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怎么能这样对晓雨!"王惠芳的声音在客厅里炸开。
我手里捏着撕成两半的成绩单,一半是儿子陈宇航的32分,另一半是养女苏晓雨的142分。红色的分数在灯光下格外刺眼,像是在嘲笑着什么。
"十年了,整整十年!"我的声音有些颤抖,"我们倾尽所有培养她,结果呢?宇航现在成了什么样子?"
苏晓雨站在楼梯口,校服还没来得及换,手里还拿着刚刚颁发的"年级第一"奖状。她的眼中有我从未见过的恐惧,就像十年前第一次踏进这个家时一样。
这张奖状,本应该是我们全家的骄傲。
但此刻,它却成了压垮一切的最后一根稻草。
01
十年前的那个雨夜,我永远忘不了。
当时我35岁,在纸箱厂当车间主任,惠芳在纺织厂上班,8岁的宇航刚上小学二年级。我们虽然不富裕,但日子过得平静安稳。
直到那天晚上,派出所的民警给我打电话。
"陈志强吗?你妹妹陈志敏出车祸了,人已经不行了。她女儿现在需要有人照顾,你们家能不能..."
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志敏比我小12岁,从小父母就不在了,是我和惠芳帮着拉扯大的。她19岁时未婚生子,孩子父亲早就跑了,这些年一直是她一个人带着女儿打零工过日子。
"孩子多大了?"我问。
"8岁,叫苏晓雨。现在在医院,很害怕,一直在哭。"
我看了看正在客厅写作业的宇航,又看了看惠芳。她点了点头,眼中满含泪水。
"我们去接她。"
那个夜晚的雨下得很大,我们赶到医院时,小晓雨蜷缩在病房外的椅子上。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粉色外套,瘦小的身子在椅子上显得更加单薄。
看到我们,她怯生生地叫了一声:"叔叔,阿姨。"
惠芳一下子就红了眼眶,蹲下来轻抚着她的头发:"以后你就是妈妈的女儿了,我们回家好不好?"
办完所有手续,已经是凌晨三点。小晓雨坐在车后座,紧紧抱着一个破旧的布娃娃,那是志敏留给她的唯一念想。
"爸爸,她以后就住我们家了吗?"宇航好奇地问。
"是的,晓雨以后就是你妹妹了。"我通过后视镜看着她,"晓雨,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
她点了点头,眼中还带着泪花。
那一刻,我以为我们做了一件对的事情。我以为,两个孩子会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以为,这个家会因为多了一个孩子而更加幸福。
我真的以为。
02
刚开始的那几年,一切都很美好。
晓雨是个懂事得让人心疼的孩子。她从来不挑食,给什么吃什么;从来不乱要东西,看到喜欢的玩具也只是多看几眼;更不会和宇航争抢任何东西,总是让着这个比她小几个月的"哥哥"。
"妈妈,我帮你洗碗。"那时候她还够不着水池,需要踩着小板凳。
"妈妈,我的衣服我自己洗。"8岁的她已经学会了手洗小件衣物。
"爸爸,你辛苦了。"每天我下班回家,她都会帮我拿拖鞋。
相比之下,宇航就显得有些娇气。作为家里的独子,从小被我们宠惯了,什么事都要大人代劳。晓雨来了之后,这种对比就更加明显了。
"为什么晓雨什么都会,宇航什么都不会?"惠芳有时候会这样抱怨。
"晓雨是被生活逼出来的,宇航是我们保护得太好了。"我总是这样回答。
那时候我觉得,有晓雨这样懂事的孩子做榜样,宇航也会慢慢变好的。
学习上,两个孩子的差异就更明显了。
晓雨对学习有着近乎疯狂的专注。每天放学回家,她总是第一个写作业,而且从来不需要我们督促。数学题不会做,她会一遍遍地算,直到算出正确答案;语文课文要背诵,她会反复读到滚瓜烂熟;英语单词记不住,她会写满整本练习册。
"晓雨,休息一下吧,别累着了。"惠芳有时候会心疼地劝她。
"妈妈,我不累。老师说了,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有出息。"她总是这样回答,然后继续埋头在书本里。
而宇航呢?
"宇航,作业写了吗?"
"等一下,等我看完这集动画片。"
"宇航,明天要考试了,复习了吗?"
