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根头发敢卖6万,一张破纸敢喊4万,这样拙劣套路,竟骗得5万多人掏空家底!7年时间,一个高中辍学的农村青年,靠装 “成功学教父” 疯狂敛财 3.8 亿,还把自己从 “励志网红” 演成了暴富神话。
直到 2024 年 5 月,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其无期徒刑,还没收了他所有财产,这场骗局才算落幕。
他究竟是谁?他的骗术又有多厉害,不仅让这么多人自愿入坑,还藏了7年才被曝光?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编辑:CY
一记耳光,扇碎了多少人的尊严
巴掌声在密闭的会场里格外清脆,有人红着眼眶,有人嘴角渗血,这不是在拍电影,而是杨涛鸣"成功学"课程的常规环节。
学员们被要求当众互扇耳光,美其名曰"突破自我",脸被打肿了,尊严也碎了,人就容易变得脆弱,只能死死抓住"大师"给的"希望"。
那一刻,他们不是在学习成功,而是在被系统性地摧毁尊严,这种心理操控的恐怖性,远超金钱损失本身,杨涛鸣深谙此道,他卖的不是课程,是幻想。
![]()
幻想有捷径,幻想能跳过生活的难,一根他的头发标价6.08万,一张A4纸卖4万,成本不到50块的布娃娃贴个"能量标签"就敢要4.6万。
这些荒诞的"能量物品",成本几乎为零,一旦被赋予"开光""赋能"的荒诞叙事,瞬间就成了售价惊人的"奢侈品",它不再是一根头发,而是被灌注了大师超凡能量,能改变命运的护身符。
不再是一个水杯,而是能汇聚财运,带来好运的圣杯,从福建来的丛女士,原本只是个普通的销售代理,产品不好卖,几个月没签单。
![]()
看到朋友圈"三天让你签单到手软"的课程广告,想着几百块钱试试不亏,没想到就此陷入深渊,她连报了几期课程,累计打款21次,共计十五万余元。
最后连宝马车都卖了,多年辛苦的收获化为了泡影,比丛女士更惨的,是那些掏空养老钱的老人,还有卖房买"能量头发"的中年人,他们不是傻子,只是太渴望改变命运了。
7年5万颗韭菜
杨涛鸣不是传统骗子,更像一个产品经理,把诈骗做成了"焦虑解决方案"这个爆款产品,他的目标客户极其精准:小有成就,却被更大欲望和不安裹挟的社会中坚阶层。
![]()
这些人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却害怕失去,渴望更上一层楼,杨涛鸣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一份"焦虑解决方案",这套系统就像温水煮青蛙,等你发现时已经无路可退。
他把自己包装成"哈佛博士""全球知名演说家",就连合影里那平平无奇的身高也要被后期修得高大威猛。
他口口声声说自己受"成功学鼻祖"陈安之点拨,25岁迎人生转折,28岁便成了劳斯莱斯最年轻车主,这段"街头流浪汉到亿万富翁"的逆袭神话,简直是精准地戳到了每一个渴望鲤鱼跳龙门的心里。
![]()
可谁能想到,那辆在镜头前撑门面的劳斯莱斯,不过是二十几万收来的二手货,白天是杨大师的座驾,晚上换个车牌,还得去婚庆现场跑"兼职"补贴家用。
杨涛鸣的团队深知,任何"产品"都需要一个能震慑人心的创始人IP,于是这个河南农村出身、高中没毕业的杨武成,摇身一变成了"大师"。
他的诈骗采用了"游戏化"设计理念,包括新手引导(580元课)、升级体系(高价课程)、装备系统(能量物品)、公会机制(拉人头返佣),580元的入门课广撒网,吸引海量用户入场。
![]()
再通过层层筛选和心理攻势,诱导客户升级到20万、30万,甚至60万元的"一对一私教",本质上这些课程的内容并无二致,区别只在于学员投入的金钱。
真正的利润来源,是那些被称为"能量载体"的实体物品,这是整套骗局的精髓,它成功地将抽象的"大师能量"具体化,变成了信徒们可以顶礼膜拜的"圣物"。
为了扩大规模,他引入了传销机制,白金会员拉人头能拿50%提成,钻石会员甚至能拿全额返佣,很多人交了钱发现没效果,想退钱却被拦住,只能骗亲戚朋友来上课。
