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有没有发现,南北朝那段历史简直像开盲盒!前一秒还是北魏分裂,后一秒就冒出个北周,虽然只存在24年,却硬生生给隋唐盛世铺了路。今天就用唠嗑的方式,聊聊北周到底是怎么建立的,这背后全是大佬操盘、权力博弈的大戏!
故事得从北魏末年说起,那会儿天下大乱,宇文家的宇文泰算是乱世里的狠角色。他父兄都死在战乱中,自己一路摸爬滚打投奔到贺拔岳麾下,没想到贺拔岳一死,宇文泰直接被推上了军事统帅的宝座。这哥们儿是真有本事,公元535年干脆拥立北魏宗室元宝炬当皇帝,建立西魏,自己当起了幕后老板,手握军政大权二十年,把西魏打理得有声有色,也为北周攒下了家底。
![]()
可惜宇文泰没能亲眼看到建国,公元556年他北巡时病重,临终前把大权交给了侄子宇文护,还把第三子宇文觉托付给他。宇文护这角色可不简单,既是托孤大臣,又是野心家,他一看宇文觉年幼好掌控,干脆趁热打铁搞禅让。公元557年2月14日,宇文护逼着西魏恭帝拓跋廓把皇位让给宇文觉,宇文觉受禅称帝,国号就用自己的爵号"周",因为地处北方,史称北周,都城定在长安,这就是北周孝闵帝。
不过刚建国就上演了"权臣弑君"的戏码。宇文觉虽然才16岁,但不甘心当傀儡,想亲自掌权,就和太傅赵贵、太保独孤信这些不满宇文护的大臣密谋除掉他。结果计划泄露,宇文护先下手为强,杀了赵贵,罢免了独孤信,后来干脆把宇文觉废为略阳公,没多久就给杀了。
刚建立的北周不能没有皇帝,宇文护又把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推上皇位,也就是北周明帝。宇文毓可比弟弟有城府,在位时改革郡县制、整顿官吏,还派兵打退了吐谷浑,稳定了边境,甚至编了五百卷的《世谱》,看着是个靠谱的君主。可宇文护还是觉得他不好控制,公元560年直接在食物里下毒,毒死了27岁的宇文毓。
![]()
宇文毓临终前留了个后手,口头遗诏让四弟宇文邕继位,这就是后来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吸取了两个哥哥的教训,一开始装怂,对宇文护百依百顺,甚至为了表明忠心,逼死了揣测自己心思的大臣侯莫陈崇。就这么韬光养晦十二年,公元572年宇文邕终于找准机会,诛杀了宇文护,才算真正把北周的大权握在自己手里。
可能有人会问,这北周建立得这么波折,到底有啥厉害的?别看它国祚短,改革可是实打实的。政治上废除九品中正制,搞六官制,打破门阀垄断;经济上实行均田制,让老百姓有地种,还灵活收税;军事上沿用府兵制,扩大兵源,后来能灭北齐统一北方,全靠这支部队。更关键的是,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的先祖,都是北周的权贵,隋唐的很多制度都源自北周,说它是"盛世奠基者"一点不夸张。
宇文氏能建立北周,其实是多方势力博弈的结果。宇文泰打下基础,宇文护操盘禅让,虽然兄弟相残、权臣擅政看着混乱,但北周在动荡中逐渐完善制度、积蓄力量,最终统一北方,为后来隋朝统一天下扫清了障碍。这24年的短命王朝,就像一颗流星,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把鲜卑族的勇猛和汉族的文化智慧融合在一起,才有了后来隋唐的兼容并蓄。
回头再看北周建立的全过程,既有权臣的野心、皇室的内斗,也有改革的魄力、统一的决心。它告诉我们,历史从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些看似混乱的朝代更迭,其实都是在为下一个盛世铺路。你们还想知道北周哪些细节?比如宇文邕怎么改革府兵制,或者杨坚怎么篡周建隋?
![]()
#五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