"没事,我都会。"
每次考试成绩出来,晓雨总是班级前三名,宇航却总是倒数几名。家长会上,晓雨的老师总是表扬,宇航的老师总是诉苦。
"陈志强同志,您家晓雨真是个好孩子,学习刻苦,品德优良,将来一定有大出息。"
"陈志强同志,宇航这孩子聪明是聪明,就是不用心,您在家里一定要多督促督促。"
那些年,我内心是矛盾的。看到晓雨优秀,我为她骄傲,也为自己的选择感到欣慰。但看到宇航越来越差,我又忍不住担心。
毕竟,他是我的亲生儿子。
03
真正的问题,是从初中开始的。
进入青春期后,两个孩子的差距变得更加悬殊。晓雨依然保持着优异的成绩,而宇航开始彻底放飞自我。
"爸,我不想上学了。"初二的时候,宇航第一次对我说出这句话。
"为什么?"
"没意思,反正我也学不会。"他指了指正在客厅写作业的晓雨,"你看她,天天学习,成绩那么好,我永远比不过她。既然比不过,我干嘛还要学?"
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在这个家里,晓雨的存在对宇航来说,已经不再是榜样,而是压力。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压力。
"宇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你不用和晓雨比......"
"不用比?"他冷笑一声,"从小到大,你们嘴上说不用比,但心里比谁都清楚。晓雨考100分,你们高兴得不得了;我考60分,你们就皱眉头。晓雨得奖状,你们要贴在墙上;我的奖状呢?哦,我从来没有过。"
他说的是事实,我无法反驳。
从那以后,宇航开始变得叛逆。他故意不写作业,故意在课堂上捣乱,故意和老师顶嘴。每次我去学校,都是被叫去训话。
"陈志强同志,宇航这孩子现在越来越过分了,您必须好好管管。"
"陈志强同志,宇航今天又和同学打架了,您看这事怎么处理?"
"陈志强同志,宇航这次考试又是倒数第一,您在家里是怎么教育的?"
每次从学校回来,我都会忍不住对宇航发火。而每次发火的时候,晓雨总是在旁边安静地写作业,仿佛什么都没听到。
这种对比,让我更加愤怒。
"你看看晓雨,再看看你!人家从来不让我们操心,你呢?天天给我们惹麻烦!"
"她不是你亲生的,当然表现好了,她要是不表现好,你们就不要她了!"宇航有一次这样对我吼道。
这句话像一把刀子,直接扎进了我的心里。
我扇了他一巴掌。
那是我第一次打宇航,也是唯一一次。
但从那以后,我们父子之间的关系,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04
高三这一年,矛盾到达了顶点。
距离高考还有不到三个月,宇航的成绩依然惨不忍睹。数学20多分,英语30多分,语文勉强及格,理综更是一塌糊涂。
"这样的成绩,别说考大学了,连专科都考不上。"班主任很直接地告诉我。
而晓雨呢?年级第二,全校第五,已经有好几所重点大学主动联系她了。
"晓雨,北京的那所大学怎么样?他们说可以降20分录取你。"惠芳兴奋地和她讨论着。
"妈妈,我想考清华。"晓雨的眼中闪着光,"我一定要考上最好的大学,将来好好报答你们。"
听到这话,我心里五味杂陈。
一边是优秀得让人骄傲的养女,一边是让人失望透顶的亲生儿子。
那段时间,我开始频繁地失眠。躺在床上,我会想起十年前的那个雨夜,想起刚刚收养晓雨时的初衷,想起她小时候那双清澈的眼睛。
我也会想起宇航刚出生时的样子,想起他第一次叫"爸爸"时我的激动,想起他小时候黏着我要抱抱的温馨时光。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家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个孩子之间有了这么深的隔阂?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志强,你最近怎么了?总是心不在焉的。"惠芳有一天晚上问我。
"没什么,就是工作上的事。"我不想让她知道我内心的纠结。
但我知道,我骗不了自己。
那些天,我开始观察两个孩子的互动。我发现,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交流。晓雨总是礼貌地叫宇航"哥哥",但宇航很少回应。吃饭的时候,他们各自埋头吃自己的,从不说话。
更让我心痛的是,我发现宇航看晓雨的眼神中,有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冷漠,甚至是敌意。
而晓雨,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种敌意,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她开始刻意避开宇航,刻意不在他面前提起自己的成绩,刻意让自己变得更加"隐形"。
这样的家庭氛围,让我感到窒息。
最近一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出来了。宇航32分,晓雨142分。
看着这两个分数,我忽然有了一个可怕的想法。
如果......如果当初我们没有收养晓雨,宇航会不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如果......如果现在让晓雨离开,宇航是不是还有机会重新开始?
