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宫中档案缺失,李氏的生卒年、生母、早期经历,不得而知。依据常理推测,她入宫时的年纪约在14-16岁。天生丽质,如花似玉,姿容迷人。康熙十年(1671年),参加挑选内务府秀女被选中入宫,称格格。因长相出众,深受康熙帝的宠爱。
![]()
康熙十六年(1677年)五月,康熙帝第一次大规模封妃。除了册封遏必隆的女儿钮祜禄氏为皇后、议政大臣佟国维的女儿佟氏为贵妃外,还册封了七位嫔,分别为安嫔、敬嫔、端嫔、荣嫔、惠嫔、宜嫔与僖嫔。李氏被封为安嫔,排名第一,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与贵妃佟氏,是大清后宫的第三妃主,比后来宠极一时的惠宜德荣四妃排名还要靠前。
安嫔李氏册文如下:“咨尔李氏,令族钟祥,内庭秉训,柔嘉赋质,克修四德以树仪;恪敬持躬,宜翼六宫而佐治。兹仰承太皇太后慈谕,册尔为安嫔,尔其式勤师俭,奉阃范而益著芳声;履顺守谦,荷宠光而永绥介福。”后来,因没有生育,慢慢受到了冷落。特别奇怪的是,这次晋封后,李氏就莫名其妙失踪了。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的清宫档案显示,嫔位仅有端嫔、和嫔及良嫔,贵为七嫔之首的安嫔及敬嫔王氏去向不明。
![]()
虽然有传言称,李安嫔活到了雍正年间,但翻遍清朝各种史料,都找不到能验证这种传言的史实。不仅如此,清景陵妃园寝中,也没有以“安”字为封号的后妃,可谓“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依据大多数人的猜测,李安嫔之所以神秘失踪,有三种主要原因:一是可能因罪被废黜,最终默默无闻去世。二是患有精神疾病或其他病因,被囚禁在冷宫直到去世。三是得罪了康熙帝,被送回了娘家。出于维护皇室颜面的考虑,三种原因均使李氏不能再嫁人,也不能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除了混吃等死外,不能再有其他的追求。
17.静嫔石氏(1689-1758年):民籍汉女,陕西宁夏石怀玉之女。天生丽质,花容月貌,俏丽迷人。像石氏这种出身的汉女,是没有资格参加选秀的,她应是通过非正常途径入宫。有可能是外地官员向康熙帝进献的美女,也有可能是康熙帝出巡时带回宫的民间女子。
灯光下,石氏身姿挺拔,腰肢婀娜,落落大方。艳丽的姿容,恍若仙子般令人心醉。虽然她的身世宛如一张没有完全展开的画卷,但掩盖不了独特的气质和妥当的举止。
![]()
康熙五十年(1711年),已迈入老年的康熙帝对年轻漂亮的石氏尤为宠爱,经常让她侍寝。石氏不负众望,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为60岁的康熙帝生下了皇二十三子胤祁。按照常理推测,即使石氏不受宠爱,仅凭她的生育之功,也理应得到某种形式的封赏。然而,由于石氏出身汉族,地位低微,一直只作为庶妃存在,没有得到任何的晋封与赏赐。石氏也想得很开,始终保持着淡然的生活态度,低调、不张扬,从不计较名利的得失。
幸好,胤祁年小,没有参与“九子夺嫡”之争,石氏母子得到了雍正帝和乾隆帝的优待。雍正帝继位,尊封石氏为皇考贵人,胤祁被封为镇国公。乾隆帝继位,尊封石氏为皇祖静嫔。册文如下:“壸职佐修,分被天施之泽;坤贞釐祉,茂昭国典之荣。爰考彝章,载扬休问。皇祖贵人石氏,钟祥华阀,秉训瑶图。奉巾帨以无愆,动循内则;佩珩璜而有节,誉蔼掖庭。聿开朱邸之恩光,宜致椒宫之尊礼。式加显号,用表令仪。谨以金册尊为皇祖静嫔。玉篆辉腾,庇本支而长茂;兰阶瑞霭,占福履之炽昌。谨言。”同时,将胤祁封为郡王:“皇考亲弟俱已加恩晋封,惟允祁尚系公爵,著封为贝勒,以展朕笃厚懿亲之意。”
![]()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静嫔去世,年七十岁,奉安景陵妃园寝。乾隆五十年(1785年)七月,胤祁病逝,年七十三岁,是康熙帝最后一位离世的儿子,与母亲静嫔都是高寿之人。按规定,清朝后宫嫔妃临终前,将由紫禁城宫殿移至五龙亭调养,以保持宫中的干净与秩序。静嫔石氏病危时,已达七十岁的高龄,乾隆帝特旨免其移出,留在宫中终逝。
死后静嫔的穿戴如下:金凤五只、金火焰四块、金吉庆二块、金结子一个、金如意一对、东珠坠一副。口含东珠一颗。石青织八团龙缎褂、酱色缎蟒袍、月白织八团龙衬衣一套。石青粧缎大褥一床、石青闪缎大褥一床、石青粧缎枕头一个。棺内安放:黄杨木如意一柄、金镯一副、玻璃鼻烟壶一个、红油泊朝珠一盘、六道木念珠一盘金钳子二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