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
你观察那些能成事的人,通常来说不是最聪明的,却一定是最沉得住气的。
人这辈子吧,生活就像大海,风浪是常态,唯有情绪稳,才有足够的能力应付人生当中的风浪。
情绪稳,说白了就是你的压舱石,这块石在,船就不翻。
情绪稳,是危急时刻的“定盘星”
人在事到临头之际,能做到真正方寸不乱,才是一种比任何东西都珍贵的能力。
毕竟吧,多数人在情绪失控时,智商往往为零,以至于容易做出很多的错误决策和行为。
就像当初楚汉相争时的张良,鸿门宴前,刘邦听说项羽要攻打他,吓得手足无措,连问“为之奈何?”
是张良沉着冷静,一步步策划:如何结交项伯,如何赴宴,何时离席,从头到尾安排得井井有条。
在刀光剑影的宴会上,他也始终面不改色,最终成功帮刘邦虎口脱险。
他后来在《素书》中这样写道:“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一个人最危险的时候,往往是自己任用猜疑的人。
而多数人的失败,其中原因也多半源于私心杂念。
而情绪不稳,正是最大的“私心杂念”。
最后,你被自己的恐惧愤怒控制了,自然也就走向失败了。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人的情绪犹如一辆马车,由理性驾驭。若马匹失控,马车就会倾覆。”
情绪稳,就是握紧缰绳的骑手,再烈的马也能驯服。
遇到突发状况,一旦慌乱,你就容易做出错误决定。
但你若是能静下来,办法自然就出来了。
所以,情绪稳是危急时刻的救命稻草。
也足以让自己在所有人都乱成一团时,成为那个能拿主意的人。
情绪稳,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
人与人相处,最怕情绪上头。
一句气话,可能毁掉一段经营多年的关系。
北宋名相吕蒙正初入朝堂时,有人指着他说:“这小子也配参政?”
他装作没听见,径直走过。
同僚很多都为他鸣不平,要追查那人姓名。
他急忙摆手制止说:“若知姓名,则终身不能忘,不如不知。”
他在《破窑赋》中道出这么一种感悟:“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
看透了世态炎凉,才能对冒犯一笑了之。
后来皇帝要罢免一个言语冲撞他的官员,他反而为其求情:“若因一句话罢免官员,恐堵塞言路。”
而这份胸襟,更是赢得了满朝敬重。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中指出说:“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情商的重要性是智商的两倍。”
人生在世,高情商的核心,就是管理情绪的能力。
夫妻吵架,谁先平静下来,谁就掌握了关系的主动权。
同事争执,谁先恢复理性,谁就能推动问题的解决。
这就像往沸水里加冷水,不是水怕开水,是为了让水能喝。
所以,凡事若是你能先冷静,关系就得救了。
所以,情绪稳是人际关系的修复剂,甚至能让破裂的得以弥合,让对立的得以和解。
情绪稳,是个人成长的“加速器”
真正阻碍我们进步的,其实往往不是能力,而是情绪内耗。
把精力浪费在焦虑、后悔、抱怨上,哪还有力气往前走?
王阳明在龙场那个瘴疠之地,随从都病倒了,他自己也前途未卜。
若换作别人,早被焦虑压垮了。
他却让自己“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在静坐中让心安定下来。
正是在这极致的宁静中,他顿悟了“格物致知”的真谛,创立了心学。
他在《传习录》中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内心里的恐惧和浮躁。
作家毕淑敏写过:“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
心态稳了,智慧的泉水才会汩汩涌出,助你避免犯下低级的错误。
其实吧,但凡你要为昨天的失误懊恼,今天就也浪费了,甚至连明天也耽搁了。
其实吧,当你在为明天的困难焦虑时,今天就无法专注。
这就像开车,一会儿猛踩油门,一会儿急刹车,这不光最耗油,也最伤车。
不如平稳驾驶,反而最快到达目的地。
所以,情绪稳是最高效的节能模式,这能让你把精力用在刀刃上,走得更远更稳。
说到底,情绪稳这三个字,看似简单,实则需要一辈子的修行。
这其实是一种在惊涛骇浪中依然能把舵的坚定,是在针锋相对中依然能微笑的涵养,更是在迷茫困顿中依然能前行的勇气。
让自己修炼一颗平静心,不是压抑情绪,是懂得如何与情绪共处。
最终,让情绪成为你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愿你我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都能稳住自己的情绪。
如此,像山一样沉稳,像水一样柔软。
毕竟,人生这场马拉松,拼的不是谁跑得最快,而是谁跑得最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