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媒创氪快讯】采摘、编杆、烘烤、分级,进入下半年,湖南长沙烟区一派繁忙景象。
“长沙烟区烟株生长营养均衡,中棵烟特征明显,烤后烟叶质量优良。”前来调研的多家工业企业专家在田间地头连连称赞,对长沙烟叶的质量水平与管理能力给予高度肯定。
近年来,长沙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紧扣国家局、省局部署,落实企业管理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将精益管理理念引入烟叶生产全链条,推动烟叶生产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努力在潇湘大地上打造烟叶生产“样板间”。
“精”耕细作,质量出“彩”
![]()
(图为工商协同查看烟株长势长相)
浏阳市官渡镇的连片烟田里,烟站技术员与湖南中烟工业公司原料部驻点人员并肩走在烟田里,仔细察看烟株长势。
“就是在这里,1998年,我们创办了全国最早的厂办基地,那时就认准了‘按需种植’这条路。”湖南中烟原料采购中心总经理杨亿军指着身后的烟田说道。
官渡烟站站长寻雄伟补充道:“‘按需种植’一头连着车间、一头连着田间。工业带着配方需求进基地,商业按照烟叶特性定方案,种出来的烟叶越来越好用。”
据企媒创氪获悉,长沙烟草坚持以需定产、以质增效,统筹工业共性需求与长沙烤烟“香、甜、柔、净”品质特征,工商协同持续优化产品质量标准和配套生产技术规程,近年来累计转化科技成果16项、优化技术措施20余项、制定修订技术标准15项,健全由87个标准组成的综合标准体系,实现从育苗到采收的全链条标准化管控。
在此基础上,长沙烟草持续做亮“三张名片”:高可用性的长沙烤烟、高认可度的特色新品种、高性价比的宁乡晒黄烟,并建立起“特色区域+特色品种+特色技术”的定制化生产模式,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
“十四五”期间,长沙烟叶生产规模稳步增长,达到31万担规模,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保持在80%以上,内销烤烟可用于一二类卷烟原料占比达79.9%,其中用于高端高价位卷烟占比达16.4%,实现从“田间”到“车间”的品质管控。
“精”准施策,生产增“绿”
![]()
(图为烟田路旁格桑花隔离带)
走进宁乡市喻家坳乡高田烟叶示范片,金黄烟株整齐排列,路旁格桑花与向日葵交织成带,构成一张“看不见的生态防护网”。
“这些花可不是随便种的,它们是我们的‘生态岛’,专门为害虫的天敌部队提供‘兵营’和‘补给线’。”宁乡市局(分公司)栽培主管介绍,格桑花和向日葵能为烟草、水稻的害虫天敌提供生境栖息场所和转移通道,增强田间害虫天敌蓄积功能,降低病虫基数。
据企媒创氪获悉,近年来,宁乡烟草在绿色防控技术上持续发力,除生态隔离带外,还广泛推广性诱捕器、蚜茧蜂“以虫治虫”等绿色防控技术。据统计,近年来累计推广烟田放蜂35.68万亩、服务大农业39.94万亩,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9%以上;绿色防控示范区、辐射区、综合示范区的烟叶病虫害损失率分别低于4%、6%和4%。
技术员胡亮亮表示:“推广绿色防控,核心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让群众在绿色生产中实现增产增收。”
除此之外,宁乡烟草还对“白色污染”动了“真格”,创新建立“五方联动”模式:烟农揭膜后,合作社组织车辆统一回收,运送至全市设立的32个临时“中转站”,联系专业企业最终将这些“白色垃圾”转化为价值每吨3000元的塑料颗粒原料。近年来,已实现了地膜100%回收再利用,每年减少农田白色污染数百吨,治理成效显著。
把好“烘烤关”,更要“清洁烘”。作为能源消耗与排放“大户”,烘烤环节是绿色转型关键。宁乡大屯营乡大规模推广生物质能源烤房,替代传统燃煤烤房。
“我们大部分烤房使用生物质颗粒燃料,原料来自烟杆、稻秆等农业废弃物。”技术员宋嘉俊介绍,“比起煤炭,生物质颗粒价格更低、升温更快、控温更准,成烟色泽更好、黄烟率更高。”截至目前,宁乡市生物质颗粒能源烤房达2564座,占可用烤房的75.35%。
由“生态岛”到“以虫治虫”、由“白色垃圾”到“绿色原料”、由“农田废弃物”到“清洁火焰”,一个个“绿色奇迹”,让长沙烟叶绿色转型底色更“亮”、底盘更“稳”。
“精”益管控,效益更“优”
![]()
(图为起垄施肥一体机正在作业)
沙市镇中洲村的田间地头,一台台自研起垄施肥一体机正轰鸣作业。随着机械前进,疏松土壤、起垄成型、精准施肥一气呵成,以往需要多人协作的繁重工序,如今一人驾驶即可完成。
“这是我们联合高校研发的第三代机型,针对丘陵地形做了优化,爬坡能力更强!”农机工程师王博士介绍。该机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土壤墒情调节起垄高度和施肥量,搭载的北斗导航系统还能实现“垄直如线、深浅一致”。与传统人工起垄相比,效率提升20倍,每亩节省成本约120元。
烟农刘大姐算了一笔账:“以前请人起垄一亩200元,还要看天气。现在用机器一天能整十来亩,成本几乎减半。”更令她放心的是,一体机施肥均匀度可达90%,显著降低了烧苗风险。
机械化耕作让科技成为烟农手中的“新农具”,也成为长沙烟草提质增效的关键变量。据企媒创氪获悉,今年以来,浏阳市已推广此类农机160余台,覆盖全县约70%的烟田,春耕进度同比提前10天。通过推广机械化耕作等核心技术,烟叶生产综合成本下降约7%,亩均效益提升至5000元。
在长沙烟区,精益理念贯穿田间地头,绿色发展守护青山碧水,机械化推动降本增效,一条条实践路径汇聚成烟叶精益生产的生动画卷,推动长沙烟叶产业向着行业“样板”迈进。
长沙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经理王昆表示:“优化烟叶生产工作模式是推动企业管理提升的关键一环。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严格按照国家局、省局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管理提升行动’,对标先进企业,持续提升管理水平。”
汤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