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千万不要低估一个读过《孙子兵法》的女人

0
分享至

如果找出一本适合女性读的经典书籍,你会选择什么?

我曾在网上,刷到过很多女性必读书目,内容大多和婚恋、家庭、情绪相关。

似乎在刻板印象里,女性敏感多思,天然就与情感话题强绑定。

但是今天,我想给大家推荐一本“另类”的书。

这本书最近在各大社交平台热度高居不下,相关话题破亿,也受到了很多女生的喜爱。

它就是《孙子兵法》。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孙子兵法》讲的是行军打仗,和女性关系不大。

其实不然。

作为武经之首,这本书说透了为人处世的智慧,和成长破局的心法。

它对女性的心态、社交,行事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可以让人更从容地应对生活种种难题。

关于《孙子兵法》的译本很多,人气最高的,莫过于《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它的豆瓣评分高达9分,是著名企业家华杉,专研兵法二十多年所著。

在书里,华杉结合生活情境,剖析了古人智慧在现实中的应用。

那些鞭辟入里的思考,能帮你理清思绪,破除内耗,活得更清醒和通透。

如果你对当下的境遇感到迷茫,一定要读读这本《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一旦读透书中的智慧,你便能以大女主心态,开启自己的人生剧本。



1

觉醒第一步:推倒内心的墙

原文:士卒孰练。

译文:不管什么人,只要训练好,都能成为熟手。

感悟:

如今社会上总有些声音,觉得女生不适合干这个,不适合干那个。

但华杉却在《孙子兵法》中说:

“人的可塑性很强,正常人经过训练,都能从事专业工作。”

性别,从不应该是桎梏能力的枷锁。

各行各业里,也不乏熠熠生辉的女性身影:

看似柔弱的女飞行员,可以驾直升机翱翔长空;

已婚已育的女记者,可以在采访一线冲锋陷阵;

从没出过远门的农妇,也可以用诗歌惊艳众人……

生而为女,千万不要给自己设限,想做什么就去做,就学什么就下功夫学。

当你在热爱的领域熟能生巧,那些曾经质疑你的声音,都会变得如微尘般渺小。

2

多关注自己,少在意别人

原文: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译文:不会被敌人战胜,取决于自己;能否战胜敌人,取决于敌人是否出现可乘之机。

感悟:

很多女性心思敏感,总容易因为外界的风吹草动,陷入内耗之中。

别人一个眼神,就琢磨大半天,别人一句话,就开始自我怀疑。

结果往往在内心的拉扯纠结中,耗光了精力。

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管得了自己,管不了别人。只有管好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很多时候,别人怎么想、怎么做,并不在我们的掌控之内。

把注意力放在外界,很容易受制于人,活得被动且焦虑。

把精力聚焦自身,才能找回生活的掌控权。

真正清醒的女人,不因外在的变化而焦虑,也不因别人的评价而内耗。

选择性屏蔽身边的干扰,方能一步步强大自身,等时机来临时,一举脱颖而出。

3

遇事不慌,是处事的高配

原文:夫霸天下者有三戒:毋贪,毋忿,毋急。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

译文:强者有三戒:戒贪,戒忿,戒急。贪心,会失去更多;忿怒,容易有难;急躁,会摔跟头。

感悟:

女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的事情也一茬接一茬。

很多时候,感觉自己就像忙得团团转的陀螺:

这边刚稳住孩子,那边又要照顾父母;好不容易安顿好家里,工作又让人应接不暇。

面对千头万绪的琐事,我们难免焦头烂额,心绪烦乱。

但书中说,急躁贪快,反倒容易出错;

稳住心态,才能理清事情轻重缓急,从容应对生活的各种挑战。

要相信,麻烦再多,也能一个个解决;任务再繁重,也能一步步推进。

与其在焦虑中自乱阵脚,不如把眼前的困境,当做磨练自己的契机。

冷静一点,淡定一点,你才能理智思考,找到突破重围的良策。

4

争什么,都不要争一时之气

原文: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译文:国君不可以因为愤怒而兴师,将领不可因为愤怒而作战。

感悟:

在孙子看来,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战争对每一方来说,都是消耗。

就像两个人斗嘴,无论谁吵赢了,都要付出代价。

真正聪明的女人,都懂得不争一时之气,减少正面冲突。

或许年轻时,我们总执着于孰是孰非,凡事定要争出高下输赢;

经历越多越发现,把精力消耗在无谓的争辩上,累的是自己,输的是心情。

就像毕淑敏说的:

