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家长说:明明让孩子喝了很多水,可孩子还是动不动就口干、嘴唇起皮、喉咙干痛、大便干结,甚至反复感冒、咳嗽。
其实,单纯多喝水,并不等于补足了“津液”。津液是身体里真正有用的水分和营养,靠食物和水经过脾胃运化才能生成。
它负责滋润全身,帮身体长高、通便、保护呼吸道,让孩子少生病。
冬季天气寒冷,家里暖气开得足,孩子穿得多,活动少,再加上常吃温热、油腻的食物,就容易产生内热,耗伤津液。
![]()
津液不足、内有虚热的孩子,往往有这些表现:
- 经常口渴,嘴唇干、喉咙干,大便干燥,容易感冒或扁桃体发炎;
- 晚上睡觉不安稳,盗汗、磨牙,手心脚心发热,翻来覆去睡不着;
- 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眼睛干涩发痒;
- 身材比同龄人瘦小,脸色偏黄,不够红润。
如果孩子有上面这些表现,尤其是体型偏瘦、容易积食、大便干,那可能不只是缺水,而是身体缺少能被吸收的“津液”,长期下去,可能影响发育。
想要真正帮孩子补津液,关键在“生津”,而不只是“喝水”。
今天,邀请到儿科专家许双虹教授,和大家分享一碗食疗汤饮,适合脾胃弱、内热重、长个慢的孩子。
乌梅三豆饮——清内热,养津液,安睡眠
这款汤饮温和安全,适合孩子在出现内热、盗汗、睡不好时饮用。
乌梅能酸甘化阴,帮助身体留住水分;黄豆、黑豆、绿豆搭配,既能清热,又能补益脾胃,促进代谢。
![]()
做法也简单:
取黄豆、黑豆、绿豆各15克,乌梅3颗,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三碗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煮30分钟左右,等到豆子煮软即可。喝汤不吃豆,每周2~3次。
对孩子来说,调理比治疗更重要。能用饮食调整的,就尽量不用药;能用温和方式的,就不选复杂的。
很多孩子正是因为津液长期不足,不仅容易上火,还可能悄悄影响长高。
做家长的,要学会观察孩子的身体信号,用对方法,帮孩子平稳过冬,健康成长。
![]()
最后提醒:食疗方仅供日常调理参考,不能代替治疗。孩子健康问题需谨慎,如果内热症状表现较为明显,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个性化调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