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十五年(1835年)八月的万寿节,皇子和皇女们给道光帝行礼,唯独没有五公主。年底,皇五子奕誴出痘送圣,祥妃赏赐了奏乐的升平署太监,道光帝却没有按例给这些太监赏赐。同年十一月,祥妃的宫中位份如同贵人之位,已明显失宠。惟位下的宫女人数,还是依妃位配给。道光十五年除夕和次年元旦日的宫廷活动,祥妃和五公主都没有参加。道光十六年(1836年)十一月的后妃缎匹宫分时,祥妃的排序在佳嫔郭佳氏之后,宫内的待遇也按照贵人之例配给,空有妃子的名号。道光十七年(1837年)二月,祥妃位下灯火妈妈调至彤贵妃处。同月,连降两级,降为祥贵人,位序在贵人之末。
![]()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尊为皇考祥嫔。册文说:“皇考祥贵人,秉心柔顺,赋性安贞。德协兰仪,表金相于宫壸。馨流蕙质,循玉度于宸轩。宜晋荣名,式昭懿范,谨以金册尊封为皇考祥嫔。”十年后,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咸丰帝携带先皇与自己的部分嫔妃逃至热河行宫。祥嫔钮祜禄氏也在此中,不过再也没有回到北京城。咸丰十一年(1861年)正月,祥嫔病逝,年五十四岁,奉安慕东陵。十月,同治帝即位,尊为皇祖祥妃。这种情况,在清史上并不多见,主要原因在于钮祜禄氏生了儿子奕誴。
7.常妃赫舍里氏(1808-1860年):满洲镶蓝旗人。广东按察使、布政使赫舍里·容海之女。天生丽质,花容月貌,端庄大方,楚楚迷人,深受道光帝的宠爱。
![]()
道光二年(1821年),参加八旗选秀入宫,比道光帝小26岁。因长相俊美,被指定为珍贵人。不仅姿容艳丽,而且特别能讨道光帝的欢心,因此屡次被追封。道光四年(1824年)九月,诏封为珍嫔。“珍”,意为“珍奇”“珍异”。次年八月,诏晋珍妃。
此时,赫舍里氏入宫不过三年,才17岁,竟然升到了妃位。同时期的全贵妃、祥妃也很得宠,但是她们都为道光帝生下了儿女。而赫舍里氏是在没有生育儿女的前提下封为妃子的,其受宠程度可见一斑。可惜,没过多久,她就患上了痛风痹症,一直在治疗。
![]()
不知原因,道光六年(1826年)十一月,降为珍嫔。道光九年(1829年)六月,再降为常贵人。“常”,意为“永久的”。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晋尊为皇考常嫔。册文说:“(常贵人)赋性安贞,持躬温淑。动循内则,奉巾帨以无愆。誉譪掖庭,佩珩璜而有节。宜加显号,用表令仪,谨以金册尊封为皇考常嫔。”
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在此之前,咸丰帝携带众多妃嫔、道光帝的部分遗孀,以北狩为名逃到了热河。常嫔赫舍里氏因身体原因没有跟随,而是留在了圆明园。同月,一生未生育的赫舍里氏因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受惊悸而死于绮春园,年五十三岁。园内太监本想将赫舍里氏装入棺中安葬,因此时仍然有英法军队到处焚烧抢劫,没有完成。英法联军散去后,内务府大臣与恭亲王奕訴商量,将赫舍里氏暂时葬在了田村殡宫的院中。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同治帝即位,两宫皇太后主政。以同治帝的名义追封赫舍里氏为皇祖常妃,将赫舍里氏的棺木从田村殡宫启出,葬入慕东陵。
8.贵人李氏(1827-1872年):内务府六库郎中李善保女。天生丽质,如花似玉,美丽动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正月,13岁的李氏在内务府举办的宫女选秀中脱颖而出入宫。当时,道光帝已59岁,比李氏大45岁。二月,道光帝从圆明园到观德殿孝全皇后钮祜禄氏梓宫前奠酒。之后回宫挑女子,因姿色艳丽,幸运的李氏被选中。
![]()
道光帝对李氏这种位花容月貌的少女非常喜爱,当即临幸了她,封为意常在,居翊坤宫。十二月,降为李答应。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晋称为皇考常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同治帝即位,晋尊为皇祖李贵人。次年二月,一生未生育的李贵人因痰壅气闭而病故,年四十六岁,葬入慕东陵。
题外话:热衷降低嫔妃位份的道光帝
道光帝的后宫共有21位后妃,包含皇后3人、皇贵妃1人、贵妃3人、妃3人、嫔4人、贵人4人、答应1人及官女子1人。其中,潜邸旧人6位,通过选秀入宫15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