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至14日,四川中小学生迎来首个秋假,连同周末秒变5天Plus版小长假,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风景区……仿佛到处都能看到“小孩姐”“小孩哥”的身影,他们都去哪里了?
“泸州教育体育” 旗下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微信视频号、微博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将持续推出 “秋假” 解锁系列宣传内容,聚焦各区县中小学、幼儿园孩子们的多样秋假打开方式。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秘泸县中小学、幼儿园首个秋假的 N 种解锁姿势~
连日来
泸县中小学、幼儿园
孩子们参加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从田间地头到文化场馆
从自然探索到家风传承
孩子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
在体验中涵养品格

1.家风浸润,传统文化点亮童心
“在家风馆里,本地先贤‘守信传家’的故事让我懂了家风是刻在生活里的规矩;宋代石刻的‘孝亲图’,是古人把‘好好待家人’刻进时光里的温柔。”泸县城东小学校学生兰婷钰在参加“家风润童心”亲子研学活动后说。
![]()
![]()
城东小学校将家风教育、文化体验与亲子实践深度融合。家长与孩子们携手走进川江家风馆,在“全国最美家庭”许先芳的展陈前驻足聆听感人故事,通过互动体验感受家庭和睦的理念。亲子家庭还走进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近距离观赏宋代石刻艺术,并在手绘团扇环节中,将家风感悟绘于扇面,让文化记忆成为亲子沟通的温暖桥梁。
![]()
![]()

2.自然探索,行走课堂滋养成长
泸县梁才学校开展的“秋韵三日”文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龙湖湿地公园,开启集自然探索、环保实践与科学记录于一体的研学之旅。学生们观察记录鸟类身影,清理垃圾、发放环保倡议书,用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攀登玉蟾山时,师生共赏秋景,采集落叶制作植物标本,将秋意“定格”为创意作品。
![]()
![]()
![]()
除了校外研学,学校还组织了趣味运动会和五彩社团活动。跳绳比赛、拔河对抗轮番上演,书法社墨香氤氲,手工社巧手翻飞,音乐社歌声悠扬,校园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
![]()
![]()

3.爱心陪伴,温暖守护留守儿童
秋假期间,梁才学校安排教师志愿者轮值陪伴留校学生,开展课业辅导、心理疏导和亲情连线,帮助孩子们与远方父母“云端团聚”。
![]()
![]()
同样的温暖也在泸县城北小学校延续。学校德育处策划“秋假有约 与爱童行”关爱活动,带领留守儿童走进宋代石刻博物馆,在老师讲解中读懂千年前的宋韵风雅;秋雨敲窗时,孩子们围坐共读历史与科普读物,老师在旁轻声陪伴,让校园成为充满归属感的“家”。
![]()
![]()
![]()
![]()

4.劳动实践,亲身感悟收获喜悦
劳动实践成为这个秋假许多孩子的“成长必修课”。城北小学的孩子们跟着长辈走进田间挖红薯、种蔬菜、收割再生稻,在弯腰劳作中体会耕耘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回到家,他们化身“家庭小厨神”,用亲手收获的食材制作美食,在烹饪过程中读懂父母操持三餐的辛劳。
![]()
![]()
![]()
泸县嘉明小学的孩子们也深入田野,亲手采摘果蔬、辨识作物,亲身体验农耕的辛勤与乐趣。在丰收的喜悦中,孩子们深刻理解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内涵。
![]()
![]()
![]()

5.亲子互动,家校社协同育人
泸县二中附属幼儿园联合朝阳社区开展了一场趣味十足的秋假亲子实践活动。活动紧扣2-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了“我牵你走”“套圈”“送小青蛙回家”等亲子互动游戏,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也让家长们在陪伴中感受到亲子互动的温暖。
![]()
![]()
![]()
“能和孩子一起参加这样的活动特别好,既能锻炼身体,还能增进感情。”参与活动的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家长也仿佛找回了童年乐趣。
![]()
![]()
![]()

秋假虽短,成长绵长
从家风传承到自然探索
从亲子共学到校园陪伴
在泸县的首个秋假
各种活动都在滋养着
孩子们的精神世界
书写着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温暖答卷
希望这段充实而难忘的时光
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向上的力量
综合人民网(黄平、邓宇、石光亭)、泸县城东小学校、泸县梁才学校、泸县城北小学校、泸县嘉明镇嘉明中心小学校、泸县二中附属幼儿园
来源|泸县教育体育
责编|廷宽编辑|波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