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今日寒露,提醒大家:3要吃,3不做,忌2事,早知道早受益别大意

0
分享至

清晨,阳光洒在窗前,你是否注意到窗外的露珠已悄然凝结,在阳光下闪烁着清冷的光芒?
随着清晨露水在阳光照耀下不再晶莹剔透,而略显清冷的光泽,便告诉我们,寒露来了。作为二十四节气中首个含有“寒”字的节点,它宣告了从凉爽向寒冷气候的转换,自然界也将逐步脱去秋季的五彩斑斓,换上寒冷的素白装扮。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寒露使得秋意浓重,晨间可见菊花逐渐转黄。今年的寒露是在10月8日,具体时间为上午8时40分57秒。
寒露时节,秋意浓
当太阳光射至黄经195度,标志着寒露节气的到来。与白露时节相比,寒露带来的凉意更为深重。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这表示此刻的气温更低,地面上的露水也更为冰冷,即将凝结成霜。
民间流传着“上午寒露,大雪封门;下午寒露,单衣过冬”的说法。今年的寒露交节在上午,依据古人的经验判断,这或许意味着今年的冬天将会较为寒冷。同时,还有“早寒露三九雪堵门,晚寒露春节冻死牛”的谚语,这些都是古人通过对自然的长期观察所形成的气候预测。
寒露,作为秋季迈向冬季的重要转折点,自古以来就备受民间的重视。在这一节气中,民间流传着许多富有特色的习俗和讲究,人们遵循这些习俗,以期能平安度过季节转换带来的不适。
今日寒露,提醒大家:3要吃,3不做,忌2事,早知道早准备别大意
3要吃
吃芝麻
寒露时节,民间素有吃芝麻的习俗。这是因为芝麻富含维生素E、亚油酸、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在寒露这个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期,食用芝麻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抵御寒冷。



在古代,农民们在寒露时节开始收割芝麻,因此,吃芝麻也寓意着庆祝丰收、祈求来年五谷丰登。此外,芝麻形状圆润,象征着团圆、美满,人们在寒露节气吃芝麻,也寓意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
芝麻制成的芝麻酥、芝麻绿豆糕或一碗温润的黑芝麻糊,不仅是美味,更承载着深秋的饮食智慧
吃螃蟹
自古以来,民间便有“九月团脐十月尖”的说法,形象地描绘了寒露时节雌蟹的鲜美。在这个时节,雌蟹的卵已满满当当,体内的黄膏也达到了最为丰腴的状态,无疑是品尝母蟹的最佳时机。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对寒露时节的螃蟹有着不同的烹饪方法和食用习惯。在北方,人们喜欢将螃蟹与葱姜蒜一同蒸煮,保留了螃蟹的原汁原味;而在南方,则更倾向于将螃蟹与年糕、豆腐等食材搭配,烹饪出色香味俱佳的佳肴。
无论是哪种做法,都能让人们在品尝螃蟹的同时,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
喝寒露茶
自古以来,寒露时节品饮寒露茶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寒露茶,指的是在寒露这一天采摘的茶叶,其品质独特,口感鲜爽。此时,正值秋季,天气渐凉,人体的新陈代谢也相应减缓,喝上一杯寒露茶,不仅能驱散秋天的寒意,还能顺应时节。



寒露茶的采摘与制作过程也颇具讲究。茶农们通常在寒露这一天清晨起床,趁着露水未干,采摘茶树上的嫩叶。采摘后的茶叶需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制作,才能制成品质上乘的寒露茶。这种茶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滋味甘醇,具有很高的饮用价值。
3不做
晚上不开窗睡觉
随着寒露节气的到来,夜晚的寒气愈发浓重,此时不宜开窗就寝,以防寒气侵袭身体。建议在白天气温相对较高时进行开窗换气,以维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不宅家
寒露时节,天高气爽,金风送爽,正是走出宅门,迈向户外的最佳时机。不妨抛下琐事,迈开双腿,去感受秋天的独特气息。这不仅是遵循我们先祖们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热爱生活态度的体现。
不贪嘴
在这个时节,往往会有一种食欲大增的感觉,这是因为身体为了抵御寒冷,本能地需要摄入更多的热量。然而,尽管食欲的增加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反应,但我们在饮食上应有节制,避免暴饮暴食。适度饮食,可以避免给消化系统带来过重的负担。
忌2事
忌露脚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深入。此时,天气渐冷,地面开始结霜,人体的抵抗力也会相对下降。中医认为,脚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被称为“第二心脏”,一旦脚部受寒,很容易导致寒邪入侵,进而影响全身健康。因此,在寒露过后,我们要特别注意脚部的保暖。



