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族,传下来的是爵位和庄园。
额尔金家传下来的,好像是一种专门跟世界奇迹过不去的本事。
一个爹,一个儿子,一个在雅典,一个在北京,干的事儿,说起来都像是在给人类文明捅刀子。
这不是巧合,这背后藏着一个日不落帝国最理直气壮的逻辑。
当詹姆斯·布鲁斯,第八代额尔金伯爵,在北京城外看着圆明园那冲天大火时,他脑子里不可能没有他爹托马斯·布鲁斯的身影。
半个世纪前,他爹在希腊帕特农神庙的残垣断壁上,指挥着工匠,把那些刻着古希腊神话的大理石浮雕,一块一块地从墙上往下撬。
咱们得先把时间倒回去半个世纪,去希腊雅典看看他爹,第七代额尔金伯爵托马斯·布鲁斯。
![]()
这位老兄是当时英国派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大使,骨子里是个古典艺术迷。
一到雅典,看见卫城上那座帕特农神庙,立马就走不动道了。
那时候的神庙,早就被战争祸害得够呛,但架子还在,那些大理石雕塑的风骨也还在。
老额尔金一看,心疼啊。
他说,这些宝贝留在土耳其人手里迟早得完蛋,风吹雨淋不说,还被人当采石场一样乱敲乱砸。
他声称自己是为了“保护”人类文明的遗产,拿着一张据说是奥斯曼苏丹的许可令,就动手了。
工头们带着大锤和撬棍就上了山,不管三七二十一,连撬带砸,把神庙外墙上一圈最精华的浮雕带给硬生生剥了下来。
![]()
好多雕像因为跟建筑连得太紧,直接就给砸断了。
这事儿在当年就闹得沸沸扬扬。
有人说他干得漂亮,是“拯救”了艺术。
但更多的人骂他是文明的窃贼,连他们英国自己的大诗人拜伦都看不下去,写诗指着鼻子骂他是无耻的强盗。
可不管怎么骂,那些石头,后来被称为“额尔金大理石”,就这么被装箱运回了伦敦,成了大英博物馆里最让人眼红的藏品。
这事儿给他儿子詹姆斯留下的,就不光是贵族头衔和一屁股债了。
更重要的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念头:我们大英帝国的人,碰上这些“不行”的文明,我们说了算。
![]()
他们的宝贝,我们有资格“保护”,也有资格决定它们的命运。
这种想法,就跟病毒一样,在小额尔金的血液里流淌,等着在东方的土地上爆发。
时间线拉回到1857年。
轮到儿子詹姆斯·布鲁斯登场了。
他的头衔比他爹还响亮,是英国派到中国的全权代表,任务很明确:让中国人把门开得再大一点,生意做得再多一点。
他是个典型的维多利亚绅士,表面上冷静克制,骨子里却是满满的帝国优越感。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炮声,就是他外交使命的背景音乐。
![]()
英法联军从南往北打,清军根本不是对手。
到了1860年秋天,联军已经把大营扎在了北京城外。
那时候的咸丰皇帝,早就没了康熙、乾隆那会儿的底气和本事,八里桥一仗被打蒙了,脚底抹油就溜到了承德避暑山庄,把北京这个烂摊子甩给了他弟弟恭亲王奕䜣。
真正的转折点,是巴夏礼(Harry Parkes)带着的那个谈判团。
三十九个英法外交人员和记者,在通州谈判的时候,被清军僧格林沁的马队给扣了。
这一下,彻底捅了马蜂窝。
在当时的西方人看来,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最基本的规矩。
![]()
清朝这么干,在额尔金眼里就是野蛮人的行为,是对大英帝国赤裸裸的羞辱。
等后来这些人被放回来的时候,联军这边全都看傻了。
三十九个人,活着的不到一半,一个个被折磨得不成人形,身上尽是绳子勒的深沟和酷刑留下的烂疮。
《泰晤士报》的记者鲍尔比(Thomas Bowlby)直接被虐待致死,尸体都找不全了。
额尔金的怒火彻底压不住了。
他必须报复,而且必须是一种能让清朝皇帝疼到骨子里、记一辈子的报复。
烧紫禁城?
![]()
这想法确实有过。
但是不行。
紫禁城是清政府办公的地方,是国家的象征,烧了它,等于跟全中国老百姓宣战,那条约还签不签了?
生意还做不做了?
这个代价太大。
法国人也不同意,他们觉得这太野蛮了。
所以,目标只能是圆明园。
![]()
这地方简直是为报复量身定做的。
第一,这是皇帝的私人乐园,是咸丰最喜欢待的地方,烧它,打的是咸丰皇帝自己的脸,跟普通老百姓没太大关系。
额尔金在他的日记里写得很清楚,这是对清帝个人背信弃义和残暴行径的惩罚。
第二,毁掉这座前后花了一百五十年、集中了中国最好工匠和无数珍宝的“万园之园”,就是砸碎清朝统治者的精神支柱,让他们知道跟大英帝国作对是什么下场。
第三,一片焦土,就是一个永久的记号,一个无法修复的伤疤,时刻提醒着谁才是这里的新规矩制定者。
10月18日,命令下达。
三千五百名英国士兵,拿着火把,冲进了圆明园。
![]()
他们被允许先抢掠,然后再放火。
那些精美的宫殿、藏着无数书画典籍的楼阁、巧夺天工的亭台水榭,就这样被付之一炬。
大火烧了整整三天三夜,北京城里的人都能看到西北方向那片不祥的红光和滚滚的黑烟。
一个东方艺术的梦境,就此化为焦土。
额尔金在东方完成了他的任务,带着逼迫清政府签下的《北京条约》回到英国,被视为帝国的英雄。
不久后,他被派往印度担任总督,那是大英帝国皇冠上最耀眼的宝石。
他没能从那里回来,1863年,他病死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达兰萨拉,葬在了那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