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村有个卖油郎,名叫石三。他每日挑着油担子走街串巷,吆喝着“卖油嘞,香喷喷的菜籽油”,声音洪亮得能穿透半个村子。
石三这人老实本分,卖的油纯正,从不掺假,村里人都爱买他的油。只是他有个古怪的习惯—每晚卖完油回家,总要绕到村西头的寡妇柳娘门前,对着墙角撒泡尿。
起初没人注意,直到有天晚上,邻居赵大娘串门回来晚了,撞见石三正对着柳娘家墙角小解,当即“哎呦”一声捂住眼睛,骂道:“好你个石三,看着老实,竟干这等龌龊事!”
石三系好裤带,也不辩解,只憨憨一笑:“赵大娘,这么晚还没歇着啊?”说完挑起油担就走。
赵大娘哪能放过这等闲话,第二天就传遍了半个村子。村民们议论纷纷,都说想不到石三竟是这般人面兽心,欺负一个孤苦寡妇。
柳娘自然也听说了。她年方二十五,丈夫三年前进山采药坠崖而亡,留下她一人独守空房。这女子性子刚烈,听说石三夜夜在她门前撒尿,当即抄起扫帚守在门口,非要给石三一个教训不可。
那日晚霞刚落,石三挑着空油担晃晃悠悠走来。柳娘躲在门后,见他果然又在老地方停下,正要解裤带,猛地冲出去,举起扫帚就打。
“好你个登徒子!欺我寡妇门前无人否?”柳娘边打边骂。
石三不躲不闪,任扫帚落在身上,只道:“柳娘子打得好,打得好。”
这般反应倒让柳娘愣住了。她停下手中扫帚,见石三脸上并无猥琐之色,反而眼神清明,不由得问道:“你既认打,可是认了这龌龊勾当?”
石三摇摇头:“俺做的事不龌龊,但娘子要打,俺便认打。”
柳娘更觉奇怪:“那你为何夜夜来我门前小解?”
石三张嘴欲言,却又闭上,最后只道:“俺不能说,说了就不灵了。”说完挑起担子快步离去,留下柳娘一头雾水。
这事过后,石三依旧夜夜前来,柳娘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甚至泼过洗脚水,石三却雷打不动。村里人都说石三中了邪,也有人劝柳娘报官,但柳娘想着石三平日为人老实,又不曾真有越矩之举,终究心软没报官。
这天清晨,村口来了个游方道士,身着青布道袍,手持拂尘,自称清风道人。几个村妇正在井边打水,说起石三的怪事,道士恰好路过听见,掐指一算,脸色微变。
“那位卖油郎现在何处?”道士问道。
“这会儿该在集市卖油呢。”赵大娘嘴快,“道长,莫非这石三真是中了邪?”
道士不答,问清柳娘家住处后,径直前往。
柳娘正在门前扫地,见一道士站在石三常撒尿的墙角端详,心下奇怪。还未开口,道士先说话了:“娘子近来可曾生病?”
柳娘一愣:“道长怎知?上月确实染了风寒,躺了好几日。”
道士点头:“若非有人暗中相助,娘子恐怕不止染风寒这么简单。”说着用拂尘指向墙角,“每夜在此小解之人,实是在救你性命啊。”
柳娘大惊:“道长何出此言?”
道士解释道:“贫道观此宅院,地处阴位,地底必有古墓。阴气自地缝渗出,常人居住三月必生大病,半年性命难保。尿乃人体排泄之物,却含阳气,尤其童子尿更是至阳之物。有人每夜在此小解,是以阳气镇住阴气,保你平安。”
柳娘听呆了:“可,可石三怎知这些?他又为何不说?”
道士摇头:“这便不知了。不过娘子若不信,可掘地三尺,自有验证。”
柳娘是个利索人,当即请来几个邻居帮忙挖掘。果然,挖到二尺深时,铁锹碰到石板,再清理一番,竟露出一座古墓的穹顶,边上还有一道细微裂缝,隐隐透出阴冷之气。
众人哗然,赵大娘拍腿道:“原来错怪石三了!我这就去找他赔罪!”
这时石三正好卖完油回来,见柳娘家门前围了一群人,地上还挖了个大坑,顿时明白过来,转身便要溜走。
“石三哥留步!”柳娘急忙叫住他,上前施礼,“多谢石三哥救命之恩,先前错怪哥哥,还请受柳娘一拜。”
石三慌得连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柳娘子快请起。”
众人围上来,七嘴八舌问石三如何知道地下有古墓。石三挠头道:“俺哪懂这些,是柳娘子的丈夫托梦告诉俺的。”
这话一出,众人皆惊。柳娘颤声问:“我丈夫托梦?”
