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马浩然
近日,网友邓女士反映,她背着背包和朋友在户外登山,拍摄视频中背包悬挂的吊牌,却被网友质疑其“七天无理由恶意退货”“吊牌姐”。11月19日,邓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背包在2025年9月购入,挂件是商品自带的普通牌子,不是吊牌,滑雪服自带的挂件系失联儿童寻亲卡。同时,她已发视频澄清事实。
![]()
邓女士背着背包登山(当事人供图)
网友邓女士拍摄的视频显示,她穿着登山服,背着背包在户外爬山,因山路陡峭,她拄着两根登山杖缓慢行走。其间,一名游客路过该道路,轻快地从邓女士身边跑过去。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邓女士的背包上有一个挂件,看起来像商品吊牌。
原本是记录生活的爬山视频,却引来了质疑。部分网友表示:“只要吊牌没摘就不承认穿过背过,商家遇到这种太多了”“新买的包爬山背完,再退货吗”。也有网友称:“走这种路都这么慢,还是别爬山了,在健身房运动比较安全”“业余人士爬山都是装备党,穿戴越专业走得越慢”。
![]()
背包自带的原厂牌(当事人供图)
![]()
邓女士提供的购买滑雪服的订单(当事人供图)
来自吉林市的90后邓女士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前段时间心情不好,朋友邀请她爬山散心,11月14日,自己拍摄的视频发布在社交平台,没想到引来负面评论。对此,她表示,背包于今年9月花费近800元线上购入,到手时自带两个原厂吊牌和一个普通卡片,视频中网友评论的“吊牌”其实是商品自带的普通卡片。
11月18日,邓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澄清。她介绍,2023年,她在线上消费1000多元购入一件粉红色的滑雪服,到手时发现衣服自带了卡包,里面是一张失联儿童的寻亲卡片。经与商家联系得知,商家有个朋友曾走失过,所幸最后平安找到。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失联儿童,助力其回家,商家将失联人员信息制作成寻亲卡片,同商品一起销售。
![]()
滑雪服自带的失联儿童寻亲卡片(当事人供图)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该寻亲卡片一面是商品信息,另一面内容显示了失联人员姓名、身高、出生日期以及具体穿着、特征等,还留了站务电话信息。记者获悉,邓女士没有见过该失联人员,但她觉得寻亲卡很有意义,便随着衣服带在身上。
据悉,邓女士平时喜欢滑雪、登山等户外运动,滑雪坚持了很多年,近几年才接触登山,只是业余爱好者。对于网友的评论,她认为确实有消费者会恶意退货,她不认同也不会这么做,但有些网友不分事实就恶语相向,她感到很奇怪,希望大家了解清楚再做评价。
延伸阅读
电商退货博弈:“吊牌越做越大”,有厂商巨型吊牌销量增长超10倍
“衣服越做越小,吊牌越做越大……”近日,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A4左右大小的衣服吊牌,感叹“吊牌比衣服还夸张”。
有商家称,巨型吊牌是无奈之举,主要是为了防止恶意退货。部分消费者买完衣服,穿着拍照发完朋友圈后,利用电商平台“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则退货,有些被退回的衣服上有明显的污渍,影响商品二次销售。
从事吊牌生产近10年的生产商吴先生(化名)表示,之前吊牌都是标签、巴掌或手机大小,今年A5或A4大小的巨型吊牌单量开始增多,近两个月其售出的巨型吊牌达30万个,是之前的10倍以上。
专家指出,使用巨型吊牌是商家的无奈之举,反映了部分消费者滥用“后悔权”,以及商家对消费者的不信任。但使用巨型吊牌并非长久之计,建议消费者要理性消费,避免滥用“后悔权”,商家也要适度容错,精准区分消费者,采用不同尺寸吊牌。
商家采用巨型吊牌
防止部分消费者“穿完再退”
“新买的汉服旋裙,吊牌大小快赶上A4纸的尺寸了……”“双十一”前后,社交平台上多位网友晒出服装吊牌,尺寸为A4左右大小,并感叹,“衣服越做越小,吊牌越做越大”“吊牌比衣服还夸张”。
![]()
截图自某汉服商家视频平台账号
对于使用巨型吊牌,多位商家表示,“是无奈之举”。
一家从事女装电商的卖家提到,“每次看到评论区说‘吊牌比衣服还夸张’‘穿着像背了个小书包’,我们都在屏幕前又哭又笑,这其实是被逼无奈设计”。
她回顾,曾收到一位顾客的退货申请,衣服上沾着明显的火锅油渍还勾了丝,但吊牌早就不翼而飞。按照规定,没有完整吊牌就无法二次销售,最后这件衣服只能内部消化。还有不少消费者穿着新衣拍完照就退货,甚至还有消费者备了通用的防盗扣,穿完衣服后扣上自己买的防盗扣再退回。
