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要知道当时的背景年代是北洋时期,北京的房价虽然逐年上涨但也并不邪乎,在鲁迅先生买房的时候,北京均价才130块大洋一间。而且是北城贵,南城便宜,普通的瓦房也就是100块钱一间,灰顶平房甚至50块钱就能拿下。
也就是说,祥子三年攒了100块大洋虽然很不容易,但是却够他在北京城买间房的了,相当于现在的小公寓,那他为什么不买?
因为觉得不划算呗。因为那会儿房子的租金收益率虽然非常高,但也不过就是20%。也就是说,这间价值100块的房子,一年的房租不过是20块钱。
而祥子如果买辆车呢?那每个月至少能省下来8块钱的车份儿,一年就相当于省了小100块,在不计修车成本的情况下几乎回本儿了,年化收益率100%,是买房的5倍。
那问题来了,既然买车的收益率这么高,那民国时期的有钱人为什么都不开车厂子,而要热衷于买房呢?比如鲁迅先生,他在同时期买院子总共花了4500块大洋,足够买一个车队的了,他为什么不开个出租车公司?
答案也简单,就因为他是文化人,干不了这种商人的事儿。看看《骆驼祥子》就知道了,开车厂子的“刘四爷”是什么人?
年轻时当过兵,开赌场放高利贷强抢民女贩卖人口,打过群架坐过牢,受刑过堂不皱眉头,出狱后结交警局手腕儿灵活,可以说是绝对的流氓恶霸。只有这种人才知道“怎么对付穷人,车夫们一脚天堂一脚地狱,只能任由刘四爷摆弄”。
也就是说,个人买辆车当个生产工具没问题,但如果想指望着把生意做大可就难了,那不是普通人干的了的。不赚钱是小事儿,弄不好还把自己陷进去呢。哪怕是就跟祥子似的,只是为自己买了一辆车,结果到最后也是一切归零冻饿而死。说实话早知道这结果还不如买间小房子呢,好歹踏实,发不了财也不担太大的风险。
其实这就跟现在一样,北京随便一套房就价值几百万,核心地段儿的上千万也不新鲜,那你说业主们怎么不把房卖了去创业呢?和过去一样呗,没那个胆量和本事,赚不到自己认知之外的钱。
所以普通人的投资渠道相当窄,几乎只有“吃瓦片儿”是最稳妥的,毕竟对付房客比对付顾客和员工容易多了。其实谁都知道收房租的收益并不高,就算房子升值了也不容易套现,但普通人还能怎样,就算知道其他的渠道挣钱多也不敢呗,万一赔了呢?
再看看老舍先生在《老张的哲学》里的一段话,说出了他自己的投资理念:
北平人的财产观念是有房产。开铺子是山东山西,现在添上了广东佬们的事。地亩限于祖产和祖坟。买空卖空太不保险。上万国储金是个道儿,可是也不一定可靠。只有吃瓦片是条安全的路。
开铺子就是创业,老舍先生认为自己既没有山东山西人的勤劳节俭脑子活,也没有广东人的先进模式和权贵人脉。祖产祖坟就相当于老家的宅基地,是大城市混不下去时的最后退路。买空卖空就是炒股期货和比特币,暴涨暴跌的风险太大了。而万国储金就是现在的各种理财,经济好的时候都赚钱,而一旦暴雷就是血本无归。
100多年过去了,这世界似乎变了,又似乎什么都没变。今天重读老舍先生的文字,似乎仍然能给人帮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