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清朝人口会出现迅速增长,从7000万激增到4亿,原因很简单

0
分享至


清初顺治末年,全国登记在册的人口仅有1400万人,彼时的中原大地历经明末战乱、瘟疫和饥荒,是为“百里无人烟,田土荒芜”。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仅仅一个世纪之后,清朝人口竟然突破4亿大关。

这种增长速度,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根据常识,人口增长最基本的前提是稳定,如果天天打仗、四处逃难,别说生孩子,能不能活下来都得看运气。

清朝刚入关的时候确实还乱了一阵子,比如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这些战事,但等这些事儿尘埃落定,全国就进入了长期的和平稳定期。

康熙搞定三藩、统一台湾之后,南方彻底平静,乾隆又平定了准噶尔叛乱和大小金川战役,西北和西南也稳住了,整个国家从南到北、从内地到边疆,基本没了大规模的战乱。

这种稳定在古代非常难得,战争是人口的头号杀手,男人要么被抓去当兵战死,要么带着家人逃难,流离失所的时候,孕妇保不住孩子,刚出生的婴儿也难存活,生育率低得可怜,死亡率却高得吓人。



而清朝这一百多年的和平,让百姓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过日子,一家人能守着一亩三分地安稳生活,夫妻不用分离,孩子能在固定的地方长大。

这种环境下,大家自然就敢生孩子,也愿意多生孩子,毕竟人丁兴旺在古代不仅是家庭福气,更是劳动力的保障。

而且边疆稳定后,蒙古、新疆、云南这些地方纳入了有效管理,之前没被充分统计的少数民族人口也慢慢融入进来,这部分人口也成了全国总人口增长的一部分。

光有稳定还不够,要让老百姓生孩子没后顾之忧,这就不得不提清朝关键的赋税改革——摊丁入亩。



在这之前,中国古代一直实行人头税,简单说就是家里有多少个成年男丁,就得交多少税,不管你有没有土地、有没有钱。

这种税制下穷人家最吃亏,本来就没多少收入,多生一个孩子就多一份赋税负担,所以很多穷人要么不敢生孩子,要么生了孩子也偷偷隐瞒,不上户口,就为了逃税,甚至有些极端的情况,还有人会抛弃新生儿,就怕养不起还得交税。

这种情况下,官方统计的人口数肯定不准,大量人口都被隐匿了。

康熙先看出了问题,搞了个“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为标准,以后新增的人口再也不用额外交税了,这一下就缓解了老百姓的压力。



到了雍正的时候,更进一步,直接推行摊丁入亩,把原来按人头收的税,全部并入到田赋里,以后交税只看你家有多少土地,有地多交,没地少交或者不交。

这一下就彻底改变了局面,对于那些没地或者少地的农民来说,再也不用为了交税而不敢生孩子了,孩子生得越多,家里的劳动力就越多,反而能多开荒、多种地,日子能过得更好。

政策一改,之前那些被隐匿的人口就都愿意主动上户口了,官方统计的人口数自然就“暴涨”了一波,这可不是突然冒出来这么多人,而是之前藏着没算的人都显出来了。

而且这个政策还让农民摆脱了对土地的强制依附,有些人可以离开土地去做小生意、当工匠,社会活力也增强了,间接也促进了经济发展,让大家更有能力养活孩子。



解决了敢生孩子的问题,接下来就得解决能养活孩子的问题,这就轮到农业生产发力了。

人是铁饭是钢,没足够的粮食,再多孩子也养不活,清朝能支撑四亿人口,核心就是粮食产量跟上了。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一个是高产作物的推广,另一个是耕地面积的扩大和农业技术的进步。

咱们现在常吃的玉米、番薯、马铃薯,这些都不是中国本土的作物,是明朝中后期从美洲传过来的,但真正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开来,是在清朝。

这些作物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挑地方,耐贫瘠、耐旱,像山区、丘陵这些之前种不了水稻、小麦的地方,种玉米、番薯完全没问题,一下子就把能种地的面积扩大了好多。

而且这些作物产量特别高,就拿番薯来说,一亩地能收几千斤,比传统的五谷杂粮产量高太多了,乾隆还专门下令让各地官员推广番薯种植,把它当成救荒作物。



在南方的江西、福建,北方的山西、陕西,这些高产作物慢慢成了老百姓的主食之一,就算遇到灾年,水稻小麦减产,玉米番薯也能收,不至于饿肚子。

除了高产作物,清朝的农业技术也没闲着,政府组织修了很多水利工程,比如治理黄河、修缮大运河,还有各地的水渠、堤坝,保证了农田灌溉,减少了水旱灾害的影响。

江南地区还推广了双季稻,同一块地一年能收两季,产量直接翻倍。

此外还有两个容易被忽略的点,也在人口增长里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个是医疗条件的改善,另一个是人口统计制度的完善。



