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身体这几种小毛病,饿一饿可能就好了

0
分享至

现代人吃撑的机会很多

而适当饥饿的状态却很难得

事实上,适当的饥饿感是有益健康的


适当饿一饿
缓解3种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化虹表示,以下几种身体小毛病,可以用“饿”来解决——

■某些小胃病

进餐后如果出现胃胀、胃痛,正是胃“不想让你再吃”的信号,这种情况下要少食。保持一点饥饿感,胃胀胃痛往往会自然消失。如果减少了饮食,胃部不适仍未缓解,就应该及时去看医生。


■偶尔失眠

晚上人体新陈代谢率较低,吃得过饱,肠胃被迫“加班”,也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可能导致失眠、多梦、浅眠、噩梦等,时间久了会让人无精打采,昏昏沉沉,甚至导致记忆力衰退、神经衰弱等。

建议睡眠不好的人晚餐要控制量,更要控制好用餐时间,不要太早或太晚,睡前至少两小时内最好不要进食。


■体重超标

这里的饿并不是指不吃饭,而是要控制好三餐的量,每顿吃七八分饱,也可以用些小技巧来减少食量,比如换成小盘小碗吃饭、细嚼慢咽等。


适度饥饿
有助修复身体

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适当保持饥饿对身体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调节免疫系统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团队发布的一项研究称,大脑对饥饿的感知可以直接影响外周免疫细胞的动态调节,而这个过程和身体是否真的缺能量无关——也就是说,光是“觉得饿”,就足以让免疫系统跟着发生变化。

■延缓衰老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研究提示,减少25%卡路里的摄入,可将健康成年人的衰老速度减缓2%~3%,死亡风险降低10%~15%。


■提高抵抗力

国际生物期刊《细胞代谢》上的一项研究发现,适当饿一饿可以激活身体细胞自噬,促进体内垃圾物质的清除。这种作用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健康并提高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正确保持饥饿感
关键在于适度+搭配

然而,不够科学的限制饮食弊大于利。建议大家采取温和、可持续的“饥饿保持法”,以下4个关键点需要了解。

■明白保持饥饿的限度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健康轻体力劳动者男性每日需要2250千卡热量,女性约1800千卡。如果自己一日热量摄入高于推荐量,可以减少至推荐量或酌情往下浮动300~500千卡(强脑力劳动者耗能多,不应下浮太多),循序渐进最佳。

不提倡60岁以上老年人、婴幼儿、青少年儿童、孕产妇等人群盲目减少能量摄入。

  • 老年人消化吸收能力较差,长期、过度限制饮食可能导致肌肉流失、营养不良等;

  • 婴幼儿、青少年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期,能量消耗很大,过度限制饮食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 孕产妇、乳母需要孕育胎儿、分泌乳汁,不仅不能过度限制饮食,还需根据饮食情况适当增加营养。

此外,糖尿病患者限制饮食可能诱发低血糖,若需要,应该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谨慎开展。


■正确选择食物、合理搭配

想保持适度饥饿感又不会难以忍受或营养不良,一定要多选择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食物,不仅可以增强饱腹感、延迟饥饿时间,还能确保血糖血脂正常,肌肉不流失、维持免疫力正常。

比如用燕麦、煮玉米、红薯南瓜等替代1/3~1/2精米白面主食,再加入清淡的卤牛腱、清蒸/煮鱼虾、鸡蛋、牛奶酸奶、低盐豆干、坚果等高蛋白食物以及新鲜蔬果。


少食多餐、健康零食也是很好的方法:每餐只吃七八分饱,两餐之间选择无糖酸奶、水果或低盐低油魔芋制品作加餐,可以很好地缓解“饥饿感”。

细嚼慢咽虽是老生常谈,但真能降低食量——人类大脑在进食15分钟后才开始接收“吃饱”信号,如果吃太快,就极有可能“塞太多”而不自知。

■分清“馋”和“饿”

有时候我们吃东西只是因为馋而非饿,那就需要逐步给自己建立一个外置大脑“提醒者”,每次想进食时,提醒自己恢复2~3秒理智,想想是因为饿,还是因为馋。

另外,保持规律饮食、情绪平和也有助于对抗因为馋或不良情绪引发的进食。安顿好三餐和心情。适当运动也能控制旺盛的食欲,这不仅是内啡肽对情绪的积极影响,也是运动带来的“掌控感”让我们更信任自己,更自律。


■“保持饥饿感”的方案要因人而异

不必盲从某一种“保持饥饿”方案,要根据自己的饮食锻炼习惯、生活作息等,选择保持“饥饿”的时机和程度,一旦身体有不适反应,就该立刻调整。

快看!你关心的沪渝蓉高铁宝山隧道施工进程→

宝山有个地方|灯塔营地的夏日记忆

想拍秋日童话照?这里有大片的“粉红海洋”→

编辑:王之仪(实习)

