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1
译文
王拱辰和欧阳修是同一年考中的进士。
欧阳修之前先后考取了国子监和礼部的第一,立志要考中状元。公布成绩的前一天,他准备了一套新衣服。不过王拱辰却抢先穿着新衣服进场了。欧阳修觉得莫名其妙。王拱辰说:“当状元的人该穿这样的衣服。”成绩出来以后,王拱辰果然是第一。
后来王拱辰和欧阳修都娶了薛奎的女儿。王拱辰先娶了欧阳修夫人的姐姐,后来又娶了妹妹。所以,欧阳修说过“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的戏言。
王拱辰发迹比欧阳修早。欧阳修刚入馆贬谪夷陵的时候,王拱辰已经是知制诰了。后来王拱辰进入翰林院当学士,很快就成为尚书。
熙宁初年,王拱辰已经被任命为宣徽使,先后当过好几个地方的主官。元丰初年被召回到朝廷,到翰林院任职,后调任到北京担任主官。皇帝特别赏赐笏头球露金带,佩鱼。这些配饰原来只有两府的高官才能佩戴。王拱辰上表谢恩:“横金三纪,未佩随身之鱼;剔带万钉,改观在廷之目也。”
原来啊,这祖宗惯例:现任的两府官员可以佩戴这两种配饰,离职以后如果没有皇帝特别批准,也不能佩戴。尚书及翰林学士佩戴这些配饰都是元丰年间才开始的。不过只有方团胯带才能佩戴——球露带正是方团胯带,故称“近制”。
欧阳修虽然和王拱辰是连襟,但是却看不上他。欧阳修担任参政的时候,吏部打算晋升王拱辰为仆射。欧阳修说:“仆射就是宰相。王拱辰不是当宰相的料,不行。”最终王拱辰改授东宫官职,最终官拜宣徽使,终生没有当上宰辅。
这其实是因为王拱辰是吕夷简一党,而欧阳修是范仲淹一党。他们政见不合。
02
原文
王懿恪公拱辰与欧阳文忠公同年进士。
文忠自监元、省元赴廷试,锐意魁天下。明日当唱名,夜备新衣一袭,懿恪辄先衣以入,文忠怪焉。懿恪笑曰:“为状元者当衣此。”至唱名,果第一。
后懿恪、文忠同为薛简肃公子婿,文忠先娶懿恪夫人之姊,再娶其妹,故文忠有“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之戏。
懿恪早贵,文忠自选入馆职,谪夷陵时,懿恪已为知制诰,后入翰林为学士,尽转八座尚书。
熙宁初,拜宣徽使,遍历藩府。元丰初召还,赴院供职,出判北京,特赐笏头球露金带,佩鱼,如两府之所服者。懿恪以表谢曰:“横金三纪,未佩随身之鱼;剔带万钉,改观在廷之目也。”
盖祖宗旧制:见任两府许笏头球露金带,佩鱼,前任者非得旨不许。尚书翰林学士于御仙花金带上佩鱼者,元丰近制也,惟方团胯带乃可佩鱼,球露带,方团胯也。故曰近制也。
文忠与懿恪虽友婿,文忠心少之。文忠为参政时,吏拟进懿恪仆射,文忠曰:“仆射,宰相官也。王拱辰非曾任宰相者,不可。”改东宫官,以至拜宣徽使,终身不至执政。
盖懿恪主吕文靖,文忠主范文正,其党不同云。
03
王懿恪公拱辰:即王拱辰,北宋状元,谥懿恪。
欧阳文忠公:即欧阳修,北宋大臣,“唐宋八大家”之一,封楚国公,谥文忠。
04
以前我们就提到过王拱辰。就是他送瓷器给张贵妃。另外,上一篇提到的“公使钱案”也是王拱辰一手炮制出来的。
这个故事呢,其实是和其他的记载是有冲突的。
传说啊,这个王拱辰被仁宗皇帝钦点为状元的时候,他拒绝了。他对仁宗皇帝说,考题他事前做过,这对其他人不公平。
仁宗皇帝认为他很诚实,还是点了他当状元。(王拱辰原名是王拱寿,被仁宗皇帝赐名王拱辰。可见仁宗皇帝非常喜欢他。)
不过我到觉得这个故事符合他中状元时候的状态,毕竟,他不到二十就已经成为状元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