在古代,一场瘟疫、一种传染病就能夺走成千上万人的性命,尤其是天花,致死率特别高,不管是老百姓还是皇室成员都怕得不行。

康熙小时候就得过天花,侥幸活了下来,所以他特别重视天花的防治,大力推广“人痘接种术”,就是从得过天花的人身上取一点痘痂,处理后接种给健康人,让他们获得免疫力。

这种方法虽然原始,但在当时特别有效,大大降低了天花的死亡率,到了乾隆时期,人痘接种术已经普及到全国,民间因为天花死亡的人数明显减少。

除了天花,中医在清朝也发展得不错,民间郎中越来越多,草药的使用也更广泛,政府还设立了惠民药局,在灾年或者疫情爆发时免费发放药材,进行隔离治疗,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同时接生技术也有了进步,产婆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婴儿夭折率降低了,老百姓的平均寿命也从之前的三十岁左右提高到了四十岁以上,寿命长了,人口自然就积累起来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首次提“侵略”2字,高市早苗甩出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中国首次提“侵略”2字,高市早苗甩出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军机Talk
2025-11-15 10:23:35
辛柏青李乃文密赴大孤山!两度同行疑点重重,知情人曝目的不简单

辛柏青李乃文密赴大孤山!两度同行疑点重重,知情人曝目的不简单

张发林
2025-11-14 13:35:04
激战红军城 俄乌冲突转折点?

激战红军城 俄乌冲突转折点?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5 11:16:05
2-0轻松取胜!同一天中日韩都赢球了!我们亚洲足球真是太厉害了

2-0轻松取胜!同一天中日韩都赢球了!我们亚洲足球真是太厉害了

球叮足球
2025-11-15 09:20:07
股票起飞前,"换手率"都会出现这样的特征,不懂的散户请不要炒股

股票起飞前,"换手率"都会出现这样的特征,不懂的散户请不要炒股

股经纵横谈
2025-11-05 17:30:10
神舟22将满载发射,刚好练习太空维修

神舟22将满载发射,刚好练习太空维修

三叔的装备空间
2025-11-14 20:14:24
薛佳凝现状:47岁仍未婚未育,和母亲相伴很幸福,坦言没有遗憾

薛佳凝现状:47岁仍未婚未育,和母亲相伴很幸福,坦言没有遗憾

素衣读史
2025-11-15 11:54:47
安徽高考生詹胡涛去世,年仅18岁,刚考上交通大学,前后仅2个月

安徽高考生詹胡涛去世,年仅18岁,刚考上交通大学,前后仅2个月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2 19:23:16
驻日大使馆直接用“倭寇”二字,意思已很明确了!

驻日大使馆直接用“倭寇”二字,意思已很明确了!

见闻致
2025-11-14 19:15:45
刘伯温最经典的七句话,背下来,让你内心强大到无敌

刘伯温最经典的七句话,背下来,让你内心强大到无敌

诗词中国
2025-10-10 18:44:44
贝克汉姆家陷僵局?大布提出和解条件:除非爸妈给老婆道歉!这...可能吗?

贝克汉姆家陷僵局?大布提出和解条件:除非爸妈给老婆道歉!这...可能吗?

英国那些事儿
2025-11-13 23:27:08
关键人物突然辞职,李在明能否洗脱嫌疑?尹锡悦布局留下关键线索

关键人物突然辞职,李在明能否洗脱嫌疑?尹锡悦布局留下关键线索

今日美食分享
2025-11-15 11:26:45
最希望中国武统台湾的2个国家: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是“敌国”

最希望中国武统台湾的2个国家: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是“敌国”

趣生活
2025-11-08 22:04:51
浙江冲击26℃!这个周末务必好好珍惜,接下来霜冻、薄冰、大降温

浙江冲击26℃!这个周末务必好好珍惜,接下来霜冻、薄冰、大降温

环球网资讯
2025-11-15 08:54:04
布里奇斯32分对飙字母25+7+18,新秀花重金表演成功,雄鹿灭黄蜂

布里奇斯32分对飙字母25+7+18,新秀花重金表演成功,雄鹿灭黄蜂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5 11:54:20
三位勇士以一身伤痕,为14亿人辟出法治生路

三位勇士以一身伤痕,为14亿人辟出法治生路

深度报
2025-11-07 22:56:16
36球,劳塔罗超越克雷斯波独占阿根廷队史射手榜第四位

36球,劳塔罗超越克雷斯波独占阿根廷队史射手榜第四位

懂球帝
2025-11-15 01:56:03
外媒曝哈里在贝索斯豪宅枯坐角落,悔不当初,梅根毁了我的一切

外媒曝哈里在贝索斯豪宅枯坐角落,悔不当初,梅根毁了我的一切

译言
2025-11-14 11:01:48
“去中国化”最彻底的4个国家,有一个已经完全西化了

“去中国化”最彻底的4个国家,有一个已经完全西化了

叮当当科技
2025-11-03 14:02:26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陈赓曾3次入朝,战后美军直言:他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为何?

丞丞故事汇
2025-10-29 13:40:49
2025-11-15 12:51:00
梁讯
梁讯
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哦
7552文章数 14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玛莎拉蒂纯电车"甩卖"裸车35万起 有门店月销30多台

头条要闻

玛莎拉蒂纯电车"甩卖"裸车35万起 有门店月销30多台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争议!评委张艺谋被质疑保送易烊千玺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房产
亲子
手机
艺术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亲子要闻

太冷血!儿子疝气卡死,父亲拒绝手术,要强行拔管,妈妈跪地痛哭

手机要闻

某年度旗舰被曝搭载6.75英寸/ 6.89英寸1.5K屏幕

艺术要闻

一把大火烧出真相!文昌阁的“钢筋铁骨”,还算哪门子古建筑?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