资料:央视网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运会200米混合泳:小孩姐于子迪摘金,打破尘封13年亚洲纪录

全运会200米混合泳:小孩姐于子迪摘金,打破尘封13年亚洲纪录

全景体育V
2025-11-11 20:33:22
祖雄兵越扒越有:男方有前科,曾琦医德很好,偷拍者身份炸裂

祖雄兵越扒越有:男方有前科,曾琦医德很好,偷拍者身份炸裂

翰飞观事
2025-11-10 19:47:08
59岁蒋雯丽现状让人心酸:定居英国,又瘦又老,一代女神也落寞了

59岁蒋雯丽现状让人心酸:定居英国,又瘦又老,一代女神也落寞了

洲洲影视娱评
2025-11-11 16:02:16
首次!中方公布新型空中编队,空军迎来了新时代

首次!中方公布新型空中编队,空军迎来了新时代

阿芒娱乐说
2025-11-12 00:05:38
外媒:马云妻子张瑛1950万英镑购入伦敦前意大利使馆宅邸!

外媒:马云妻子张瑛1950万英镑购入伦敦前意大利使馆宅邸!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11 22:11:26
美国战略专家:“从真实国力来看,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美国战略专家:“从真实国力来看,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辉辉历史记
2025-11-10 20:23:05
俄乌两国为何要死磕红军城?尊严与政治背后多重博弈

俄乌两国为何要死磕红军城?尊严与政治背后多重博弈

史政先锋
2025-11-11 15:46:36
38岁高叶“透视”上海滩!阿玛尼加身,熟龄魅力挡不住!

38岁高叶“透视”上海滩!阿玛尼加身,熟龄魅力挡不住!

锋哥与八卦哥
2025-11-09 11:15:59
钱泳辰独自搬到杭州生活,租的房子又老又小,和吕一有3年没同框

钱泳辰独自搬到杭州生活,租的房子又老又小,和吕一有3年没同框

心静物娱
2025-11-11 09:16:52
木村拓哉晒近照,用实际照片告诉网友,人到了50多岁再保养也没用

木村拓哉晒近照,用实际照片告诉网友,人到了50多岁再保养也没用

心静物娱
2025-11-11 10:20:19
江苏小米SU7突然起火,烧了二三十分钟,火势很大,原因疑曝光

江苏小米SU7突然起火,烧了二三十分钟,火势很大,原因疑曝光

180视角
2025-11-11 16:44:09
6旬富豪专好''吃阴枣'',包养4个19岁女学生,民警破门后:禽兽不如

6旬富豪专好''吃阴枣'',包养4个19岁女学生,民警破门后:禽兽不如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2 09:26:05
军事家评定时,为何杨尚昆和李先念会被选入,且排名在粟裕之前?

军事家评定时,为何杨尚昆和李先念会被选入,且排名在粟裕之前?

咸説历史
2025-11-12 00:10:18
山西一女老板实名举报国企负责人后被打 该负责人已被撤职

山西一女老板实名举报国企负责人后被打 该负责人已被撤职

上游新闻
2025-11-11 21:27:04
河南省纪委监委:文海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河南省纪委监委:文海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鲁中晨报
2025-11-11 18:31:02
官方:独行侠总经理尼科-哈里森被解雇

官方:独行侠总经理尼科-哈里森被解雇

懂球帝
2025-11-12 02:21:04
江苏常州官方通报“儿子暴打93岁母亲”:因琐事发生口角后动手殴打,涉事男子已被抓,案情正侦办

江苏常州官方通报“儿子暴打93岁母亲”:因琐事发生口角后动手殴打,涉事男子已被抓,案情正侦办

三湘都市报
2025-11-11 14:38:32
突发!刚刚宣布:清仓了!

突发!刚刚宣布:清仓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1-11 16:04:48
中国不挽留,美国拒绝接纳,身处两难境地的李嘉诚,撑不住局面了

中国不挽留,美国拒绝接纳,身处两难境地的李嘉诚,撑不住局面了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8-27 17:08:06
四川男篮输球揪出最大毒瘤!投篮21中6,三分8中1,他打的太差了

四川男篮输球揪出最大毒瘤!投篮21中6,三分8中1,他打的太差了

篮球专区
2025-11-11 23:14:29
2025-11-12 03:12:49
上海宝山 incentive-icons
上海宝山
上海宝山发布
47614文章数 126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头条要闻

携6.1万枚比特币出逃英国 富婆奢靡生活披露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时尚
手机
房产
亲子
公开课

舒淇,东亚女孩的恨海情天

手机要闻

小米10000mAh电池量产落地,REDMI中端机率先搭载,你期待吗?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亲子要闻

没人生娃了?上海一产科医生称:从一晚上8个剖腹产到现在1个没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