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书画收藏领域中,藏家境界的高下,往往源于视角的根本差异——普通藏家观“画”,职业藏家品“人”。这一区别,核心在于“格调”二字,也隐含于创作者的社会价值与跨界贡献之中。
![]()
茨菇水蜘蛛|镜框50*70CM 李得之 2025年
艺术,本质是创作者思想的外化,书画尤其如此。普通藏家多关注笔墨、技法等视觉表象;职业藏家则深入作品背后,洞察创作者的精神内核。这种内核首先体现为“格调”,它是决定作品高下的关键,也是画家与画匠的根本区别。画匠或技藝娴熟,却易流于匠气与俗格;真正画家则将其心胸、气度、品格与学养融注画中——这种底蕴无法模仿,更无从伪装。
![]()
秋虫图|50*35CM 李得之 2025年
格调根基,源于学养与阅历。如苏东坡、倪瓒、董其昌等历代大家,无一不是学养深厚的文人,正是这份积淀成就其作品的超凡格调。反观当下,许多画家难以跳脱窠臼,根源正在学养不足、格调不高。对藏家而言,鉴别作品价值,不应止于笔墨表象,更须穿透至其格调境界。真正值得收藏之作,未必出自身价千万之名家,却必具备无可替代的独特性——画家的个性、修养与生命体验凝为风格,形成强烈辨识度,他人难以复制。换言之,笔墨仅是外显,学养与阅历才是内核。
![]()
戏蝶图|50*33CM 李得之 2025年
除格调之外,画家对社会的贡献与跨界成就,往往是更深层收藏价值的来源。兼具学者、文学家、政治家、企业家甚至科学家等多重身份的创作者,将其跨界实践中所获得的广阔视野、深刻思辨与创新精神融注于艺术创作,不仅提升作品的文化厚度与社会关联,也赋予其超越纯艺术范畴的历史意义。这些多元身份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与思想能量,使作品在收藏传承中更具潜力和持久吸引力。
![]()
閒庭清逸|镜框50*33CM 李得之 2025年
从观“画”之技法,到品“人”之格调与社会价值,实则是从表层审美走向深层理解的收藏进阶。读懂格调,读懂创作者的跨界贡献与社会价值,便是读懂作品的灵魂,也触及了书画收藏的真正核心。
![]()
撰文|杨晗
编辑|孟艺迪
审校|高文
核发|岭南艺术大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