这个想法一旦出现,就像毒草一样在我心里疯狂生长。
05
今天是成绩单发放的日子。
我下班回到家,看到客厅茶几上放着两张成绩单。宇航的32分,晓雨的142分。旁边还放着晓雨刚刚拿回来的"年级第一"奖状。
"爸爸,我......"宇航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低下了头。
"晓雨考得真好!"惠芳从厨房出来,脸上满是笑容,"我已经给你奶奶打电话了,她说要给晓雨包红包庆祝。"
我拿起两张成绩单,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庆祝什么?"我的声音有些颤抖,"她考得好,宇航呢?宇航考成这样,你们谁关心过?"
"志强,你这是怎么了?"惠芳不解地看着我。
"我怎么了?"我把成绩单重重地拍在桌子上,"十年了,整整十年!我们把最好的都给了她,结果呢?我们自己的儿子成了什么样子?"
"爸爸......"晓雨站在楼梯口,眼中满是不解和恐惧。
看着她那张脸,我忽然想起了十年前的那个雨夜。同样的表情,同样的恐惧,同样的无助。
但此刻,我心中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怜悯。
"晓雨,你过来。"我的声音出奇地平静。
她慢慢走过来,手里还拿着那张奖状。
"爸爸,我......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她小声问道。
我看着她,看着这个我养了十年的孩子,看着这个比我亲生儿子更优秀的孩子。
心中的某个声音在不停地告诉我:就是因为她,宇航才变成现在这样。就是因为她的存在,这个家才变得支离破碎。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开口......
06
"晓雨,你收拾一下东西......"
我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
"开门!开门!出大事了!"是我妈的声音,听起来异常焦急。
惠芳赶紧去开门,只见我妈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牛皮纸袋。
"志强,你快看看这个!"她把纸袋递给我,"刚才收拾志敏的遗物时发现的,这么多年一直没注意到。"
我疑惑地接过纸袋,里面是一些发黄的照片和一封信。
当我看到照片的瞬间,整个人都愣住了。
照片上是年轻的志敏,怀里抱着还是婴儿的晓雨。但最让我震惊的是照片背面的文字:
"晓雨,我的宝贝女儿,虽然爸爸不在身边,但妈妈会永远爱你。希望有一天,你能知道你的身世......"
我的手开始颤抖,赶紧打开那封信。
信纸已经泛黄,但字迹依然清晰:
"哥哥,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说明我已经不在了。我必须告诉你一个隐瞒了多年的秘密——晓雨不是我的亲生女儿。
八年前,我在医院当清洁工时,遇到了一对夫妇。他们的女儿刚出生就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巨额手术费。但他们家里实在太穷了,根本拿不出这笔钱。
那个男人叫苏建华,是个老实的农民工。他跪在医院走廊里,求医生救救他的女儿。但没有钱,医院也没办法。
后来,孩子的病情越来越严重。那对夫妇绝望了,他们觉得与其让孩子痛苦地死去,不如找个好人家收养,至少能让孩子活下去。
他们找到了我。
我那时刚刚失恋,一个人孤孤单单的,看到这么可爱的小生命,心软了。我答应收养晓雨,并且承诺一定会好好对待她。
苏建华夫妇含泪把孩子交给了我,他们说孩子的心脏病已经自愈了,是个奇迹。他们留下了这个地址,说如果将来有机会,希望能知道孩子过得好不好。
这些年来,我一直没敢告诉晓雨真相,也没敢联系她的亲生父母。我怕她知道后会离开我,我太爱这个孩子了。
哥哥,如果我出了什么事,请你帮我保守这个秘密。如果可能的话,也请你代我照顾好晓雨,她是个好孩子......"
信的最后,附了一个地址:河南省豫南县梨花村。
我的大脑一片空白。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晓雨根本不是我们的亲戚,她有自己的亲生父母!
"这......这怎么可能?"惠芳看完信后,也是一脸震惊。
我抬起头,看向晓雨。她站在那里,眼中满是困惑,显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爸爸,这封信说的是什么?"她小声问道。
我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这个我养了十年的孩子,这个比我亲生儿子更优秀的孩子,这个即将被我赶出家门的孩子......她竟然有着完全不同的身世。
07
"妈,这地址你知道在哪里吗?"我颤抖着声音问。
"豫南县我知道,离咱们这里不远,开车三个小时就到了。梨花村具体在哪我不清楚,但可以问问。"
我看了看晓雨,又看了看手里的信,内心五味杂陈。
"晓雨,你......你想见见你的亲生父母吗?"
她愣了很久,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爸爸,您的意思是......我不是妈妈志敏的女儿?"
"不是,你有自己的亲生父母,他们......他们可能还在等你。"
晓雨缓缓坐在沙发上,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那......那我在这个家十年,算什么?"
这句话问得我心如刀绞。
是啊,她在这个家十年,算什么?