“有些事,你不翻脸,它自会翻篇;

你一翻脸,反而会引来无尽的麻烦。”

与其和烂人烂事纠缠,不如收回心力,不同不值得的人计较,不在不重要的事上消耗。

小事息一怒,大事退一步,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和负责。

5

脚踏实地,胜过一切奇谋巧计

原文: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译文:用兵打仗,只听说过脚踏实地,能够一击制胜,没见过投机取巧可以持久的。

感悟:

很多人都以为,《孙子兵法》是讲用计谋取胜的书。

但实际上,它是本讲实力决胜的书。

作者华杉也指出,孙子的“计”,是计算实力对比的“计”,而不是奇谋巧计“计”。

古往今来有大成者,拼的全是真功夫。

现实中有些人,总想着贪巧求速,走捷径。

学技能时,不愿打磨基本功,一心只求速成;

分析项目时,不肯动脑思考,依赖AI蒙混过关。

结果越贪图多快好省,越容易一事无成。

笨人都想着走捷径,聪明人都在下笨功夫。

想要做出一番成绩来,就要戒掉急功近利的心态。

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积累,终有一天会厚积薄发,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6

越身处困境,越要奋力一搏

原文:死地则战。

译文:在绝境中,必须拼死作战,才能博得一线生机。

感悟:

每个女人的一生中,或许都有一段特别艰难的时刻。

可能是情感的困顿,可能是事业的危机,也可能是经济上的重压……

在作者华杉看来,越是身陷困境,越要咬牙挺住。

自暴自弃,只能在摆烂中沉沦;

奋力出击,才能扭转当下的处境。

人的生命力,都是在痛苦中被激发出来的。

受几次磋磨,撞几次南墙,才能从教训中汲取经验,把挫折变成成长的养分。

就像萧红说的:“路是自己走的,苦是自己受的,抱怨没用,不如接着走。”

当你咬牙扛过人生的至暗时刻,就会发现,出了低谷,身边都是向上的路。

7

做事的最高效率,是不返工

原文: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译文:总打胜仗,不是什么高明的策略;不交战就平息纷争,才是最高明的。

感悟:

在多数人看来,百战百胜,无疑是实力的最佳证明。

但作者华杉却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

都百战百胜了,还在打,可见没解决根本问题,效率太低。

能够一次把事情做到位,才是最高效的。

生活中,很多人看似每天忙忙碌碌,实际时间都耗在了低价值返工,和无效重复上。

殊不知,没有重点的瞎忙,就像在迷宫里绕远路,只会空耗力气。

方向想对了,行动才有用;重心找准了,努力才值钱。

与其在事后反复修正、浪费精力,不如事前深思熟虑,直击问题根源。

减少盲目折腾,做事一步到位,是对自身精力的保护,也是提升效率的关键。

8

凡事都要留一手

原文:以正合,以奇胜。

译文:双方对阵,先用正兵出战,到关键时刻,再投入预备队。

感悟:

华杉说,《孙子兵法》里被误读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句“以奇胜”。

这里的奇(jī),不是奇谋巧计,而是预备队的意思。

不管面对什么人,都不要把手里的牌一下打光。

留些底牌在手上,才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见过一些女孩,对人掏心掏肺,轻而易举就交付了自己的隐私、过往和心事。

结果往往被人拿捏住软肋,到头来被设计、被辜负,落得满身伤。

永远别拿一腔真心,去赌善变的人性。

你越是对人毫无保留,对方越敢坏得肆无忌惮。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给自己留有后手,方能在这变幻莫测的人世间,护自己周全。

9

承认失败,你才能赢

原文: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译文: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认输逃跑,避免决战。

感悟:

华杉说,《孙子兵法》不是教人打胜仗,而是教人认输的一本书。

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可能有百分百的胜算。

精心筹备的工作项目,有可能意外失误;

发展得如日中天的事业,也有可能突然停摆;

就连看似牢不可破的感情,也可能分崩离析……

面对既定的败局,我们要做的,是承认现实,接纳失败。

不要硬撑脸面,和事实盲目对抗;

也不要困于沉没成本,继续和烂人烂事纠缠。

允许失败的发生,而后吸取经验,调整自己。

当你有了直面失败的勇气,即便暂时走了弯路,也能及时止损,用有限的精力,开启人生的更多可能。

书里,华杉有句深刻的话:

很多人总觉得孙子兵法是古老的东方奇计,谁掌握了就能战无不胜。
但读懂了兵法就会发现,人世间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奇计。

