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自: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
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一炉未曾熄灭的窑火……
在中国陶瓷五大名窑中,定窑以其独有的素白气质与深藏的精微之美,别开生面。它不以釉色斑斓取胜,不以稀世罕见博眼,却凭借一袭温润素白与一刀一刻的精致工艺,凝练出北方大地沉稳内敛的气质。在定瓷的静美中,藏着千年窑火的坚持与工匠心性的厚重,一如它所代表的,是中国陶瓷精神中最耐人寻味的一脉,内敛沉静、温润儒雅。
系列纪录片《定窑瓷话》,以定瓷匠人故事为重要切口,用五集篇幅深入呈现定瓷从历史辉煌迈向当代复兴并焕发创新活力的全过程。它不仅是一部关于瓷器的艺术影像,更是一段关于人与器、技与道、古与今之间的深度对话。每一集围绕一个独立主题层层展开,通过考古调查、技艺复原、海外探寻与匠人实践,勾勒出定窑千年传承的文化脉络。
窑火未熄,瓷话犹在。
第一集 《寻找定窑》
本集以北宋定窑孩儿枕这一传奇器物为引,围绕“定窑的身世之谜“展开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定窑断烧以来,考古学家与陶瓷工匠不断试图揭示定窑的地理坐标与历史轮廓。学者在河北曲阳涧磁村的发现,揭开定窑真正窑址所在地;考古工作者从大量瓷片中试图梳理定窑“家谱”,求证世人对其发展时期的认知;当代工匠历经艰辛复原定窑工艺的过程,与断代争议、工艺突破等细节交织,既是文献与器物的交叉印证,也是关于现代考古与工艺复原协同路径的记录。器物的千年不朽,是无数双手在时光长河里接力托举的生命火光。
第二集 《如琢如磨》
本集聚焦定瓷美学艺术,呈现“白中求美、简中见繁”的工艺智慧。剔花、刻划、印花等技艺在素瓷之上绽放出低调却动人的纹理之美,素白的胎体结合透明的釉色,将定瓷儒雅而内敛的气质发挥到极致。学徒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定瓷装饰,匠人苦心孤诣探究釉色秘密,当人们用刻刀在泥坯上划出痕迹,将精心调配的釉色注入坯体,便开启了一场与时间的漫长对话。人们把全部的智慧和耐心融进定瓷美学创作,我们在凝视精美纹饰与莹润釉色的瞬间,也重新触摸到文化最本真的温度。
第三集《窑火千年》
本集深入拍摄匠人如何在反复失败中总结经验,并代代相传。有人为了调配满意的配方尝遍百土,有人为了揭秘古瓷密码连夜不眠,有人为了精进技艺和瓷片对话……本集聚焦定瓷烧成环节的核心秘密:泥与火的对话。从泥料调配、坯体拉制到古法煤烧试验,其中蕴含的,不只是技艺,更是家族的信念与地方的记忆——在这片土地上,定瓷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认同。
第四集《天下大白》
本集展现了“定瓷之白”在不同文化中的再阐释,梳理了它如何成为中国陶瓷审美的标识,并见证了它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桥梁角色。我们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文明互动空间,探索定瓷如何沿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进而影响韩国、日本、东南亚及非洲陶瓷传统与生活方式,旨在将定窑从单一的考古对象转化为文明对话的参与者,通过全球化叙事、实证支撑与情感表达,让其成为国际传播中“美美与共”的生动范本。
第五集《新星之火》
本集讲述了新一代陶艺人如何继承传统、回应传统、挑战技艺边界。创新是任何技术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古老的定瓷技艺在当代并没有以仿古复制为主要创作目的,有一群年轻匠人,一面承袭着古定瓷的妙意精华,一面借用现代科技把新鲜的想法融入定瓷的创作,他们以瓷为笔,书写着自己的灵感和心情。他们在学习古老而经典的技艺的同时,引入数字建模、3D打印、概念性组合等当代语言,试图构建“当代定瓷”的表达方式。在一次次探索和再出发中,他们也逐渐找到与定窑历史的共振节奏——用新的方式,让老的技艺继续呼吸。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