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一场帝国的命脉系在一个君王的一口气上,这事儿,可真够悬乎的。
要说这大清朝,从东北那嘎达一路打过来,那是真不容易。
![]()
说起来,这女真人,跟咱们汉人打交道也老长时间了,宋朝时候的金国,那时候的辽东,谁不知道?
后来给蒙古人给灭了,但这股子劲儿,可没断。
![]()
就这么熬着,在明朝眼皮子底下,跟打盹儿似的,暗地里可没闲着。
要不是明朝自己乱了套,外头那些心思活络的,哪有机会?
![]()
那时候的女真人,还是一股一股的,分得很散。
是努尔哈赤,这位真牛人,把他们给拧巴到一块儿了,这才有了个“后金”。
![]()
他那套“全民皆兵”,可不是闹着玩的,把族人训练得跟狼似的,为后来进中原,可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那几个儿子,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
跟咱们汉人讲究个嫡长子继承不一样,女真人认的是“谁强谁上”。
所以啊,努尔哈赤都快七十了,没把位子传给大儿子,而是给了当时看着最能打的皇太极。
![]()
他弟弟多尔衮名头也大,但在努尔哈赤眼里,皇太极那时候才是真扛事儿的。
这种“能者上位”的规矩,打仗的时候好使,但要是太平了,里头就容易起毛刺。
![]()
就这么着,皇太极熬到了前面,可谁能想到,这么个硬朗的人物,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走了。
要说他那时候也才五十二,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
说是征战途中,因为爱妃宸妃没了,心情一下子就垮了,身体也跟着不行了,最后就那么着了。
关键是他临走前,没明说谁接班,这下可好,原本就得靠本事说话的皇位争夺,一下子就变成了一锅粥。
![]()
这时候,大家伙的目光,齐刷刷地就盯上了两个人:一个是皇太极的大儿子豪格,另一个是他弟弟多尔衮。
豪格,毕竟是亲儿子,这身份上就占便宜,不少当官的,八旗旗主什么的,都站在他那边。
![]()
可多尔衮,年纪虽说比豪格小点,但打仗可是冲在前面,身边也聚了不少死忠。
两边就这么僵着,眼瞅着就要火星撞地球了,可历史的走向,偏偏就拐了个大弯。
![]()
你还别说,这摄政王多尔衮,还有孝庄太后,最后商量了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辙:让皇太极最小的儿子,才六岁的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当了皇帝。
福临这么个孩子当皇帝,那肯定就是个“摆设”。
![]()
真掌权的,就是摄政王多尔衮和孝庄太后。
这下,豪格可就难受了。
![]()
他虽然在战场上是条好汉,但在政治这摊子里,硬是给多尔衮压着,处处受制。
这多尔衮,看着就不只是想当个摄政王。
![]()
有路子说,他心里头其实也瞧不上那皇位,想自己坐上去,把皇太极这一脉给换了。
可这人算不如天算,就在他权势熏天,觉得大事儿差不多能成的时候,一场意外,把他给带走了。
![]()
多尔衮这么一死,对小顺治来说,可真是“及时雨”。
他总算是能把摄政王的架子给推开,慢慢地把权力抓到自己手里。
![]()
而之前被多尔衮给坑了,最后死在牢里的豪格,他留下的儿子,倒是被善待了。
多尔衮一走,大清朝这权力场,又来了一轮大洗牌。
![]()
顺治皇帝总算是能自己说了算了,也算是开启了他的时代。
但故事,还没完。
![]()
你还真别说,豪格这支,因为带着“铁帽子王”的头衔,这肃亲王一脉,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快结束的时候。
可到了第十代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这儿,这事儿又变味儿了。
![]()
这位最后的肃亲王,清朝没了以后,竟然跟日本人搅和到一块儿去了,还想靠日本人复辟。
为了讨好日本人,他直接把自个女儿送去了日本,还给人家起了个日本名,就这么着,成了日本人的棋子。
![]()
这女儿,就是后来名声臭臭的川岛芳子,她这一辈子,就是那个时代一出大悲剧的缩影,也给这段本就跌跌撞撞的历史,最后抹上了一层灰。
皇太极这么一死,就像是点燃了清朝早期争夺皇位的引线,而多尔衮那点心思,加上他自己的意外,还有豪格一家子后来的遭遇,合在一块儿,就成了这段绕来绕去,充满了算计和命运起伏的戏。
![]()
从东北那嘎达的小部落,到进主中原,再到最后那位王爷的拼死挣扎,这事儿,真是把这政治上的残酷,还有人性的复杂,给掰扯得明明白白。
就这么着,一堆人折腾来折腾去,谁也说不清谁对谁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