![]()
从受害者变成了帮凶,不知不觉中成为了骗局的螺丝钉,就靠这套把戏,从2016到2022年,7年时间里,杨涛鸣骗了5万多人,硬生生敛了3.8亿。
当成功成为毒药,我们为何争相饮下
当学员们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发现自己豪掷千金换来的不是成功,而是更深的债务和家庭破碎时,他们心中的"信仰"轰然崩塌。
一个男人卖了房,交了60万学费,结果妻子要离婚,家里天天吵架,他实在扛不住,写了封求助信,这背后,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捷径心态是永恒的人性漏洞,我们总希望付出金钱就能跳过生活的难。
![]()
中科院2024年《中国社会焦虑指数报告》显示,30-50岁群体焦虑程度达76.3%,主要来源为职业发展和财富积累压力,这种焦虑,为"成功学"骗局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信息不对称原理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杨涛鸣掌握着信息的绝对优势,而学员们处于信息劣势,这种权力不对等,让他能够轻易地操控他人的认知和行为。
杨武成从"木讷寡言"到"激情四射"的转变,反映了他对成功身份的极度渴望,也正是这种转变,让他更懂得如何利用他人同样的渴望。
![]()
课程中频繁冒出"宇宙能量""量子力学"等看似高深的时髦概念,一台普通的超市扫码枪,都被包装成能检测人体"能量值"的"高科技仪器"。
这些都是伪科学的包装手法,让骗局显得更加"可信",北大社会学系教授刘能说:"当代'成功学'本质上是一种焦虑营销,它不提供解决方案,只提供暂时的心理安慰剂。"
点出了问题的本质:我们不是在买成功,而是在买缓解焦虑的安慰剂。
![]()
重建秩序
2023年2月,宁波警方以诈骗罪立案,一查才发现,这伙人特别精:收钱用的是空壳公司的账户,平时联系靠的是加密手机。
骗来的钱早就被杨涛鸣转去迪拜买了豪宅,还拿去赌球,一场球就敢押800万,2023年3月,警方趁着杨涛鸣在宁波一家酒店开"超级说服力"课时动手,当场抓了他和20多个同伙。
2024年5月,宁波中院一审判处杨涛鸣无期徒刑,所有财产都被没收,2025年10月,浙江高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无期徒刑判决。
![]()
2024年全国打击"知识付费"类诈骗专项行动,查处案件217起,涉案金额18.6亿,受害者80%为30-45岁群体,这个数据触目惊心。
对比美国Tony Robbins等正当成功学导师,课程价格合理、内容可验证、退款机制完善,与杨涛鸣形成鲜明对比,提醒我们要学会辨别。
每个人都有焦虑,但不是每个人都要为此付出惨痛代价,记住三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成功没有捷径,内心的平静比外在的光鲜更重要。
![]()
杨涛鸣的风险控制话术很有特点:当学员怀疑时,他说"财运在考验你,是你心不够诚",当学员威胁报警时,他说"你马上要替祖宗消业障了,你的福报要被削减了"。
识别这些话术,是防骗的第一步,真正的成功,是建立内在的稳定,不被外界的诱惑轻易动摇,此类诈骗造成的社会信任成本难以估量,据估算,每1亿诈骗损失会产生约3亿的社会信任成本。
重建社会信任,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
结语
杨涛鸣卖的不是成功,是幻想,幻想有捷径,幻想能跳过生活的难,可生活从不给走捷径的人开绿灯,随着AI技术发展,未来的诈骗会更精准,唯有提升认知,建立内在稳定,才能抵御各种诱惑。
![]()
![]()
你是否也曾被"快速成功"诱惑?欢迎分享你的思考和经历,让我们一起成长。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