接触大自然,多呼吸新鲜空气,多晒阳光吸收阳气,天地之间的自然能量是大补。
从能量的角度上讲,出门可以接触不同的山川地脉,不同的方位气场,能激活被压制的心情,从而调整运气的走向。
从西医角度讲,密闭环境会导致杏仁核活跃度增加27%,这就是焦虑的源头。
人生有四补:天补,地补,食补,人补。
一个人,如果能量不足的时候,就要学会向天地靠近,多晒太阳、多踩在大地上,看世间万物,与花草树木共鸣,和有能量的人交流,吃干净美味的食物,享受食物的多巴胺快乐。
你的心情就变得愉悦起来,灵气和斗志也会慢慢焕发。
02
低谷期,一定不要宅家里,多出去走走
毕淑敏说,有一个长期抑郁的人定期找她做咨询。 后来她叫咨询者报团旅游,到可能有台风的海南转转,再到大西北走一圈。 一个月后,这位朋友简直像换了一个人,语速快了一倍,双眼囧囧有神。 在狂风暴雨、惊涛骇狼的台风面前,她学会了珍惜生命;在干旱和荒漠又让她变得慈悲;天地万物,世间众人都在用心活着。
很多人情绪低落时,喜欢宅在家里,不想社交,不想说话。但是一个人闷在家里,情绪会放大,很容易胡思乱想,越活越悲观。
当感觉状态不好,一定要多出门,感受阳光雨露大自然,感受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补充能量以后,又能继续生活了
家是充电桩,不是牢笼。
聪明的人,都懂得把生活拆解成:30%宅家修复+70%外出碰撞。
03
少看负面的东西,多出门看更大的世界
加拿大设计师多夫·查尼成名之前,在老家经营着一家服装店,销量惨淡。
为了提高销量,他每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设计新的服装款式。但是加班熬夜设计出来的作品,总是达不到市场预期,生意越来越差。
1990年,他在去往南加州的旅途中,看到一种配色艳丽、造型极简的服装风格。
他灵感乍现,回到家后,立马推出一款风格类似的服装,门店生意爆火
后来他一有时间就四处寻访,参观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接触不同的设计风格。
多年后,引领业界潮流的多夫·查尼,被誉为“被上帝赐予灵感的设计师”。
投资人冯仑说过:“整天待在家里的人,永远碰不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贵人不会按门铃,机遇不会敲键盘
人穷的时候,要少在家里,多出去走走
机会不会主动找你,你要去主动找机会。
最后再说几句 《去有风的地方》里的许红豆,在经历好友离世的伤痛后,她选择去云南的小村落,因为那里有山有水,能量满满,大自然就是最好的疗愈 生活就是一个不断走出去,再走回来的过程 走出去,去 和这世界碰撞,去向天地借能量,去丰富自己的精神,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场,再带着这些体验回归自我。
你会发现,我们比想象中要强大得多。
如果你觉得不快乐,就多出去走走吧。
(全文完)
▼点个关注,下次再聊。
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助到你~
如果喜欢文章,点赞,在看,转发支持一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