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象中当年媒体上经常见这个词,现在销声匿迹了,为什么呢!
一是人力资本优势正在被慢慢销蚀,可以取代人力资本优势的比如产业链优势,比如人工智能,比如无人工厂等等,那些不发达国家还怎么玩儿。
二是技术迭代更加明显,特别是高端科技,世界各国之间科技的“贫富”差距也在加大,小国和落后国家连高端科技的门槛都摸不到。
说到底,说来是“中等收入陷阱”被扫入了历史尘埃
一、中等收入陷阱
指的是当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了“中等”水平后,后续难以持续发展的状态。
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等,吸引外资,发展低端产业比如服装、玩具、组装等。
从“中等收入”到“高等收入”,因为劳动力工资水平上涨,土地和自然资源变昂贵,低端产业被成本更低的低收入国家所取代。而高端产业,无法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
就像是“汉堡”一样,高不成、低不就,产业被夹在“微笑曲线”的中低端。
二、走不出来的几个原因
为什么走不出“中等收入陷阱”?经常被人提起的原因是始终未能建立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业。
如果依靠持续的技术转移不可能,发达的西方国家不是慈善家,不会把手中的饭碗送给穷兄弟;如果依靠自己日积月累突破,需要大量的基础教育和开放的高等教育,需要大量持续的资金投入,需要规模以上稳定可靠的市场。
其他原因比如持续稳定的政策、大量研发投入、出口导向等等。寥寥数语听起来很简单,到了现实中,几乎每个条件对一些国家来说都是天堑。
这里我想专门强调一个原因——文化基因。
能跳出陷阱的主要是亚洲那几个国家,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你看这些国家都处于中华文明辐射范围之内。中华文明更加强调集体观念,需要服从性、纪律性,强调社会的稳定性;更加重视传宗接代,需要家族传承,经济上喜欢储蓄,文化上偏爱教育,强调耕读传家、家风家训。
恰恰是这俩原因,满足了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所有条件,比如教育和高素质劳动力、稳定的产业政策和持续的高投入、储蓄水平不必高度依靠外资等等。
反观拉美那几个失败国家,国民性格崇尚自由,喜欢奔放,好看倒是好看,就是领回家不怎么靠谱不会过日子的那种。
三、为什么现在不提“中等收入陷阱”了?
“中等收入陷阱”伴随着一个经济规律,叫产业转移。
过去的低端产业向不发达国家转移,是因为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源以及较简单的技术含量,它们跻身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不算高。
任何政局相对稳定的落后小国,只要发展国内某几项优势产业,轻而易举实现收入增长,比如卢旺达、科特迪瓦等。
这些国家想迈出“中等收入陷阱”,如果缺少资金,可以利用相对稳定风险偏小的外资,如缺少技术,可以以举国之力集中攻坚某一项技术并保持持续投入,终归是还有些希望。
但是现在面临两个问题:一是人力资本优势正在被慢慢销蚀,可以取代人力资本优势的比如产业链优势,比如人工智能,比如无人工厂等等,那些不发达国家还怎么玩儿?二是技术迭代更加明显。特别是高端科技,世界各国之间科技的“贫富”差距也在加大,小国和落后国家连高端科技的门槛都摸不到。
更何况还有中国这一大“卷王”,让这两个问题更加突出。
中国情况很复杂,南北差异东西差异,贫富差距,复杂到难以用历史上的任何经济现象来比较,其中就包括“中等收入陷阱”。不宣传是因为内容和实质上的不符合,你再拿这事在媒体上讲就不大合适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