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小课堂开课啦!
地震来了,怎么躲?
地震避险有指引
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中国地震局发布《防震减灾基本知识与技能大纲》(简称“防震减灾18条”),这是全国层面首次编制的防震减灾基本知识与行为技能规范,旨在进一步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减轻地震灾害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地震女孩”小震震和小结实,搞懂一个关键问题:地震来袭,如何用避险七字诀化险为夷!
地震避险分情况
划重点!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正在室内,并且所处的建筑物抗震性能较好。那么,记住“伏地、遮挡、手抓牢”这七字诀,关键时刻可是能保护自己哟!!
可能有人会问:“都地震了,不赶紧跑出去,待在屋里多危险?”
如果你身处1-2楼或是平房,通道畅通,而室外恰有开阔空间且无坠落物掉落危险,那当然可以迅速撤离到户外空旷处。
如果没有迅速撤离的条件,地震时房屋摇晃得厉害,盲目往外冲反而容易出问题:要么被晃得摔个正着,要么被头顶掉下来的吊灯、天花板碎片等砸到。如果你身处人员密集场所,还可能发生踩踏事故,如果“慌不择路”,则“越跑越险”。这种情况,我们就应该选择“震时就近躲避,震后快速撤离”的方案。
地震避险好榜样
其实,“伏地、遮挡、手抓牢”这避震七字诀已经帮助了不少人在地震中成功避险。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发生6.8级地震,四川泸定县第一中学老师们反应迅速,立即组织学生躲在课桌旁,大家都用书本护住头部。等强烈震动稍微缓和,老师们又立刻组织学生分楼层、分班级疏散,全校1500多名师生,仅仅2分钟就全部安全疏散到了指定位置,堪称 “教科书式” 操作。
![]()
泸定地震发生时,泸定一中初二(1)班学生在老师周婧婷带领下,迅速蹲下避险,随后全部安全疏散至操场。(监控画面截图)
2024年4月3日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7.3级地震,福建省漳州第一中学的师生在感觉晃动的第一时间并不是夺门而逃,而是就近避险,老师组织学生在课桌旁蹲下避险,指导后排学生打开教室门,震动结束后学校响起应急疏散广播,学生迅速从前后门就近快速有序疏散。1分53秒内疏散3000多名师生。
地震避险有诀窍
所以啊,地震来临时别瞎跑,牢记“伏地、遮挡、手抓牢”这七字诀,寻找安全地带就近躲避,这才是科学的震时避险方法!
精彩预告
想知道 “防震减灾 18 条” 还有哪些实用知识点?别着急,下一期小震震和小结实会继续带大家解锁新技能,咱们不见不散!
参考文献
1. 关键时刻上演“教科书”式避险疏散,这些学校做法值得点赞!人民日报 2025-5-12
2. 遇到地震怎么做?这句口诀要牢记:伏地、遮挡、手抓牢!震道 2023-8-6
3. 地震中老师组织学生十秒撤离:让学生先走,是每个老师的真切想法 新京报 2022-9-8
4. 《震相大白》上海市地震局
![]()
防震减灾 你我同行
(上海市地震局)
来源:震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