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个话题挺火:要是1840年鸦片战争撞上的是唐朝,结果会怎样?
咱们来算笔时间账。
清朝在1840年挨打,从顺治入关算起是196年。
![]()
唐朝618年建立,加196年就是公元814年,这正是唐宪宗李纯在位的时候。这位皇帝可不简单,在安史之乱后硬是把散架的大唐重新凝聚起来,正着手收拾各地藩镇。
要论能力,除了李世民,他绝对排得上第一梯队。
英国人要是这时候来,恐怕得懵。唐朝的“待客之道”和清朝完全不同。清朝后期只剩广州一个口岸,官员对外面世界几乎一无所知。
而唐朝呢?长安城里鸿胪寺专管外交,四方馆接待各国使者,商路直通中亚。
他们对异域文化充满好奇,见到外国船舰,第一反应绝不会是逃避,而是会主动探查、记录。
再看军事实力。道光年间的水师多是木质小船,火炮稀少。唐朝水师则经验丰富,鉴真东渡时已能造出承载百人的坚固海船,沿海常年有海防军巡逻,应对海盗驾轻就熟。
更重要的是,唐军善于学习,当年对阵突厥、高昌,缴获兵器立刻仿制改进。
![]()
面对洋枪洋炮,他们或许会吃初战的亏,但绝不会一触即溃,反而会想办法摸清原理,快速仿制。
唐宪宗刚刚平定淮西、收服幽州,正是中央权威重塑之时。以他的魄力,很可能会双管齐下:一边派使者谈判周旋,摸清英国底细;一边火速调兵,命工部全力研究仿制新式武器。
江南的纺织、蜀地的冶铁、扬州的造船,这些雄厚的手工业基础都能迅速转为军工产能。
或许唐朝会在初期丢失一些沿海据点,或许会暂时给予通商便利作为缓兵之计,但以这个朝代的气魄和应变能力,绝不可能签下不平等条约。历史的走向,或许就会在这一刻彻底改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