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和女同事小丽一起出差。一路上,我们谈笑风生,气氛十分融洽。经过一个风景秀丽的景区时,小丽突然兴奋地拉住我,指着路边一块巨石说:“你看,这石碑上写的是什么?”
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石碑立在一片青草丛中,上面刻着几个龙飞凤舞的字。我心里猛地一沉,平时自认为还算有点文化,可这几个字在我看来,分明就是天书一般。我眯着眼,努力地凑近了瞅了半天,脑袋都快凑到石碑上了,却只能勉强辨认出第一个字是“燕”。我尴尬地笑了笑,硬着头皮说:“嗯……这字挺有风骨,笔力遒劲,应该是草书吧。”
小丽听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调侃道:“你这解释可真敷衍。”她的笑声像银铃般清脆,却让我脸上火辣辣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她接着说:“要不我们还是上网问问吧,也许网友们比我们强。”
我无奈地叹了口气,心想,身为大男人,自尊心这会儿也顾不上了。于是,我拿出手机,拍下了石碑上的字,发到了一个书法爱好者群里,附上了一句话:“各位大神,帮忙认认这几个字,解解我的窘境,拜托了!”
没过多久,群里就热闹起来了。一位自称是书法爱好者的网友回复道:“这字写得确实很有特点,让我好好研究研究。”另一位网友则调侃道:“哈哈,这位朋友,你这是遇到了‘天书’啊,不过别担心,我们一定会帮你解开谜团的。”
我焦急地等待着,心里七上八下。就在这时,一位名叫“墨香”的网友发了一段长文,详细地分析起这幅书法来:“从这幅字的形态上看,变化丰富多样。首先是大小的变化,有的字笔画繁多,却写得紧凑小巧,如‘燕’字,结构严谨,笔画之间相互呼应,给人一种精致的感觉;而有的字笔画简单,却写得大气磅礴,如‘不’字,笔画伸展自如,仿佛要挣脱石碑的束缚,展现出一种豪放的气魄。”
“虚实方面也很有讲究,有些笔画轻如蝉翼,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空灵之感;而有些笔画则重如泰山,力透石碑,让人感受到一种厚重的力量。比如‘不’字,起笔轻盈,如微风拂面,而转折处却笔力沉稳,如同山岳般稳固,虚实之间,相得益彰。”
“至于动静,更是这幅书法的精髓所在。有的字笔画灵动,如‘燕’字,每一笔都仿佛在跳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而有的字则稳如泰山,如‘汀’字,笔画规整,结构稳定,给人一种静态的庄重。动静结合,让整幅书法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感,仿佛是一首无声的乐章。”
我越看越入迷,仿佛自己也置身于书法的世界中。这时,“墨香”又补充道:“这幅字应该是草书,但又融入了一些行书的笔意,写得既奔放又不失法度。从笔画的走势来看,应该是出自一位书法大家之手,可惜我一时也认不出这几个字的具体内容。”
我连忙回复:“太感谢你了!不过,能不能再帮忙认认这几个字到底是什么呀?”“墨香”回复道:“别急,我再仔细看看。”
就在我们焦急等待的时候,另一位名叫“书痴”的网友发了一张图片,上面写着:“燕子不归春事晚 一汀烟雨杏花寒”。他解释道:“我刚才把这几个字和一些古籍里的草书字对照了一下,应该就是这几个字了。”
我激动地放大图片仔细看,果然,这几个字和石碑上的字一模一样!我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小丽,她也兴奋地说:“太好了!看来网友们果然厉害!”
这次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书法的魅力,那些看似简单的笔画,却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内涵和变化。我也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书法,不再让“天书”难倒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