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5年11月15日,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携其历时四十年探索形成的生态文明教育成果——《从自然认知到生态创变:生态文明育人体系的小学实践探索》,隆重亮相第七届全国教育创新博览会。学校以“探中学·护生态·成大德”为育人主线,系统展示了在绿色教育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创新实践,成为展会中备受瞩目的焦点。
![]()
万泉小学的生态文明教育之路,始于1984年。当时,学校附近的万泉河污染严重,孩子们纯真的心声——“老师,我想再看见河里的小鱼”,深深触动了全校师生。由此,学校开启了长达四十年的绿色征程。少先队员们自发组织起来,在河边记录排污情况、打捞漂浮垃圾,并以稚嫩而坚定的行动推动相关部门开展清淤截污工程。最终,万泉河重现清澈,环保的种子也在校园里深深扎根。
![]()
![]()
历经这些年的发展,万泉小学不断深化教育内涵,逐步构建起系统化、多维度的生态文明育人体系。1996年,学校以《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为指导,率先构建“专题课程+学科渗透”双线教学模式,并编制《学科环保教育渗透指南》,使生态理念融入日常教学。至2010年,学校进一步升级形成“泉育·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围绕“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重关系,通过基础型、拓展型与探究型三层课程递进实施,全面促进学生生态素养的提升。在教学方法上,学校创新推出“四环螺旋”学习模式,推动旧物改造、合作探究等实践活动开展。“一米菜园”“灯韵”等特色课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领悟生态智慧,实现知行合一。
![]()
![]()
2018年以来,万泉小学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牵头成立“生态文明教育成长共同体”,将育人经验辐射至全国12个省市的50余所学校,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答卷”。同时,学校育人成果丰硕,累计有8项设计入选北京市“美境行动”,5项成果亮相“小院士”科技展示活动,师生创作的环保主题影片、原创舞剧等文化作品屡获佳绩。此外,学校还系统梳理并出版了“泉育”生态文明课程系列成果及5本专著,全方位展现了生态教育的实践成效。
![]()
万泉小学校长金毅在参展时还表示:我们要让‘爱护自然’内化为孩子的价值观,外化为行动能力。
面向未来,学校计划建设智慧农场、生态科普馆,并升级校外生态实验室,持续探索生态育人新路径,致力于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勇于应对全球生态挑战的时代新人。
![]()
![]()
四十载初心不改,万泉小学以持续的探索与实践证明: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校园中动人的风景,更是照亮未来、孕育希望的持久之光。此次参展,不仅是对学校四十年坚守的总结,更是对新时代生态育人模式的有力推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