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命草评诗
![]()
原诗
哀歌
文/雷平阳
菩提树下,这么多落叶
堆成了被压扁的金色的塔
枯井里站着一个盲人
请求我把他头顶的落叶点燃
四周全是成熟的甘蔗林
甜蜜的空气中
哀歌飘浮在附近村庄的葬礼上
气息幽郁,染上了丝丝甜味
赏析
今天分享的是鲁奖诗人雷平阳的诗《哀歌》,此诗以景写哀,以事写哀,利用景营造了几种悲哀的氛围,同时,写甘蔗林甜蜜的空气与葬礼的幽郁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强烈的张力。诗人将哀歌和甜蜜放在一起书写,好像不止字面意思这么简单,这里面似乎暗藏了对人性的某种思考。接下来,就个人理解试析此诗。
首先写菩提树、落叶及金色的塔,这三个意象组合在一起,使人联想到一丝丝玄学的色彩,特别是被压扁的金色的塔,这仿佛暗示了神的倒塌一样,树叶也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有一天也将叶落归根,即使是菩提树,也难逃命运的安排。第一节就营造了一种悲哀的感觉。
再看第二节,诗人写枯井里站着的盲人,请求诗人点燃其头顶的落叶,这暗示了一个被现实困住的人,希望以燃烧的方式感受光明。盲人在枯井,意味着被黑暗困住,点燃落叶意味着光明,诗人则成了救赎盲人的人。此节是黑暗与光明的较量,这点燃头顶的落叶,又意味着盲人在拿自己献祭,以此获得光明,这又是一个悲哀的故事。
接着第三节,写四周全是成熟的甘蔗林,而且空气中都是甜蜜的味道,这突如其来的转变,与前两节格格不入,这是否在说,人生不止悲哀,只要擅于发现,也能发现许多让人愉悦的体验,就好比这甘蔗林甜蜜的空气,人生才不致于那么苦涩。
最后一节,诗人解释了诗题“哀歌”的来源,是村庄有葬礼在举行,而这悲哀的氛围中却有甜蜜的空气在弥漫,这似乎暗示了葬礼现场不同人的表现,有悲伤的家属,亦有看热闹的人群,这些人好比甘蔗林甜蜜的空气,与悲伤的家属在一个时空,这就是矛盾的地方,因此,形成了强烈的情绪张力。而且,诗人写到这就戛然而止了,这就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从整首诗来看,诗人所要呈现的就是哀歌,不仅自然界唱响了哀歌,人类也是哀歌不断,都以不同的形式在上演。诗人从自然之殇写到人之殇,而空气中那一丝甜蜜仿佛就是希望。在不同的语境下,甜蜜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这就需要对生命有更深入的体察。最后,从创作角度来看,这首诗也许就是诗人情绪的记录,间接反映了生命状态,写出了新意。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
诗人简介
![]()
雷平阳,1966年7月生于云南昭通土城乡欧家营,中国当代当代诗人,散文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四个一批”人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诗集《雷平阳诗选》《云南记》等散文集《我的云南血统》《乌蒙山记》等。
往期诗评
格命草
![]()
格命草,自称诗者,读睡诗社创办人,《读睡诗选》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编出版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目前选评经典诗歌,名人名诗500余首,《格命草诗评(一)(二)(三)(四)(五)》已完成,诗评系列丛书正在持续创作中。付费评诗,付费写诗评集,付费推广诗歌,个人诗集出版,可加格命草微信: gemingcaoa 详谈)。
关注格命草,一起读经典
赠送您诗集《读睡诗选》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
《格命草诗评(第二辑)》
《格命草诗评(第三辑)》
《格命草诗评(第四辑)》
《格命草诗评(第五辑)》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第五辑)》历时一年多,共收录诗评500篇,72万多字,目前头条阅读量110多万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30多万次,百度阅读量55多万次,时机成熟会正式出版。欢迎收藏阅读。关注格命草微信公众号,阅读最新诗评,如需付费评诗,付费推广诗歌,付费写诗评集,个人诗集出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详谈)。
格命草主编出版诗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