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与AI“共舞”,教师如何实现专业进阶

0
分享至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十八小学,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交流。新华社发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老师给学生们讲解皂荚的特点。罗川摄/光明图片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附属育鹰小学老师正在讲授人工智能通识课。新华社发

【AI与教育】

今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其中要求“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师发展的支持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优质资源和服务供给丰富,形成自主选择、灵活多元的教师发展模式”。日前,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增强应用数智技术创新教学本领”。

随着教育数字化纵深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当AI走进课堂、融入教研,教师该如何与其开展“智慧”合作?怎样利用AI实现专业进阶?记者采访相关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求解。

AI赋能教学与评价,助力教师快速成长

“AI评价太细致了,逻辑清晰,对课堂教学短板的分析一针见血!”浙江省宁波市兴宁中学心理教师王梦姣参加2025年宁波市初任教师基本功大赛后,对AI提供的课堂评价赞不绝口。

这场大赛上,全国首个教师基本功比赛AI评价系统首次亮相。和以往只宣布一、二、三等奖的模式不同,每位参赛老师赛后都会收到一份专属诊断报告,为其送上实打实的成长反馈。

“听说有AI评分,第一反应是‘新鲜’!”宁波市实验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黄玥直言,在AI赋能教学的大趋势下,没想到能在比赛中体验科技与教学的碰撞。让她安心的是,AI评分客观中立,能从数据里捕捉到自己忽略的细节。“精准反馈帮我们以评促改,很实用!”

“以往新教师基本功比赛多采用说课形式,10多分钟讲课程设计,很难充分展现真实教学能力。”该评价系统研发团队负责人、宁波教育学院教育培训学院副院长王立辉解释,AI系统只需教师提供完整授课实录,就能基于真实课堂的师生互动,全量评价其实际教学水平。

考虑到新教师最初工作的3~6年是成长关键期,王立辉团队从2022年开始推进初任教师规范化培训。“以前入职2~6年的青年教师有基本功比赛,现在补上了入职第一年的赛事。”王立辉说,让首年表现优秀的新教师也能拿到奖项,更快崭露头角。

“效率提升明显”——这是老师们的共同感受。以往老教师带新教师,很难每节课都旁听,观察覆盖面有限;而AI就像“全天候导师”,教师提交课程后能快速收到反馈,彻底打破时间和数量的限制。

系统的科学性更让人印象深刻。王立辉介绍,之所以有这样的科学性,还是源于教研团队的前期研究、理论应用与多轮次打磨迭代。“AI导师”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六大经典理论分析课堂,通过经过验证的评价系统为教师培训提供数据支撑。

不过AI也有短板。“不够灵活,有点刻板。”黄玥坦言,学生的反应是随机的,每堂课都有其特殊性和唯一性,这是AI难以完全适配的。

对此,王立辉提出,一方面AI系统还需不断提升其灵活性与适应性,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为教师赋能,老师也要为人工智能赋魂。机器的记忆和运算能力远超人类,但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塑造,永远离不开教师有温度的陪伴与引领,这是AI替代不了的。AI时代,教师要学会用AI优化教案设计、课堂提问与时间管理,不断提升人机协同的育人能力,从而完成不变的根本使命——培养具有‘5C’素养的人才,即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能力、有效沟通与团队合作素养”。

教师培训,AI全程陪伴

今年,西南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教授李欢做了一个新尝试——她把自己教授的《特殊教育学》赛课视频交给“师元”教师模型进行分析。

“过去我已多次参加省级、国家级教学比赛,自评与同行互评都很难再发现明显短板。”尽管有着这样的自信,但模型的分析结果仍让她意外:讲授“UDL通用学习设计”时,教师讲述占比72%,学生发言仅12%,同伴互评近乎为零,评价提示“活动形式单一(讲授+问答)”。这让她意识到,看似流畅的课堂实则是“单声道”传播。

为此,李欢重新设计教学任务和课堂评价方式。“再次录制课堂后,我确实发现学生的课堂互动显著增强,呈现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状态。”

对此,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罗生全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植根于对课堂教学实践的持续审视与改进。AI技术,如课堂教学行为分析、语音语义识别、学生参与度监测等,能将原本内隐的、经验性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可量化的、结构化的多维证据体系。这为教师提供了一面高清晰度的“数字镜子”,使其能够超越主观感知,基于客观、连续的数据进行精准的“循证反思”,从而在教学设计、互动策略与课堂管理上实现科学决策与精准优化。这能够有力推动教师从“经验型”实践者向“研究型”“反思型”专家转变。