石三点头:“三年前,俺娘病重,急需老山参救命,可俺穷,买不起。那日清晨,俺在山上砍柴,发现个采药人跌下山崖,已经没气了。俺看他背篓里有株老山参,本想拿走,又觉对不住死者,最后还是把人背下山,根据他身上的路引找到柳娘子家。”
柳娘想起当时情景,眼眶湿润:“是了,那日是你送先夫回来的...”
石三继续道:“后来俺娘没撑过去,走了。但俺一直记着这事,总觉得欠柳娘子家一份情。直到三个月前,柳娘子丈夫给俺托梦,说你家地下有古墓,阴气重,要俺每夜去墙角撒尿化解,还嘱咐俺不可说破,否则就不灵验了。俺就照做了。”
众人听后啧啧称奇。道士拂须笑道:“善有善报,一念之善,结此善果。如今古墓既现,阴气外泄,单靠尿溺已不足镇压,需设法彻底化解。”
柳娘对石三深深一拜:“石三哥大恩,柳娘无以为报。”
石三憨笑道:“举手之劳,柳娘子不必客气。”
道士勘查后说,需在古墓上开一口阳井,引地气转化。石三自告奋勇帮忙,一连干了七八日,打出十米深井,果然井水清甜,阴气尽消。
这事本该圆满结束,谁知村里有个二流子胡三,听说古墓就动了歪心思。当夜,他悄悄摸到柳娘家,跳进坑中,想撬开古墓寻宝。
胡三撬了半天,刚打开石板一条缝,突然一股黑气冒出,他当场晕倒。次日清晨才被人发现,已是高烧不退,胡言乱语。
道士来看后,叹道:“贪心招祸,此乃墓中积郁千年之瘴气,非药石能医。”
胡三家人跪求救命,道士却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唯有找到与古墓有缘者,或有一线生机。”
柳娘心善,虽恼胡三行为,却不忍见死不救,便去找石三商量。石三二话不说,答应一试。
当夜,石三梦到柳娘丈夫再次出现,告诉他:“恩公莫忧,明日午时带胡三到古墓前,我自有安排。”
次日午时,石三带着病怏怏的胡三来到井边。突然井水翻涌,浮起一枚玉佩。石三依梦中所嘱,将玉佩浸入水中,取水喂胡三饮下。不过一炷香功夫,胡三呕出黑水,竟然痊愈了。
胡三跪地磕头:“石三哥,我以后再不起贪念了!”
经此一事,石三在村里名声大振,都说他是善心人有天助。柳娘对石三更是感激,时常送些饭菜鞋袜,石三推辞不过,只好收下。
一来二去,两人情愫暗生,却谁也不肯先说破。赵大娘看在眼里,主动做媒,有情人终成眷属。
成亲那日,清风道人不请自来,送上一对桃木剑:“贫道云游至此,特来贺喜。此剑可镇宅辟邪,愿二位白首同心。”
石三柳娘连忙道谢。宴席间,道士将石三拉到一旁,低声道:“施主可知那古墓来历?”
石三摇头。道士道:“贫前日偶得一方古碑,记载此地原是千年将军墓。将军生前杀戮过重,死后怨气凝结,故墓中瘴气伤人。幸得施主每日以纯阳之气化解,否则一旦爆发,全村遭殃。”
石三后怕不已:“竟如此凶险?”
道士点头:“如今将军怨气已散,全赖施主持之以恒。善尿报善,此言不虚啊。”说罢大笑离去。
婚后,石三与柳娘夫妻恩爱,借那口井开了间豆腐坊,井水制作的豆腐鲜嫩非常,生意红火。
一年后,柳娘生下一对双胞胎,满月宴上,客人们发现孩子手腕上各有一圈淡红胎记,形似玉佩。石三与柳娘相视一笑,知是天赐福报。
从此,石三依旧卖油,只是不再夜半出门小解。而“善尿报”的故事在清河村流传下来,成为老人教育儿孙“莫以善小而不为”的例证。
每逢夏夜,村民聚在槐树下乘凉,还会说起:那个老实的卖油郎啊,一泡尿救了一村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