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孩子的鼻炎、腺样体肿大甚至身高增长缓慢,背后都有脾胃问题的影子。
脾胃是后天之本,一旦虚弱,不仅影响营养吸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今天,邀请儿科专家黄钢花主任和家长们聊聊三种日常需留意的食物,帮孩子养出好脾胃。
一、水煮蛋:质地紧密难运化
黄钢花主任不建议孩子,尤其是脾胃偏弱的孩子天天吃水煮蛋。从中医角度看,水煮蛋质地紧密,孩子消化它需要耗费较多脾阳。
若脾胃本就虚弱,长期食用可能加重负担,甚至助生痰湿,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因此出现痰多、鼻塞等呼吸道症状。
更推荐的做法是鸡蛋羹或蛋花汤。比如百合鸡子汤(百合煮水后加入蛋黄搅匀),既能滋阴润燥,又易于消化,对睡眠不安、阴虚燥咳的孩子尤为适合。
![]()
二、牛奶:性偏寒凉损脾阳
牛奶虽有营养,但其性偏寒。对于“脾常不足”的孩子而言,过量饮用容易损伤脾阳、滋生内湿,导致孩子胃口差、大便不成形,甚至加重鼻炎腺样体部位的湿浊停滞。
如果想给孩子喝,可以自制姜枣奶茶(生姜、大枣煮水后兑入牛奶)。姜枣的温性可以中和牛奶的寒凉,使其变得更平和。
![]()
三、红烧肉:肥甘厚腻碍脾胃
红烧肉这类高油高糖的“肥甘厚味”,需要强大的脾胃功能来运化。孩子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过多食用如同“小马拉大车”,极易导致积食生湿。
这些湿浊郁而化热,上熏于肺,常常是诱发或加重反复咳嗽、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的根源。
日常饮食中,肉类烹饪建议以蒸、煮、快炒为主,如肉糜蒸蛋、清炒肉丝,口味清淡,减轻脾胃负担。
喂养关键:消与补结合
养护孩子脾胃,关键在于两点:
- 懂得忌口:减少上述难消化及寒凉食物的摄入。
- 及时消导与适度调补:关注孩子舌苔、口气、大便、睡眠,若有积食迹象(如舌苔厚、口气酸臭),可及时用新三星汤,消食导滞。积食清除后,可用山药、芡实、白扁豆等平和食材煲汤健脾,为身体打下坚实基础。
脾胃调和,气血充盈,孩子的抵抗力自然增强,不仅能减少呼吸道问题,也为健康成长扫清障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