她叫了我十年爸爸,叫了惠芳十年妈妈,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而我,刚才却要把她赶出去。
"晓雨,不管你的身世如何,你永远是我们的女儿。"惠芳走过去抱住她,"这十年来,你就是我们家的一分子。"
我看着这一幕,忽然意识到自己刚才的想法有多么荒谬。
就在几分钟前,我还在埋怨晓雨抢走了属于宇航的关爱,还在责怪她的优秀给宇航带来了压力。但现在我才明白,问题根本不在晓雨身上。
问题在我。
这十年来,我一直在拿两个孩子做比较,一直在无意中给宇航施加压力,一直在用错误的方式教育他们。
"爸爸,我想去看看我的亲生父母。"晓雨抹掉眼泪,"但不管怎样,你们永远是我最爱的爸爸妈妈。"
第二天,我们一家四口开车前往豫南县。
梨花村是个偏僻的小山村,我们费了很大劲才找到。村里的人告诉我们,苏建华一家住在村东头的老房子里。
当我们到达那个破旧的院落时,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院子里坐着一对五十多岁的夫妇,正在院子里择菜。看到我们,他们有些警惕地站了起来。
"请问,您是苏建华吗?"我走上前问道。
"是的,你们是......"
"我叫陈志强,这是我的家人。我们来找一个人,她叫苏晓雨,是您的......"
我话还没说完,那个男人就浑身颤抖起来。
"晓雨?我的晓雨?"他紧紧盯着站在我身后的晓雨,眼中瞬间涌出了泪水。
"爸爸?"晓雨怯生生地叫了一声。
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
苏建华缓缓走向晓雨,伸手想要摸摸她的脸,但手到半空又停住了。
"是......是我的女儿吗?真的是我的女儿吗?"他的声音哽咽得说不成话。
08
那个下午,我们在苏家的小院里坐了很久。
苏建华和他的妻子李秀英告诉我们,这十八年来,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女儿。他们一直想去找晓雨,但又怕打扰她的生活。
"我们知道自己能力有限,给不了她最好的生活。但这么多年来,我们每天都在想她,想她过得好不好,想她长成什么样子。"李秀英抱着晓雨,眼泪止不住地流。
"妈妈,我过得很好,陈爸爸和王妈妈对我很好。"晓雨也哭了,"但我也想您和爸爸,虽然我不记得小时候的事,但心里总觉得缺少了什么。"
看着这一幕,我心中五味杂陈。
作为父亲,我能理解苏建华的心情。如果宇航从小就离开了我们,我也会这样日夜思念。
"陈先生,谢谢您这些年照顾晓雨。"苏建华对我深深鞠躬,"我们知道,她在您家里一定过得比跟着我们要好得多。"
"不,是我要谢谢你们。"我握住他的手,"是晓雨让我们的家变得更加完整。这十年来,她就像我们的亲生女儿一样。"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宇航。这次出来,他也跟着来了,但一路上都很沉默。
"宇航,过来。"我叫住站在院子里的儿子。
他慢慢走过来,看了看晓雨,又看了看苏建华夫妇。
"宇航,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他沉默了很久,最后开口:"晓雨,对不起。"
"哥哥,你为什么要道歉?"
"这些年来,我一直嫉妒你,恨你。我觉得是你抢走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宇航的眼中也有了泪水,"但我现在才明白,不是你的错,是我自己不争气。"
那一刻,我看到了久违的兄妹情深。
天色渐晚,我们要回去了。
"晓雨,你......你愿意和我们回老家吗?"李秀英小心翼翼地问。
晓雨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我们,最后摇了摇头:"妈妈,我很想和您们在一起,但现在还不行。我要高考了,我要考上最好的大学,将来才能更好地照顾大家。"
"那......那以后呢?"
"以后我会经常回来看你们。无论我走到哪里,您们都是我的亲生父母,他们也是我的爸爸妈妈。我有两个家,我会爱护好这两个家。"
三个月后,高考成绩出来了。
晓雨以全省第三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宇航也考上了一所不错的二本院校。
那天晚上,我们全家为两个孩子庆祝。看着他们兄妹俩有说有笑的样子,我知道,这个家终于又完整了。
"爸爸,谢谢您当年收养了我。"晓雨给我敬酒。
"不,是我要谢谢你。"我举起酒杯,"是你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父爱,什么是真正的家庭。"
那个曾经差点被我赶出家门的女孩,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而我的儿子宇航,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成长和担当。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初我真的把晓雨赶出了家门,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我想,我永远不会原谅自己。
因为家的意义,从来不在于血缘关系,而在于爱与包容。
晓雨用她的十八年告诉我:有些感情,比血缘更深厚;有些家人,比亲情更珍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