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旬老人因头晕入院,却带出隐藏两年的肠道危机!医生:便血的“元凶”竟是它
“医生,我就是最近头晕得厉害,顺便……顺便看看老毛病。”在西安工会医院神经内科的病房里,72岁的张峰(化名)大爷面对前来会诊的消化内科贺晓娟主任,有些不好意思地提起了他埋藏心底两年的“难言之隐”——便血。
原来,张大爷这两年大便一直带血,他总以为是“痔疮”或“上火”,自己用点药就能扛过去。直到一周前,他因持续头晕入住神经内科,在医生详细问诊时,才终于说出了这个“秘密”。近两天,便血情况突然加重,这个被忽视了两年的警报,引起了主治医生的高度警惕。
便血,从来不是小事的“信号”
“患者因为头晕入院,但‘便血’这个症状一出现,就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消化内科贺晓娟主任介绍,对于中老年患者,持续便血是肠道发出的重要求救信号,绝不能简单归咎于痔疮。
![]()
(术前)
![]()
(术中)
![]()
(术后)
事不宜迟,在稳定了张大爷的眩晕症状后,医疗团队迅速为他安排了无痛电子结肠镜检查。果不其然,肠镜在乙状结肠发现了“敌情”——三枚大小约1.0cm至3.0cm的黏膜隆起息肉,表面已经充血,并出现了局部溃疡。
“这就像肠道里埋着的几颗‘潜伏炸弹’,”贺晓娟主任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虽然现在还是息肉,但如果任其发展,其中一部分很可能演变为肠癌。”
![]()
“钥匙孔”里拆弹,微创手术一举清除
面对这三枚“不速之客”,贺晓娟主任团队决定立即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这是一种超级微创的手术,就像通过“钥匙孔”来拆除炸弹,既能完整切除病变,又能最大程度保留正常肠道功能。
在精细操作下,三枚息肉被顺利切除,并用钛夹完美封闭了创面,整个过程出血极少。贺主任欣慰地表示:“手术很成功,拆弹完毕!但最终的‘判决’还需要等待病理结果,以确定息肉的具体性质。”
专家提醒:健康筛查不能“头痛医头”
贺晓娟主任借此病例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中老年朋友:
1.莫把便血当“上火”:持续便血、大便习惯或形状改变,是肠道疾病的重要征兆,务必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2.头晕也可能是“全身事”:张大爷此次因头晕入院,却发现了更危险的消化道问题。健康是一个整体,专科医生往往会从全身角度评估风险。
3.肠镜是金标准:肠镜检查是发现肠道早癌、癌前病变(如息肉)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建议40岁以上人群,尤其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肠镜筛查。
目前,张大爷正在康复中,需要禁食卧床休息。他终于卸下了心头积压两年的巨石,感慨道:“早知道这么简单就能解决,真不该自己瞎琢磨,硬扛了这么久!”
稿件来源 | 消化内科 段嘉怡
内容编辑 | 外宣办 安明艳
稿件审核 | 消化内科 贺晓娟
发布审核 | 外宣办 谭晓青
《西安工会医院·西安康复医院宣传片》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