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某学校摸底学生“社会资源”,耐人寻味
![]()
01、不合理的“家校联系卡”
夏虫不可语冰,山西只可语冬。
山西,是一个季节性的地名,春夏秋三季毫不起眼,可是每当冬天到来,就又要火一把。
长治狗咬人事件还没有结束,忻州某学校摸底学生家长“社会资源 ” 一事,就又登上了热搜。
![]()
虽然这张表格的名称,是“家校联系卡”,但表格的内容,却显然出了“家校联系”这个范围,不但要求填写家长 擅长的技能,而且还让填写可提供的社会资源(即家长 的职业和工作单位 ) 。
这些需要学生认真填写的内容,在很多家长看来,是学校“别有用心”,藏着学校“不可告人的目的”,容易引起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区别对待,造成校内人为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应该说家长们的忧虑,还是有些道理的。
校长和老师也是人,只要知道了学生家庭的背景,就难免会在所掌握的教育资源分配上,向家长更有实力的学生进行倾斜。
有鉴于此,忻州某学校这个摸底调查,才会引起广大家长朋友们的公愤。
02、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教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学校 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
所以忻州某学校这般SAO操作,的确是欠考虑,既不合理,也不合规。
然而,忻州某学校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合理不合规的家庭背景调查,几乎在国内所有中小学乃至幼儿园,都普遍存在。
只不过忻州这个表格,做的实在太露骨,而其他地方,做的比较隐晦。
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可以说只要一个代课老师愿意,能够付出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在很快的时间里,把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以及背后潜在的社会资源,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只不过,很少有这样的老师,有这样无聊。
或者说,现在已经很少有这样的老师,有这样负责任。
事实上,现在很多的中小学老师,只完成职责内的教学任务,对了解学生的背景毫无兴趣,甚至教学都半年了,连学生们的名字,都叫不出来。
一个叫不出学生名字的老师,和一个愿意了解学生家庭背景的老师,大家觉得哪个好呢?
各位看官不妨易地以处,站在老师的角度想一想:不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又怎么能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教育呢?
以我们敬爱的张桂梅老师为例,她老人家之所以能够感化学生,正来自于她对自己每一个学生的详细情况,都了如指掌。
有哪些信息该让老师知道,又有哪些不该告诉老师,这个尺度无法把控。
综上,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本来就是学校和老师正常工作的一部分。
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对学生具体情况的摸底,本来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教管部门一边不许学校采集学生家庭信息,一边又要求学校加强家校联络,这本身就是矛盾的,任何一个学校都难以做到两全。
03、学校采集学生家庭信息,不可避免
学校对学生家庭背景的情况摸底和采集,不可一概而论。
除了教育因素,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客观上推动学校去采集学生家庭信息。
比如现在一年一度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就是由学校核实受资助学生的家庭背景,贫困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数目等情况。
再比如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些地方涉学生的交通事故频发,为了保障学生上下学途中安全,上级部门会通过学校摸底学生出行情况,要求学校采集学生上学所乘坐的具体交通工具,也会间接暴露学生的家境。
忻州某学校这一次采集学生家长“可提供的社会资源”,也是打着“邀请学生家长参与特色课堂”“参与学校教育”等名义进行的。
学校自己的能力有限,通过学生调动学生家长,一起进行“家校共建”,理由可谓冠冕堂皇。
以上种种摸底,一旦涉及到学生家长那里,都会无一例外地,遭到反感和排斥。
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
很多学校的工作,得通过采集学生信息来推行,但采集学生的家庭信息,又涉及个人隐私,落到哪个家长的头上也不会高兴。
何况,被获得的学生信息,无法对采集信息的代课老师保密。至于看了信息的老师,以后能不能再对学生一视同仁,也是个未知之数。
如果家庭信息被学校获得之后,学生恰好在学校发生了什么状况,家长 就会 理所应当地展开联想,质疑学校采集信息的目的不纯,导致自家孩子在校遭受了什么不公对待。
学校通过与家长沟通,互相理解,是能够 降低 采集信息的负面影响。
可是沟通和理解,需要时间,需要精力,还需要沟通能力。
偏偏现在的中小学老师,是既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精力,沟通能力更是参差不齐。
![]()
04、家长该如何应对学校的摸底调查?
现有的教育环境,无法脱离社会环境,也就无法杜绝学校对学生家庭的摸底调查。
所以老董认为,这两天对忻州某学校的批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这样丝毫不能改变现状的批评,只能让大家长期积累的情绪宣爽一下。
等到忻州这个热度过去以后,家长和学生还是得继续面对学校的“屡教不改”。
作为家长,研究今后该如何应对各地学校的摸底调查,比针对学校的摸底调查本身,更重要。
1、我们可以选择不配合,明确向学校指出这样做不合规。
2、我们也可以选择假配合,填写不真实或模糊的家庭信息,应付学校。反正学校不是110,无法核实表格所填写的信息是否属实。 我们还可以将学校的不合规行为,直接举发到教管部门。
3、对于已经因为学生家庭信息泄露,而导致的不好后果,我们甚至还可以采取法律手段。
不过,在进行这些选择之前,我们也应该知道,这些选择固然可以堵住学校对家庭隐私的不合规窥探,却也会让学校和家长产生隔阂,未必有利于学生在校接受文化教育,可以说有利有弊。
具体的利弊,对于不同的家长,得出的结论并不相同。读到此文的看官,可以自行斟酌。
![]()
图片来自于网络
05、写给受害者
学校只是一个单位,教师只是一个职业。
单位和职业,都无法保证里面的人不犯错误。
如果作为学生或家长,竟然不幸成为学校摸底学生家庭情况的受害者,那么请记住以下两条:
1、保留证据:记录采集信息的具体内容、时间及沟通记录,作为维护合法权利的依据。
2、避免冲突:若对方态度强硬,请通过书面投诉或法律途径解决。
教育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探索,需要由学校和家长共同促成,愿看官您和您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