在西南大学组织的教师研修中,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等地的教师已不再满足于AI工具的基础操作,而是主动探索生成式AI与备课、授课、评课等环节的深度融合。

但罗生全也发现,随着应用深入,教师们的痛点已不是缺乏工具,而是不同平台间的数据孤岛和操作壁垒。频繁切换平台的碎片化体验,严重制约了技术效能。

这也让教育类AI的发展方向愈发清晰:从零散工具走向集成生态。一些垂直领域专业大模型正在顺应这一趋势。它们为教师打造统一、适配教育规律的专业工作台,实现从“人找工具”到“工具适配人”的转变。从单点工具到集成生态、通用技术到垂直领域、辅助支持到专业陪伴,技术进步让“以教师为中心”的智能专业发展体系成为现实。

罗生全表示,AI技术的引入,为实现从“统一供给”到“按需赋能”的范式转型提供了可能:通过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数字画像,精准诊断能力短板与成长需求,实现“因师施训”;突破时空限制,为教师提供“随时随地、按需获取”的资源与指导,让培训从“阶段性”变为“全过程陪伴”,这种持续性的专业支持正是促进教师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的关键保障。

李欢感慨,AI让她从“凭经验磨课”的模糊状态,迈入“用数据打磨课堂”的精准阶段。“它不仅帮我发现隐性短板,更让我读懂优质课堂的深层逻辑。”

罗生全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总结:AI赋能教师培训,从“标准化生产流程”变成了“有机生长的生态系统”。它不再是终点线上的“裁判”,而是全程陪伴教师“奔跑”、实时提供导航的“教练”。

走出“技术至上”误区,推进AI与教师融合发展

“AI越来越像人的时代,我该如何当好人师?”

“作为教师,我真正的不可替代性是什么?”

当AI深度融入教育,这两个问题成了无数教师的困惑,也是广东教育学会教师继续教育专委会、未来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张伟春近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他发现,当前在赋能教师发展上,AI大多停留在浅表化的技术应用层面。“目前多数AI工具仍集中于课件生成、作业批改等‘呈示类’行为,虽提升了效率,却未能深度介入‘对话’与‘指导’这两大核心教学行为。真正的教学,发生在眼神交汇、言语碰撞、思维激荡之间。如果AI只能完成前5%的任务,却让我们误以为完成了90%,那反而会削弱教学的专业性。”

“技术不能凌驾于教育之上,而应服务于教育。”张伟春表示,推进AI与教师发展的融合,最大风险在于陷入“技术至上”误区,忽视教育规律与人文关怀。

“以前的我,备课基本是‘单打独斗’,反复琢磨教材和有限的参考资料,总感觉课堂差了一口气,和真正的科学探究隔着一层纱。”作为科学教师,广州市南沙区南沙小学林嘉茵在准备《小小气象员》这节课时面对的是老难题:“通风、遮阳、离地”的测量原则讲起来枯燥,孩子们难以理解。

但当AI被引入教学活动,成为林嘉茵的“教研伙伴”和“课堂助教”后,她发现事情有了变化。备课中,24小时在线智库为她提供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新点子;课堂上,AI助手“气象小精灵”智能体作为“思维伙伴”激发质疑,林嘉茵作为引导者穿针引线,学生则成为主动的探究者——三方互动真正点燃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与科学热情。

“我们鼓励学校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支点,重构教师队伍建设三大场景(教学、教研、培训)的各要素关系与流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走向实践理性。”张伟春表示,在课堂层面,构建“教师—学生—AI”三主体对话关系。AI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探究的学习伙伴。

据了解,为了鼓励教师用好AI自创智能体,广东省教育厅在2025年首次面向粤东西北15个地市设立“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数字化应用”赛道,通过教学活动设计智能体、个别化指导智能体、学习难点辅导智能体三大类教育智能体的建设与应用,提升粤东西北教师设计数字化学习活动、创设混合学习环境、开展个别化指导、提升学生数字素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让AI与教师、学生三角色协同,探索AI赋能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规模化实施途径。

“生成式AI之所以能成为教师发展的助力,正是因为它不只是工具,而是推动‘人机协同’下教学设计全流程优化的催化剂——从备课、授课到评价,从个体探索到群体共创,它帮助我们将先进的教育之‘理’真正落地为日常方法。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通过精准提示词的设计、本土化模型的迭代、真实教学场景的应用与成果的固化沉淀,形成闭环式的持续改进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不再是外在于教育的冰冷存在,而是融入血脉的成长动力。”张伟春说。

