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美欧的分歧已经公开化,欧洲主要大国的态度是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全面支持,而美国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逐步削减甚至废除了之前承诺的对军事援助计划。现在美国退了一步,同意继续向乌克兰供应武器弹药,但是所有费用必须由欧洲买单。美欧阵营的分化以及欧盟的强硬态度,也被认为是导致近期东欧和波罗的海周边形势紧张的主因。而且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
波兰领空“遭大规模无人机入侵”之后,是马罗尼亚领空“遭无人机入侵”。上述两个北约成员国的遭遇,本来应该得到北约集体安全条约的保护,但是事实却让这两个国家感到失望。很明显,在两个军事大国夹缝中生存的北约小国,关键时刻很难摆脱“利益被牺牲”的下场。刚刚,波罗的海国家也是北约成员国的爱沙尼亚发起国际提告,称俄罗斯战斗机进入其主权空域飞了12分钟。
![]()
爱沙尼亚国防部公布消息称:3架俄罗斯米格-31K战斗机,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进入爱沙尼亚位于芬兰湾上空的领空,并在那里飞行了 12 分钟。爱沙尼亚外交部召见了俄罗斯临时代办,并递交了正式抗议照会。外交部长马格斯・察赫克纳称这一事件是 “前所未有的挑衅”。军事专家称,米格-31K飞越爱沙尼亚领空仅需要12分钟时间。
![]()
![]()
俄罗斯国防部否认了这个指控,称3架飞机从卡累利阿飞往加里宁格勒地区的一个机场,期间没有侵犯任何国家的领空。但俄方回应又透露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俄空军正在向位于欧洲腹地的加里宁格勒(俄罗斯在欧洲的一块飞地)部署可以搭载远程高超音速导弹的米格-31K超音速战斗机。从加里宁格格勒起飞的米格-31K,可以发射“匕首”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打击欧洲和英国任何一个地点。
![]()
![]()
俄空军这种异常部署,无疑是对欧盟极具威慑意味的反击。此前态度强硬的法德等欧盟大国都鸦雀无声,只有欧盟领导人冯德莱恩和欧盟外交代表卡拉斯在社交平台发帖回应,而且说的都是一堆空话。然而,在没有美国以北约名义出面站台的前提下,欧洲大国和欧盟的软弱反应是意料之中的结果。还是那句话,既然西方崇尚“丛林法则”,那就让实力决定一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