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字安石(跟北宋的王安石同名),生于公元320年,出身陈郡谢氏,这个世家大族虽不及琅琊王氏显赫,却也人才辈出。谢安的父亲谢裒一生追随晋元帝,他起家琅琊王掾,后因击败后赵军队的功劳一直做到吏部尚书、国子祭酒,去世时候刚好66岁。(PS:谢安父子二人都是66岁去世的,挺巧的!)
谢安自幼便显露出异于常人的禀赋,四岁时被名士桓彝见之,惊叹“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即东晋名士王承)”。少年时候的谢安因为名士王濛及东晋宰相王导的器重,所以他在上流社会有较高的名气。
![]()
本来谢安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出身、名气去获取高官厚禄,然而他就像一股清流,偏偏对这些不感兴趣,东晋朝廷征召他,他却以生病为由拒绝了。
为了躲避朝廷,他直接就跑到会稽郡的东山隐居起来了,他在此“筑室营墅,楼馆林竹甚盛”,平时只与王羲之、许询、支道林等名士交游,过着闲适生活。扬州刺史庾冰曾多次派使者敦请他出山,他无奈赴任,却仅在职一个月便“称疾而归”。吏部尚书范汪举荐他为吏部郎,他也“以书拒之”。
根据史书记载,谢安曾与名士孙绰等朋友泛舟于海中,忽然海上风起浪涌,众人都十分惊恐,唯独谢安却吟啸自若,非常淡定。船夫看到谢安高兴,就照旧驾船在海上漫游。后面风浪更大,谢安慢慢说:“如此大风我,们将如何返回呢?”船夫听到谢安这句话,这才驾船返航。同姓的那些朋友无不钦佩谢安的这份从容淡定。
谢安深知“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他在东山期间,一边培养谢家子弟,一边关注朝堂动向。
然而在升平二年,谢家遭遇重大变故:大哥谢奕病逝。第二年,弟弟谢万北伐兵败被废为庶人。谢家一时间无人撑起,谢家的重担骤然压在谢安肩上,他不得不结束隐居生活,此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升平四年(公元360年),谢安应桓温之邀,出任征西大将军司马。当他准备去赴任时,中丞高崧调侃道:“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谢安听了此话,只是“笑而不答”,他内心清楚,自己终将迎来了“兼济天下”的时刻。
![]()
第二年,桓温准备出兵北伐,谢安的弟弟谢万刚好病逝,谢安以奔丧为由离开了桓温。处理完家事后,谢安先是出任吴兴郡太守,后来又回到朝中担任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位。
桓温北伐在枋头之战被慕容垂击败,狼狈退军。为了保住自己的权臣地位,桓温便发动政变,找理由废黜了海西公司马奕,另立司马昱为帝,也就是后来的简文帝。
咸安二年,晋简文帝因为处处受制于桓温,忧愤而亡,朝中拥立司马曜为新帝。桓温得知消息后,便率军入朝。满朝文武皆以为桓温是来夺皇位的,一时间人心惶惶。
谢安便与王坦之一起前往新亭迎接桓温,面对桓温陈列的重兵,王坦之吓得汗流直背,连手版都拿倒了。谢安却从容就席,然后开口问桓温“我听说诸侯有道,守卫在四邻,明公哪里用得着在墙壁后面安置人呀!”一番话让桓温只能尴尬笑了笑,便让伏兵都撤走了。桓温与谢安二人笑谈良久。由于谢安的镇定以及机智应对,桓温最终没对谢安二人下手,更是放弃了篡位计划。谢安成功化解了东晋政权的一次重大危机,也通过这件事,大家对谢安更加钦佩。
此后,谢安在孝武帝年幼、桓温又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斡旋其中,最终将桓温给耗死了,保住了晋室。
桓温死后,谢安与另一个重臣王彪之一起执掌东晋朝政。谢安为人闲雅温和,处事公正不徇私,也不居功自傲。他学习王导,能够较好处理东晋这些世族大家的利益平衡,比如他就较好处理他和桓温之弟桓冲的关系,让桓冲肯听从他的指挥。所以在他带领下,东晋内部和睦相处,团结一致对抗前秦的外来威胁。
当时前秦屡次侵犯东晋边境,梁、益等州先后失陷,告急文书频频传到朝中。朝政人心惶惶,而谢安却镇定自若,仿佛胸有成竹。
很快,谢安便推荐自己的侄子谢玄镇守广陵,负责防守长江下游江北一线。谢玄也很有军事才能,他挑选优秀的将领,严格训练士兵,成功组建了赫赫有名的北府兵。
太元三年,前秦攻破了襄阳,紧接着前秦又南下包围彭城,谢安让谢玄北上迎敌,谢玄也不负众望,他四战四胜全歼秦军。
太元八年(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领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想要一举消灭东晋,统一全国。消息传来,建康城内人心惶惶,孝武帝也急召谢安商议对策。谢安却“夷然无惧色”,冷静部署,他派弟弟谢石、侄子谢玄、儿子谢琰率领八万北府兵迎敌。
![]()
同年,谢玄派刘牢之率领五千精兵夜袭洛涧,北府兵将领刘牢之率军奋勇出击,大破前秦军队,取得洛涧大捷。
随后,双方在淝水展开决战,东晋大军在谢玄的带领下以少胜多,击败了前秦大军,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淝水之战的大胜也让谢安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淝水大捷的捷报传来的时候,谢安正在跟客人下棋,他只淡淡扫了一眼,便将捷报置于案头,继续下棋。对手忍不住追问,他才轻描淡写一句:“小儿辈遂已破贼。”待棋局终了,客人告辞,谢安转身入内,此时的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悦之情,高兴得都跳起来了,以至于木屐齿都被门槛碰断了。
淝水大捷后,谢安的声望达到了顶点。他因功被封为太保,都督东晋十五州军事,成为东晋权力最大的大臣。然而,功高震主的隐患也随之而来。孝武帝长大后,逐渐忌惮谢安的权势,开始重用弟弟司马道子,对谢安有意疏离。
![]()
面对皇权的猜忌和政敌的攻击,谢安选择了“功成身退”。他主动请求出镇广陵,远离建康的政治漩涡,但是不久后,孝武帝又将他召回了建康。
同年八月,谢安因“忧勤国事,积劳成疾”,病逝于建康,享年六十六岁。谢安死后,孝武帝在朝堂里为他哭吊三天,后,被追封为庐陵郡公,并追赠他为太傅,谥号“文靖”。谢安的葬礼极为隆重,依照桓温的规格。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
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文末小游戏,猜个皇帝:
1.他是王朝中期的帝王
2.他的伯父曾通过政变当上皇帝
3.他的父亲是皇帝,后禅位于他
4.他在位期间曾缔造了盛世
5.他晚年犯下严重错误,王朝由盛转衰
6.他算是中国皇帝当中的长寿老人,在位时间超过40年
你知道他是谁吗?欢迎在评论区评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