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命草评诗
![]()
原诗
囚徒
文/臧海英
我常思索:如何做好一个囚徒
如何让身上的绳子更紧一些
每次放风回来,我都有新的启示
譬如:拿回一块石头
“孤独是一种技艺。”绳子说。
为了打一个死结,我日夜揣摩
小窗处传来的断喝,是事件之外
我没打算放手
每一天我咽下碗中的食物,确信饥饿的存在
每一天我走向人群,练习怎样离开他们
赏析
今天分享的是华文青年诗人臧海英的诗《囚徒》,这首诗充满了探索的意味,诗人以“如何做好一个囚徒”为主题展开书写,“囚徒”在诗人看来是一种生命状态的象征。诗人执着于某种改变,以及对生命的发现和自己的反应。如此具有个性思维的诗,在诗歌语言上必定有钻营,带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此诗,在语言和构思上,可以看出诗人的功力,对读者来说,是一种思维训练。下面具体分析下这首诗。
诗人思索如何做好囚徒,这就是自我状态的反映。而延伸出来的问题是,诗人为何要当一个囚徒。接着,诗人写“如何让身上的绳子更紧一些”,这是想将自己紧绑,意味着诗人的某种自律行为。因此,自律就是为了做好一个囚徒,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诗人的现实生活。
第二节,诗人写到放风以及启示,诗人特意用“放风”二字,是想将囚徒当得更逼真一些,以囚徒的心态体现生活,必定会有新的启示。“譬如:拿回一块石头”,这或许暗示了诗人做好囚徒后的改变,从思维,行为,语言上都有新的可能性,“拿回一块石头”应该是象征性的说法,或许,诗人会有更多的改变。
在第三节中,诗人让绳子开口说话“孤独是一种技艺。”,以及后面说要打一个死结,这更体现了诗人作为一个囚徒,在认真的扮演着,其中孤独是囚徒一个最关键的状态,诗人借绳子之口强调这是一种技艺,说明囚徒并不好做,因为孤独是难耐的,这就是要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所以,诗人日夜揣摩。
接着第四节,诗人写了一个事件之外的事,“小窗处传来断喝”,这“断喝”是外界的一种干扰,诗人说“我没打算放手”,这似乎在说,要去面对断喝,从断喝中发现点什么。诗人不放手,就是执着的体现,这就是诗人作为囚徒的心态。
更耐人寻味的是最后一节“每一天我咽下碗中的食物,确信饥饿的存在/每一天我走向人群,练习怎样离开他们”,这两句所体现的思维是相当独特的,从物和事中思考新的思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创作的语言就更新颖。这两句是囚徒心态的异用,诗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思维的创新和对生命的新体验。
从诗歌语言和构思来讲,诗人似乎给了诗歌创作者们新的启发。诗人通过角色扮演,发现了生命的新大陆,无论是从语言还是行为,都有意想不到之处。这种意料之外的东西正是诗歌创作所需要的,这首诗就是非常规化的写法,通过语言创新,思维跳跃,以及奇特的构思,创造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令读者耳目一新,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间和二次创作的可能。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
诗人简介
![]()
臧海英,山东宁津人。曾获华文青年诗人奖(2015年)、《诗刊》年度“发现”新锐奖(2015年)、第三届刘伯温诗歌奖、第三届李杜诗歌奖新锐奖、第三届诗探索·发现奖等。参加《诗刊》社32届青春诗会,诗集《出城记》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16年)。
往期诗评
格命草
![]()
格命草,自称诗者,读睡诗社创办人,《读睡诗选》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编出版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目前选评经典诗歌,名人名诗500余首,《格命草诗评(一)(二)(三)(四)(五)》已完成,诗评系列丛书正在持续创作中。付费评诗,付费写诗评集,付费推广诗歌,个人诗集出版,可加格命草微信: gemingcaoa 详谈)。
关注格命草,一起读经典
赠送您诗集《读睡诗选》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
《格命草诗评(第二辑)》
《格命草诗评(第三辑)》
《格命草诗评(第四辑)》
《格命草诗评(第五辑)》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第五辑)》历时一年多,共收录诗评500篇,72万多字,目前头条阅读量110多万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30多万次,百度阅读量55多万次,时机成熟会正式出版。欢迎收藏阅读。关注格命草微信公众号,阅读最新诗评,如需付费评诗,付费推广诗歌,付费写诗评集,个人诗集出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详谈)。
格命草主编出版诗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