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月16日,安徽宿州一男子发帖称,其腹部CT检查报告单上,竟出现了“子宫及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的字样,因此质疑作出此报告的宿州市立医院:“这样的检查报告,太不负责任了。”
根据张先生公开的检查报告,该影像报告单是11月16日上午8点56分,由“宿州市立医院放射专家会诊团队”作出的报告,他腹部CT检查中包括“子宫及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报告医师、审核医师均为李某,审核时间为11月16日9时28分。报告的申请单位为宿州市埇桥区蒿沟镇卫生院。
![]()
图源:现代快报
11月17日,宿州市埇桥区蒿沟镇卫生院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确认,前述张先生公开的检查报告属实,患者确实在卫生院拍过CT,不过该报告是由宿州市立医院出具的。他们的临床医生没注意到报告中错误信息,存在一定的工作失误,后期会加强工作教育,同时自11月17日起,已经中止与宿州市立医院的合作。
11月17日下午,宿州市立医院放射科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前述检查单中的报告医师、审核医师李某,确实在该院放射科。该院投诉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院方已经成立了调查组,正在调查此事。
11月17日晚,宿州市立医院正式发布情况通报。
通报内容称11月16日,医院一份CT影像诊断报告出现错误。此事暴露出医院存在制度落实不到位,医疗质量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对此表示诚恳歉意。医院已迅速成立专门工作组开展调查。目前,已对涉事医生和所在科室主任停职调查,将根据调查结果,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
近年来,类似的病历错误引发的社会舆论并不少见。电子病历系统推行后,为提升效率,影像报告常采用结构化模板,这虽能规范书写流程,但也埋下"复制粘贴式错误"的隐患。前段时间,60岁医生出具的影像报告里有骂人脏话的案例殷鉴不远。
值得一提的是,这类错误并不是完全归咎于医生的“不负责任”。尽管医务工作者对病历书写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繁重的工作量,让人难以保证百分之百的书写正确率。
所幸数智时代正在改变这种现状。
上海部分医院正在全国率先探索生成式智慧病历,只要输入现病史就能自动形成病程记录,全新模式大幅降低了医生的病历书写时间,曾经每份病历起码需要书写十几分钟,而今不到半分钟就能“搞定”,极大提高了病史书写效率。
与此同时,智慧病历避免了人工劳动易出错的环节,使医生专注于治病,显著提升了病历书写的质量和效率。
撰文 | 梅斯医学
编辑 | 木白
版权说明:梅斯医学(MedSci)是国内领先的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让医生与患者受益。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