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开皇年间,漠北的风沙似乎永无止息。突厥达头可汗亲率数万铁骑,如黑云压境,直逼隋朝边塞。烽燧狼烟昼夜不息,边报如雪片般飞入长安。隋军主力列阵于朔州以北,与突厥大军隔着一片空旷的草场对峙,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
两军阵前,达头可汗驻马高坡,遥望隋军严整的营垒,心下亦有几分踌躇。他早闻隋军近年出了一批悍将,兵锋正锐。正沉吟间,身旁一贵酋傲然道:“何须劳烦大汗忧虑?南人怯懦,只敢据垒而守。待我儿郎们掠其粮道,疲其军心,不日便可破之!”
话音刚落,隋军阵门忽开,一骑如离弦之箭,飙出本阵。马上将领未顶兜鍪,一身明光铠在塞外骄阳下耀眼夺目,正是时任车骑将军的史万岁。他并非前来搦战,而是在两军之间那片被视为死亡地带的空地上勒住战马,挽弓搭箭,目光如电,扫视着突厥阵前那些指指点点的酋帅。
“突厥鼠辈,可敢与我赌射雕翎?”
一声断喝,声震原野。不待突厥人回应,他已瞧见天际恰好有一行大雁南飞。弓如满月,箭似流星——嗖!领头的那只大雁应声而落,箭矢穿透雁颈,去势犹未尽,竟带着哀鸣的雁尸,又飞行十余丈力方坠地!
这一箭,石破天惊。突厥阵中一片哗然。那刚刚口出狂言的贵酋脸色顿变。史万岁更不迟疑,连珠箭发,弓弦连响,又是两雁坠空。三箭落三雁,箭无虚发!
隋军阵中爆发出海啸般的欢呼,士气瞬间高涨至顶点。突厥人则相顾失色,他们崇尚勇士,更敬畏这等神乎其技的箭术。达头可汗脸色铁青,深知今日若强行接战,己方士气已堕,胜算渺茫。他长叹一声,竟不顾部将请战,下令全军后撤数十里扎营。不久,竟真的遣使求和,引兵北遁。
一场迫在眉睫的大战,竟被史万岁三箭消弭于无形。消息传回长安,隋文帝杨坚抚掌大笑,对左右道:“朕有万岁,胜似十万雄兵!”即刻下诏,厚赐帛帛百段,并擢升其官爵。然而,这般荣耀,对史万岁而言,不过是其跌宕生涯中的一抹亮色。
![]()
他这一生,起于微末,搏杀于乱世。早在北周武帝时,他便以骁勇闻名,在平齐之战中,他追随梁士彦,攻打邺城。那一战,周军初战不利,稍却。年方弱冠的史万岁见状,瞋目大怒,对左右道:“事急矣!吾当破之!”遂单骑跃出,挥刀杀人齐军阵中,连斩数十人,周军士气复振,跟随其猛冲,终克其城。武帝见其勇毅,超授其为开府仪同三司,自此一战成名。
然而,命运弄人。他因卷入尔朱绩谋反之事被除名削爵,配敦煌为戍卒。那塞外苦寒之地,成了他人生最低谷的蛰伏期。戍主甚骁武,常单骑深入突厥境掠取羊马,突厥无论众寡莫之敢当。戍主深自负,常辱骂万岁。史万岁自负勇略,不堪其辱,自请亦能如此。戍主不信,命其取马。适逢突厥帐中有骏马,史万岁单骑驰往,竟夺马而归。戍主始另眼相看,每与同行,辄入突厥境数百里,名振北夷。
直至开皇初年,窦荣定击突厥,史万岁至辕门请自效,方得重返沙场。窦荣定素闻其名,见之大喜。遂有阵前遣使谓突厥曰:“士卒何罪过,令杀之?但当各遣一壮士决胜负耳!”突厥许诺,因遣一骑挑战。窦荣定遣史万岁出应,万岁驰斩其首而还。突厥大惊,不敢复战,遂引军去。此战,方是史万岁真正重返帝国将星序列之始。
此后,他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平江南高智慧之乱,他率众二千,自东阳别道而进,逾岭越海,攻陷溪洞不可胜数,前后七百余战,转斗千余里,旬月无声问,诸将皆以为万岁已殁。忽闻水声聒耳,循声觅去,乃见万岁率部凯旋,俘获以万计。文帝闻之,叹赏不已,再厚加赏赐。
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史万岁性耿直,不谙官场逢迎,尤与当朝权贵越国公杨素不睦。杨素屡欲中伤之。开皇二十年,突厥达头可汗再次犯塞,史万岁率军与诸军分道击之。他引柱国张定和、大将军李药王、杨义臣等出塞,至大厅山,与突厥相遇。达头可汗惧其威名,不敢接战,引军遁去。史万岁率军追击,大破突厥,斩首数千级,逐北入碛数百里,虏遁逃而还。
这本是又一桩赫赫战功。然而,杨素忌其功,竟向文帝进谗,称:“突厥本降,初不为寇,来塞上畜牧耳。”遂寝其功不予褒赏。史万岁不平,数次抗表陈状,言辞激烈。文帝未明察,已是不悦。
后恰逢文帝从仁寿宫初还京,废皇太子,穷治东宫党羽。文帝问万岁所在,时万岁实在朝堂,杨素却见文帝正怒,因谮之曰:“万岁谒东宫矣!”意在诬其与废太子有牵连。文帝信以为真,勃然变色,立命召万岁入殿。
![]()
其时,史万岁属下将士数百人朝堂称冤,声言将士有功,为朝廷所抑!史万岁既入殿,见此情形,更为激愤,对文帝直言:“将士有功,何为见抑?”言辞亢直,声气壮厉,全无屈从之意。
文帝此刻正在盛怒之中,见他非但不认罪,反而当庭顶撞,为将士邀功,愈发震怒,视之为跋扈。暴怒之下,竟顾不得殿堂礼仪,厉声叱左右:“于殿庭杖杀之!”
令下,左右武士如狼似虎上前。史万岁愕然抬首,似乎至此仍不敢相信天子会因一言不合而诛杀大将。他欲再辩,已是不及。棍棒如雨点般落下,击碎铁甲,震裂筋骨。不过片刻,这位一生征战、令突厥闻风丧胆的名将,竟血染丹墀,气绝身亡,毙命于他曾经誓死捍卫的皇权之下。
天下闻之,无不冤惜。无论识与不识,皆为这位功高不赏、忠而见疑的猛将扼腕叹息。其赫赫战功,最终竟抵不过佞臣一句谗言,帝王一时之怒。
史书工笔,终记下了这沉痛的一页。那位曾以三箭退胡尘、半生铸就塞北魂的将军,其传奇在凯歌声中开启,却在宫廷的阴谋与帝王的暴戾中,戛然而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