的确,相比于靠计谋和捷径取胜,孙子兵法更强调稳扎稳打,靠个人实力立足。

心在事上磨,事在心中练。

可能听起来没那么“爽”,但确实是最实用可靠的经世之道。

它告诉每一位女性:

不管遭遇什么境遇,面对什么挑战,都要沉着冷静,守住内心的节奏。

心态定一点,格局大一点,做事稳一点。

脚踏实地,不断强大自己的内核,终有一天,你会打破当下的局限,实现脱胎换骨的蜕变。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甲流杀疯了!中年扛5天丢命,医生喊停3种饭,做好2件事能救命

甲流杀疯了!中年扛5天丢命,医生喊停3种饭,做好2件事能救命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8 07:03:47
解放军开炮三天,军舰现身钓鱼岛,日方紧急降温:高市“在反思”

解放军开炮三天,军舰现身钓鱼岛,日方紧急降温:高市“在反思”

通文知史
2025-11-18 01:00:03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新闻
2025-11-18 17:38:31
54岁杨钰莹近况曝光:定居深圳,每天打理菜园子,生活平淡

54岁杨钰莹近况曝光:定居深圳,每天打理菜园子,生活平淡

小徐讲八卦
2025-11-17 07:29:28
宁波医院院长被死亡女婴家属围堵,现场回应耐人寻味!舆论两边倒

宁波医院院长被死亡女婴家属围堵,现场回应耐人寻味!舆论两边倒

爱写的樱桃
2025-11-18 19:17:04
机器人集结交付画面被质疑视频造假?优必选回应:系实拍

机器人集结交付画面被质疑视频造假?优必选回应:系实拍

南方都市报
2025-11-18 19:18:07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

新京报
2025-11-18 16:23:55
女大学生举报社区书记被关精神病院8年?当地:要处理,等通报

女大学生举报社区书记被关精神病院8年?当地:要处理,等通报

追月数星
2025-11-18 19:08:00
中日谈判完毕,日本官员灰溜溜离场,高市危机升级!美国撤导弹!

中日谈判完毕,日本官员灰溜溜离场,高市危机升级!美国撤导弹!

时时有聊
2025-11-18 21:01:34
解放军说出日本最悲惨的下场,中国不介意把日本变成主战场

解放军说出日本最悲惨的下场,中国不介意把日本变成主战场

孔孔说体育
2025-11-17 10:39:24
深夜突发!全线大跌!

深夜突发!全线大跌!

证券时报
2025-11-19 00:15:09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

财联社
2025-11-18 14:34:09
省会城市政府主要领导密集调整

省会城市政府主要领导密集调整

鲁中晨报
2025-11-18 22:35:05
墙壁上还有女儿的血迹!受害者妈妈痛哭:怎能不恨

墙壁上还有女儿的血迹!受害者妈妈痛哭:怎能不恨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9 01:47:03
城里没工打,村里无地种,冬已至,但真正的寒冬还未来临……

城里没工打,村里无地种,冬已至,但真正的寒冬还未来临……

村里的月光
2025-11-18 14:38:14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极目新闻
2025-11-18 09:42:29
东京餐厅厕所内樱花妹与黑人男友“15分钟激战”,老板怒挂全网后结局亮了...

东京餐厅厕所内樱花妹与黑人男友“15分钟激战”,老板怒挂全网后结局亮了...

今日日本
2025-11-18 14:16:22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掠影后有感
2025-11-18 11:14:38
超市被偷到倒闭,女老板起诉合伙人案二审因法官为同一人延期,提交的审计材料也被弄丢

超市被偷到倒闭,女老板起诉合伙人案二审因法官为同一人延期,提交的审计材料也被弄丢

大风新闻
2025-11-18 11:34:09
谁给张碧晨出的馊主意?这么有想象力衣服,太天马行空了!

谁给张碧晨出的馊主意?这么有想象力衣服,太天马行空了!

小椰的奶奶
2025-11-19 00:42:03
2025-11-19 03:00:49
洞见
洞见
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
4509文章数 851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你绝对没见过!黎雄才山水画的独特魅力!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旅游
教育
亲子
本地
公开课

旅游要闻

金叶漫卷大雁塔!千年遗址公园的秋日狂欢,藏着最动人的城市密码

教育要闻

留学降温“AI化留学”泛滥海归人设崩塌?

亲子要闻

一说买糖吃,做事真给力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