(本报记者 杨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公布体检结果,把汪峰的体面撕个粉碎

里子面子都丢了,森林北公布体检结果,把汪峰的体面撕个粉碎

鋭娱之乐
2025-11-18 12:44:19
多名网友称在京东买到假货,客服:需提供质检报告

多名网友称在京东买到假货,客服:需提供质检报告

鞭牛士
2025-11-17 21:30:13
全运会乒乓:女团全国冠军2-3出局!王曼昱爆发连赢蒯曼、钱天一

全运会乒乓:女团全国冠军2-3出局!王曼昱爆发连赢蒯曼、钱天一

全言作品
2025-11-18 12:48:28
衡水中学崩了!考入清北人数越来越少,只因不能全省掐尖

衡水中学崩了!考入清北人数越来越少,只因不能全省掐尖

西虹市闲话
2025-11-18 12:48:41
退费、取消!中国旅行社冻结寒假赴日团,全日空、资生堂、伊势丹等股价大跌

退费、取消!中国旅行社冻结寒假赴日团,全日空、资生堂、伊势丹等股价大跌

爱看头条
2025-11-17 14:24:36
向恐怖分子支付赔偿金,欧洲大陆走向沦陷

向恐怖分子支付赔偿金,欧洲大陆走向沦陷

南文视界
2025-11-18 08:00:14
太及时了!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农民工的工作“出口”是关键

太及时了!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农民工的工作“出口”是关键

火山诗话
2025-11-18 09:14:18
联合国回应高市早苗言论

联合国回应高市早苗言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14:17:06
小米集团跌超3%,股价创7个月新低

小米集团跌超3%,股价创7个月新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11:26:06
俄媒爆料:一“破坏小组”受乌克兰情报机构指使,曾计划暗杀绍伊古

俄媒爆料:一“破坏小组”受乌克兰情报机构指使,曾计划暗杀绍伊古

环球网资讯
2025-11-18 15:40:51
“内部信”风波后,俞敏洪连发10条南极旅游视频,旅行社:该行程20天人均花费30万元

“内部信”风波后,俞敏洪连发10条南极旅游视频,旅行社:该行程20天人均花费30万元

极目新闻
2025-11-18 14:06:30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卷史
2025-11-17 17:08:23
约基奇空砍36+18+13掘金不敌公牛结束7连胜,吉迪21+14+6

约基奇空砍36+18+13掘金不敌公牛结束7连胜,吉迪21+14+6

湖人崛起
2025-11-18 12:26:07
外媒:特斯拉加速淘汰所有中国产零部件,转而生产美国制造的汽车

外媒:特斯拉加速淘汰所有中国产零部件,转而生产美国制造的汽车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7 14:37:37
小米集团:是生,是死? | 深度

小米集团:是生,是死? | 深度

资本时差
2025-11-18 10:12:48
丰田甩出价格杀手锏!卡罗拉锐放9.68万起售,10万级家用SUV再添重磅选择

丰田甩出价格杀手锏!卡罗拉锐放9.68万起售,10万级家用SUV再添重磅选择

AutoBusiness
2025-11-18 13:37:42
多人退订日本环球影城门票,平台:有相关政策,预计退款时间为60个工作日

多人退订日本环球影城门票,平台:有相关政策,预计退款时间为60个工作日

极目新闻
2025-11-18 14:06:30
A股:全绿了,大跌的原因找到了,下午,或将迎来更大变盘?

A股:全绿了,大跌的原因找到了,下午,或将迎来更大变盘?

虎哥闲聊
2025-11-18 11:37:25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2 12:36:17
宗馥莉缺席娃哈哈经销商大会:总经理许思敏公开亮相,称“站稳了近10年业绩巅峰”

宗馥莉缺席娃哈哈经销商大会:总经理许思敏公开亮相,称“站稳了近10年业绩巅峰”

澎湃新闻
2025-11-18 15:52:28
2025-11-18 16:47:00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414681文章数 45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教育的本质是 “成人之学”,而非 “生存之学”

头条要闻

燃气公司未告知让用户承担燃气表电池费 遭业主起诉

头条要闻

燃气公司未告知让用户承担燃气表电池费 遭业主起诉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OPPO Reno15系列深评:实况封神+颜值暴击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数码
健康
艺术
教育
时尚

数码要闻

华为MatePad Mini开放鸿蒙6花粉Beta版升级,破局小平板市场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教育要闻

开屏叭啦吧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最喜欢哪门学科?

大风降温,就穿羊羔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