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奇先生承古法而开新境,于青绿、浅绛间别构丘壑,于皴染、勾描中独抒性灵。今取其五帧佳作,循古典品鉴之法,从构图、技法、寓意三端探赜,兼以诗句、典故发覆,聊寄人生丘壑之思。
![]()
构图,乃 “高远” 与 “平远” 相济。危岩耸翠,一瀑飞练界破青山,山巅屋宇孑然,恍若陶令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之境。近树蓊郁如盖,以点叶法层层积染,色取青绿,浓淡相参,是承 “大小李将军” 青绿技法而化之,于勾廓后重彩敷色,却无板滞之弊,反得鲜活之趣。
其笔意追慕荆浩 “图真” 之旨,又融元人笔墨韵致。瀑流以 “网巾水” 法勾出,灵动跳脱,与静穆山峦形成动静相摩之态。寓意则在 “云起壑隐” 间,寄寓士人 “穷则独善其身” 的丘园之思。
人生如泉,或奔腾于涧,或潜行于石,若能于喧嚣处守得一壑云深,便是心之归处。正如王维诗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此帧之妙,正在于云泉丘壑间,藏尽世路奔忙外的悠然自足。
![]()
此作构图取 “烟云变灭” 之致,山峦于云涛中或露或藏,如米家山水 “落茄皴” 之韵,却更见骨力。技法上以泼墨兼积墨,复施淡彩,树木则以细笔点簇,苍苍莽莽,有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的奇绝。
典故可溯至郭熙《林泉高致》“山以云为衣,云以山为体” 之论,关奇先生于此帧中将云的动感与山的静势相融,恰似人生境遇,顺逆无常,若能如云山般吞吐自如,便有了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的豁达。
画中崖上数人,或为登高望远者,其态萧散,暗合 “逸士登临,志在烟霞” 的古意。当如李白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般,于烟岚苍逸处,养就一身浩茫之气,此乃技法外的精神超迈。
![]()
构图层峦叠嶂,取 “深远” 之境,瀑布高悬,溪流萦回,屋宇隐于林麓,一派 “世外桃源” 之景。技法上师法《千里江山图》,以石青、石绿重彩敷色,复以金线勾廓,于浓艳中见典雅,于富丽中显清逸。
青绿山水向为皇家气象之代表,然关奇先生于古法中注入文人意趣,使重彩不媚俗,华丽却脱俗。寓意则在 “盛世藏丘壑,青绿寄太平”,如唐人咏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虽处繁华,心向林泉,恰是当代人于喧嚣都市中对诗意栖居的向往。
人生若能于浓淡之间寻得平衡,于华彩处葆有本真,便如这青绿山水,绚烂而不失风骨。
![]()
构图以 “险绝” 见长,危崖壁立,飞泉如练,树木于石罅间虬曲而生,有 “置之绝地而后生” 之慨。技法上皴法多变,斧劈、披麻兼用,色彩则青绿与浅绛相融,于刚健中见润泽。
典故可关联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泉之奔流不息,山之岿然不动,恰如人生之刚柔相推。关奇先生以飞泉喻壮志,以巉岩喻定力,寓意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正如曹操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泉壑之奔涌,正是生命激情的外化,于技法的刚柔相济中,见出人生当有的磊落风骨。
![]()
此帧独出机杼,以水墨苍寒之调写山居清旷之境。构图平远开阔,屋舍错落,瀑流如练,树木萧疏,有倪瓒 “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的简淡。技法上以枯笔皴擦,复施淡墨渲染,于荒寒中见温润,于简净中藏深致。
寓意则在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的现代演绎,虽有屋舍俨然,却于山水间得大自在,恰如王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的澄心之境。
人生若能于纷扰中守得一方幽居,于繁华处葆有一份清旷,便是参透了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的禅意。此帧之妙,正在于水墨苍寒间,照见心之明澈。
关奇先生五帧山水,或青绿浓艳,或水墨苍寒,或云岚奔涌,或泉壑幽邃,皆于构图上承 “三远” 古法,技法上融南北宗之长,寓意上寄文人丘壑之思。正如董其昌所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关奇之画,是笔墨的千年传灯,更是当代人于山水间寻找精神原乡的屐痕。
感谢阅读
蓝鹰书画公众号,每一幅作品都是时光的凝眸。快来关注,让心灵在艺术中沉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