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竞争到让人“心跳当背景音”的保研季终于落下帷幕。公众号里塞满“拟录取名单”,校园里从焦虑到松了一口气的情绪此起彼伏,全国各高校的学生都在经历那场属于学术赛道的年度大考。而就在这样紧绷的氛围中,有一所学校悄悄交出了足够亮眼、足够稳健、甚至有点“逆势上扬”的答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当别的高校还在讨论“就业竞争是不是比去年更卷”,首经贸已经用硬邦邦的数据告诉你:它不仅卷赢了自己的过去,还卷出了一个持续上涨的新高度。众所周知,高校的就业数据是包括保研情况的,而2021年至今,首经贸的保研情况可谓一路上涨,2026届更是稳稳提升,五年时间推免人数从156人涨到281人,几乎实现翻倍式增长。这不是侥幸,也不是一届学生的偶然爆发,而是一所学校将底子越铺越厚、路径越走越稳的真实呈现。
在这个人人都想往更高的平台再走一步的时代里,首经贸的曲线向上得格外清晰,也格外有说服力。
这样的增长,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实力,最能说明的是去向:这一届281名推免生里,不仅有国防科工委接收的学生,还有通过“双培计划”进入更高平台深造的同学。从学院分布看,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外国语学院、统计学院、经济学院都有稳定输出,其中仅经济学院就有39名学生成功拿到保研资格。统计学院的同学则把目标放得很高,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名校纷纷“上榜”;其他学院的学生也顺利进入北京交通大学经管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等更高平台继续打磨学术实力。
![]()
当你把这些去向放在全国财经类大学的表现横向对比,会发现首经贸的竞争力正在变得越来越硬。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稳稳的高层次财经院校,而是正在用一届又一届的推免结果告诉大家:这里的学生,有实力走得更远。
但真正让首经贸“卷王体质”显露出来的,是它的特色班型体系。各类实验班、卓越班的保研率均高于其他专业,而且这些名额完全不占用常规保研名额——这意味着,想冲更高平台的学生拥有额外通道,而不是和全院同学挤同一条路。
而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2025年刚成立的“琢玉班”。这个班型被许多学生视作首经贸“最强赛道”,因为只要通过考核,就能100%获得保研资格。不是高概率,不是机会很大,是不折不扣的稳上岸,这种力度之大,在财经类高校里几乎是现象级存在。
![]()
也难怪近两年很多高中生在选校时会突然把首经贸的优先级往前调——当其他学校还在强调“努力争取”的时候,这里已经能规划出清晰的上升路径;当别人还在纠结是不是要两手准备,在首经贸可以直接把目标写得更明确:要么冲研,要么更好地享受大学的资源积累,没有人会被迫孤军奋战。
更重要的是,首经贸的保研竞争力不是靠堆成绩堆出来的,它背后是一套成熟且不断升级的培养体系:财经为根,宽口径培养为框架,数智化能力为底座,科研训练、竞赛体系、导师制、跨学科项目穿插其间,让学生不仅“够成绩”,更“有能力、有成果、有潜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