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沪剧这门上海独有的戏曲艺术,总绕不开茅善玉这个名字。她那甜润的唱腔和灵动的身段,让人一听就上头。1962年1月10日,她出生在上海,伯父是沪剧演员,可她小时候对这行当没啥感觉。转折来得突然,1973年沪剧团老师到学校挑苗子,她随口唱了首《我爱北京天安门》,没想到就被选中。次年12岁就进了沪剧团学馆,从零起步学起。班上同学早练过童子功,她基础薄弱,高音老上不去,排小戏《星星之火》时还挨过倒彩。老师劝她转行管服装,她死倔,坚持半年期限内苦练运气和真假声结合,总算毕业时专业文化双第一,1979年留团当演员。
![]()
从那起,她的路就顺了。1981年,19岁的她接下《一个女明星的遭遇》,饰演周璇这个上海滩传奇。虽说她起初觉得拿不下来,但一咬牙上了,房间里贴满周璇照片,日夜听歌琢磨神态。首演一炮而红,次年拍成电视剧《璇子》,1983年播出后轰动上海,她21岁就拿下第二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接着几年,她主演《姊妹俩》《血染姊妹花》《董梅卿》《石榴裙下》《魂断蓝桥》《家》《雷雨》等,演一部火一部。1984年22岁登央视春晚,唱《燕燕做媒》,全国观众记住了这沪剧味儿。同年斩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89年又得首届白玉兰戏剧表演主角奖。海报一贴,票子秒光,她成了沪剧的金字招牌,媒体戏称“沪剧女皇”。
![]()
可红到顶峰,她1993年突然离开舞台。沪剧那会儿遇上大环境变,观众爱看港台片和流行歌,票房下滑,团里不少名家自谋出路。她爸脑梗走了,打击太大,新院长外行还爱干预,两人理念冲突。她秋天递辞呈,从小学戏到成名,全是沪剧团捧的,转身就走,心里肯定不是滋味。闲下来,她看老同事下海经商,越剧赵志刚开酒家火爆,孙徐春办服装厂赚钱,朱逢博的饭馆、王文娟的文化公司都稳。她虚心请教,1994年砸积蓄开“金丝鸟贸易公司”,卖服装保健品。头两年磕磕绊绊,被骗过货款,仓库堆满卖不动货,她单枪匹马跑市场,累得够呛。
![]()
95年谈业务时,她遇上陈建中。这人1960年生,比她大两岁,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当过老师,80年代末下海做保健品,品牌卖全国。他1米75,眉清目秀,一见钟情追她。她商海打拼苦,需要个能出主意的伴,两人94年底恋爱,95年结婚。那年她33岁,公司还没稳,婚后陈建中帮打理,俩人并肩改方案,看账本压价。96年公司良性循环,他36岁盼孩子,她也想圆母梦。98年女儿陈瑞怡出生,她把重心转家庭,适应普通人日子。陈建中低调,不爱露面,但关键时候总在。做了妈,她觉得生活才完整,推掉应酬,专心带娃。
![]()
网上关于她的婚恋,传闻一堆。最常见的说她结三次婚,离两次,还扯上沪剧男演员朱俭是第四任。甚至有留言说她跟陈建中离婚,又嫁了个小她十岁的商人。这些纯属胡编。真相就一个:她只结一次婚,跟陈建中稳稳的,从恋爱到现在没散。2012年她50岁收黄晓莉为徒,仪式上陈建中现身,搂肩合影,眼神儿满是柔情。媒体采访,她直说就他一个,从头到尾。女儿陈瑞怡没沾沪剧边,13年初中毕去英国读高中,又上大学。她工作忙,少去探望,电话里叮嘱多吃热饭。陈瑞怡长大懂事,三口人互挺,她事业高调,家事低调,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
这婚姻传闻听着热闹,其实挺伤人。茅善玉为沪剧拼半辈子,台上风光,台下也得扛闲话。她不回应,删帖继续干活,体现出老艺术家的格局。陈建中帮她稳后方,女儿在外自立,这家底子牢靠。比起那些八卦,她更在意沪剧的传承。想想看,一个女人从舞台金枝玉叶,到商海摸爬滚打,再回锅救场,婚恋稳如磐石,这不比狗血剧真实多了?
![]()
2002年,沪剧院快散架,亏空大,工资发不出,人心浮动。老院长辞职,领导找不着人接。团员联名写信求她,她起初拒,家境好,女儿小,不想折腾。陈建中也劝别奔波。领导二次做工作,她还是摇头。同事上门恳求,老演员抹泪说院子散沙,没戏没饭。她心软,上海沪剧院从17岁捧她红,她欠这份情。夏天40岁上任,第一周财务报账上6万,要发30万,她头大,下午出门借钱。凭名气,从广告公司贷24万,换广告位和票,半年还18万。排戏没启动金,她开会号召大家凑,她带头。演员工省吃俭用交积蓄,她许诺本利还。
![]()
先排《石榴裙下》,她既院长又主演。戏迷听说她回,挤满戏院,11场收回成本,后头盈利。她接着推《碧海青天夜夜心》《今日梦圆》《大红喜事》,改版《家》《雷雨》《生死对话》《敦煌女儿》。团里起死回生,待遇上台阶。排《瑞珏》时她喉肿,打针压,公演嗓子哑,扎静脉激素,疼得狠,但演完。以前只招本地学员,她跟教委磨,从05年起招外地生,28个小家伙进门,不会沪话,她安排老师手把手教,一个字抠。她抽空上课,示范表演。13年再招,老中青少齐备,大戏不愁人。
![]()
卸任前,2022年6月她宣布,同事鼓掌。她60岁,从院长转专职演员,状态更好。2021年59岁,在国家大剧院演《敦煌女儿》,饰樊锦诗,塑造立体。22年话剧《陈毅在上海》演张茜,好评多。23年沪剧电影版《敦煌女儿》上映,她重饰樊锦诗。24年9月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首映,樊锦诗圈粉。2025年上半年,日本东京大阪中国电影周展映《敦煌女儿》,她清唱片段助阵。7月,她在豫园为新片《菜肉馄饨》吆喝,吃着联名甜品馄饨互动。8月18日,上海书展首发她首张黑胶唱片《玉满浦江五十春——茅派唱腔精选》,现场追星般热闹,同窗钱思剑、晚辈程臻到场。她穿T恤牛仔裙,冻龄感满满,背景板上旗袍执扇的她,明艳如昨。
![]()
从艺50年,她有新礼物送观众。黑胶唱片定格海派声音,巨幅海报下粉丝欢呼。她说这是60岁起跑的新动力,上海这座城给了她成绩,合作者鼓励让她前行。金海街道“茅善玉沪剧研修班”结业,她工作室输出技艺,农商银行赞助,零学费帮戏迷拜师。2024年她成上海文史馆馆员,登台带青年演员唱节目,上音歌剧院舞台大,她提议集体上,把沪剧推出去。
![]()
茅善玉这辈子,像沪剧一样,软中带韧。年轻时一夜成名,中年下海寻路,老来救场传艺。嫁陈建中,生陈瑞怡,家稳事业旺,那些三次婚的谣言,搁她眼里不过是浮云。她守沪剧不辍,63岁还劲头足,丈夫女儿支持,她就唱下去。沪剧因她多活几年,她也因沪剧活出真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