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与学校的双向奔赴,是教育最美的模样。11月7日,西安市浐灞第十六小学&十七小学的家长们齐聚一堂,共同参与“沟通先行,共同构筑家庭教育的情绪地基”主题家长学校培训活动。这场以“亲子沟通”与“情绪管理”为核心的分享,让家校共育的纽带愈发紧密。
![]()
家长学校培训活动
主持人:张嘉怡老师
![]()
培训伊始,主持人向百忙中赴约的家长们致以热烈欢迎,也点明了活动的初心:教育从不是学校的“独角戏”,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最基础的底色,而“沟通”正是描绘这抹底色的关键笔触。许多家长共鸣的“孩子不愿沟通”“情绪难安抚”等困惑,也让这场培训的意义愈发清晰——用科学的方法,为亲子关系搭起温暖的桥梁。
![]()
![]()
田征副校长致辞
浐灞第十六小学&十七小学德育主管田征副校长为本次活动致辞,田副校长的致辞饱含着对孩子成长的期许,也明确了家校协同的方向: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用理解与尊重,为孩子的情绪成长“培土施肥”。学校与家庭的同频共振,才能让每个孩子都在安心的环境中向阳生长。
![]()
主讲人:张婉璐老师
接下来就是由陕西省教育学会家校协同育人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婉璐讲师带来的干货满满的亲子沟通“实战指南”,张老师以多年的实践经验,拆解了亲子沟通的底层逻辑:
1.孩子的“沉默”与“情绪”,其实是未被看见的“表达”;
2.比起“说教”,“倾听+共情”才是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3.情绪没有“对错”,接纳孩子的情绪,才能教会他们管理情绪。
![]()
![]()
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可落地的方法,让家长们频频记录——原来改变沟通方式,就能为亲子关系注入新的温度。
![]()
讲座后,家长们在班级群里分享了最真切的感悟:有人感慨“原来我之前的‘关心’,其实是孩子的‘压力’”,有人计划“回家先试试‘先听再说’”,字里行间都是对家庭教育的思考与期待。这些分享,是思想的碰撞,更是家校共育的温暖回响。
![]()
![]()
郭娟校长以“携手共进,共进共成长”为主题作总结,强调“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家校共育理念。她指出,教育需要家校同频共振,孩子的成长始于家庭、成于学校。让我们携手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期待今后继续看到家长们认真学习的身影,同心共筑美好教育生态!
![]()
当沟通成为习惯,当理解成为常态,家庭教育便有了最温暖的模样。这场培训不是结束,而是家校共育新的开始——愿每个孩子都能在“被看见、被理解”的环境中,长成情绪稳定、内心丰盈的模样,也愿每个家庭都能在沟通中,收获亲子间的双向奔赴!(吕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