忌下水
寒露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已经逐渐降至较低水平,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人们稍有不慎,就可能不舒服。而水温的下降更为显著,此时下水游泳,身体会迅速失去热量,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寒冷的侵袭。
通过上面的了解,我们会发现:寒露节气的所有习俗与讲究,本质上都是在教我们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何时进取,何时收敛;何时绽放,何时沉淀。
在你的家乡,还流传着哪些独特的寒露习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在这个微寒的季节里,用故事相互温暖。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电视台:中方罕见举动,清楚表明“14亿中国人很愤怒”

日本电视台:中方罕见举动,清楚表明“14亿中国人很愤怒”

互联网大观
2025-11-19 14:46:51
100个张家界“野人”,要断了全国减肥营的财路

100个张家界“野人”,要断了全国减肥营的财路

金错刀
2025-11-19 10:03:00
国际模特大赛广东总冠军小姐曝光,广东网友纷纷向全国人民道歉

国际模特大赛广东总冠军小姐曝光,广东网友纷纷向全国人民道歉

七月生活情感驿站
2025-11-19 13:38:10
中国一邮轮放弃日本靠岸,取消乘客下船

中国一邮轮放弃日本靠岸,取消乘客下船

极目新闻
2025-11-19 17:58:05
杭州官宣取消灵隐寺门票

杭州官宣取消灵隐寺门票

界面新闻
2025-11-19 10:37:00
哈佛前校长人设崩了!他和中国女经济学家这个瓜,我有点吃不下了

哈佛前校长人设崩了!他和中国女经济学家这个瓜,我有点吃不下了

留学生日报
2025-11-19 13:41:05
汪峰没想到,女友森林北一张体检结果,让53岁的他里子面子都没了

汪峰没想到,女友森林北一张体检结果,让53岁的他里子面子都没了

冷紫葉
2025-11-18 22:35:54
广东大部今晨气温创下半年新低!广州最低仅为10.5℃

广东大部今晨气温创下半年新低!广州最低仅为10.5℃

南方都市报
2025-11-19 12:34:08
别被新闻给误导了,这才是高市早苗的真相

别被新闻给误导了,这才是高市早苗的真相

少年一白
2025-11-18 12:03:56
广东模特冠军的事,后续更加劲爆!

广东模特冠军的事,后续更加劲爆!

麦杰逊
2025-11-19 15:31:05
“漏X装”,火了!

“漏X装”,火了!

微微热评
2025-11-19 14:51:31
高建民同志逝世

高建民同志逝世

新京报
2025-11-19 18:35:08
男子砍杀女友后,视频连线亲属展示行凶现场

男子砍杀女友后,视频连线亲属展示行凶现场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19 17:49:04
联合国大会上,日本试图入常,四常反应震惊,中国给出明确回应。

联合国大会上,日本试图入常,四常反应震惊,中国给出明确回应。

时时有聊
2025-11-19 17:14:03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云鹏叙事
2025-11-16 15:18:51
喻恩泰和妻子婚内双出轨,聊天记录不堪入目,妻子约P喜欢大的

喻恩泰和妻子婚内双出轨,聊天记录不堪入目,妻子约P喜欢大的

社会酱
2025-11-19 17:42:35
Anthropic CEO:最快明年,一半初级白领下岗!失业率将达10%-20%

Anthropic CEO:最快明年,一半初级白领下岗!失业率将达10%-20%

新智元
2025-11-18 20:18:54
中国公民赴俄将免签,飞莫斯科、圣彼得堡搜索量激增3倍以上

中国公民赴俄将免签,飞莫斯科、圣彼得堡搜索量激增3倍以上

纵相新闻
2025-11-19 15:05:03
计划有变!神舟22飞船即将无人发射,中国空间站到底发生了什么

计划有变!神舟22飞船即将无人发射,中国空间站到底发生了什么

议纪史
2025-11-18 17:15:02
关于预防大规模返乡这事,这些细节都被发现了

关于预防大规模返乡这事,这些细节都被发现了

清晖有墨
2025-11-19 12:39:50
2025-11-19 19:31:00
阿龙美食记 incentive-icons
阿龙美食记
用心做菜,满足您味蕾享受
16431文章数 1777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佘智江刚被引渡回国 缅甸政府突袭其名下"亚太新城"

头条要闻

佘智江刚被引渡回国 缅甸政府突袭其名下"亚太新城"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又反转!曝喻恩泰出轨美女律师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暂停接管安世半导体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教育
房产
时尚

旅游要闻

灵隐寺免门票,打开文旅新姿势 | 新京报专栏

艺术要闻

启功:我是画家,但书名超过了画名

教育要闻

博士扩招——是雄心,也是重担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陈嘉桦,不慌不忙的惊艳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