“所以我们决定用巨型吊牌这种‘笨办法’,把吊牌做到显眼但不妨碍试穿的位置,防止部分消费者穿完再退。”上述从事女装电商的卖家说道。
“看似离谱,其实是没招了。”另一家从事国风服装销售的电商卖家表示,虽然有消费者吐槽巨型吊牌会影响试穿,但还是希望其他消费者收到的衣服不是别人已经穿出门的,为防止消费者看不清试穿效果,她们已将吊牌从领口位置改到衣服下摆处。
巨型吊牌销量增加
有生产商两个月售出30万个
商家对巨型吊牌的使用,带来了产业变化。
“之前吊牌都是标签、巴掌或手机大小,今年开始巨型吊牌大批量增多。”从事吊牌生产近10年的吴先生告诉红星资本局,他们今年开始销售A4或A5大小的标准现货吊牌,近两个月巨型吊牌的售出数量明显增多,达30万个,是之前的10倍以上。此前巨型吊牌基本都是定制,订购的商家也比较少,两个月的单量在2万至3万个。
回顾做巨型现货吊牌的契机,吴先生表示,去年有个售卖礼服类服饰的客户定制了一批A4纸大小的吊牌,让他有了售卖巨型吊牌的意识。
“电商和直播带货商家订购巨型吊牌的比较多,85%以上都是女装。”吴先生提到,部分消费者买完衣服,穿一两次或者拍照打卡发完朋友圈后,利用电商平台“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退货,而巨型吊牌尺寸够大、字体够大,放在外面很明显,藏在里面穿着不舒服,能防范部分消费者穿出去拍照打卡。
相较于普通吊牌,巨型吊牌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吴先生告诉红星资本局,他们主要是做批发、走单量,批发巨型吊牌单价在0.2—0.4元之间,比普通吊牌贵0.1—0.2元。
“(客户)基本都是买A5大小的吊牌,A4纸成本较高,一个月用5万套,可能就有一两万元的成本。”吴先生表示,目前使用A4大小巨型吊牌的商品,主要是价格相对较高的礼服类服装,而A5大小的巨型吊牌大部分服装都适用。
防止滥用退货规则
专家呼吁多方共同完善
对于巨型吊牌的使用,消费者评价褒贬不一。
不少网友表示,“巨型吊牌挂在衣服上影响试穿,体验差,希望吊牌可以改小点”“巨型吊牌的使用无差别攻击到了正常消费的人群”;但也有支持的声音认为:“巨型吊牌能保护正常买家不会买到别人穿过好几天再退的衣服。”
巨型吊牌使用的背后涉及电商平台规则的变迁,及部分消费者对规则的滥用。
2014年“七天无理由退货”写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随后运费险、极速退款等规则在电商平台盛行。2021年,拼多多推行“仅退款”,通过平台介入,无需商家同意,消费者即可在不退回商品情况下获得退款,随后抖音、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纷纷采用。然而,强制性“仅退款”破坏了公平交易原则,使商家承担了过高成本。自2024年起,电商平台开始优化“仅退款”策略。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巨型吊牌现象是商家在高退货率和“穿完即退”滥用压力下的一种“物理防御”,把吊牌从信息载体异化为“防试穿”工具,本质上是商业信任流失的极端表现。但巨型吊牌无法解决恶意退货,只是“把战场前移”。一方面会加剧买卖双方的对立,使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下降;另一方面会增加成本,成本最终会摊进售价,造成诚实的买家替少数人买单。
“防止滥用退货规则恶意退货,平衡买卖双方利益的根本路径是‘信任重构’而非‘硬堵’。”柏文喜举例,电商平台可以推行“两段式退款”——先退70%,收货验收无穿着痕迹后再补30%。同时对合规经营的商家给予流量倾斜、运费险费率优惠,对诚信消费者提供“极速退”“免举证”白名单,实现“良币驱逐劣币”。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使用巨型吊牌是商家的无奈之举,背后反映了部分消费者滥用“后悔权”。但使用巨型吊牌并非长久之计,建议消费者要理性消费,避免滥用“后悔权”。且恶意退货仅是少部分情况,商家也要适度容错,精准区分消费者。此外,平台不能缩短七天无理由退货期,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冻结所有无辜消费者的后悔权。防止滥用退货规则恶意退货的治本之策是——清除虚假广告与误导性宣传,加强消费者理性教育,从源头上降低无理由退货概率,平衡买方和卖方的权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