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 年 8 月,西柏坡的窑洞里,毛主席的声音掷地有声:“此战若败,先斩许世友,再打王建安40军棍,我自降三级!”
这份军令直接指向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和副司令员王建安。当命令传达到前线时,许世友听到要和王建安一起打济南,当场就炸了。他把军帽往桌上一摔,粗着嗓子喊 “跟他一起打仗?我宁愿去当炊事兵!”而王建安接到调令后,沉默许久才回复:“坚决执行命令,但需与许司令员当面沟通作战细节。”
这怎么回事?毛主席为什么硬要把这俩人绑在同一战场?此战究竟哪战,到底能不能赢呢?
此一战,便是一场关乎解放战争全局的关键战役——济南攻坚战。
彼时,解放战争已进入战略决战阶段,华东战场局势微妙。济南作为国民党在山东的最后一座重兵设防城市,扼守津浦铁路与胶济铁路交汇处,是连接华北、华东的战略枢纽。若能攻克济南,不仅可使华东、华北解放区连成一片,更能切断国民党军增援东北的陆上通道,为后续辽沈战役扫清障碍。
蒋介石深知济南战略价值,将 11 万兵力部署于此,由抗日名将王耀武指挥,其中包含曾参与淞沪会战、长沙会战的王牌部队 74 军余部,并构建了外、中、内三层防御体系,对外宣称 “济南城固若金汤,共军半年难破”。
而硬被毛主席绑在济南战场的许世友与王建安,两人的矛盾,源自十多年前的延安。当时许世友因为张国焘的事儿被牵连,到处都是说他要 “反水” 的风言风语。他越想越气,挣扎着爬起来,把身边十几个老部下叫到屋里,从枕头下摸出枪:“与其在这受冤枉,不如回四川打游击!”
没人敢反对,只有王建安皱着眉。他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天没亮就往政治部跑,把许世友的计划全说了。没过多久,许世友和那批老部下就被抓了。在监狱里,许世友听说谣言澄清了,自己也反省了错误,可一想到是王建安告的密,就恨得牙痒痒,二人关系自此破裂。抗战期间,二人虽同属山东军区,却始终避免协同作战,甚至在军区会议上极少直接交流。
1948 年 8 月,毛主席在西柏坡单独召见王建安。谈话中,毛主席直指济南战役的战略意义:“济南战役是我军首次攻坚 10 万重兵把守的大城市,胜则打破国民党重点防御体系,败则影响全国解放进程。你与许世友同志均为山东籍将领,在山东兵团中威望极高,唯有二人同心,方能凝聚军心。”
当王建安提及与许世友的旧怨时,毛主席直接打断了他,语气硬了起来:“没什么可犹豫的!这仗打不下来,先斩许世友,再打你 40 军棍,我自降三级!” 这番话让王建安坚定了协同作战的决心,当场表态:“定与许世友同志配合,拿下济南。”
王建安到前线的时候,许世友正在养病。警卫员说许将军不见客,王建安没走,就在帐篷外等。傍晚许世友出来了,看见他没说话,转身进了帐篷,没过一会儿又出来,手里拎着两瓶山东高粱酒。俩人没碰杯,各自拧开瓶盖,对着嘴喝。一瓶酒下肚,许世友抹了把嘴:“延安的事儿,过去了。” 王建安点点头,也抹了把嘴,十年的疙瘩就这么解开了。
另一边,蒋介石对济南看得比命还重。他给王耀武派了11万兵,其中还有74军——那是国民党的王牌部队。王耀武在济南修了三层防御,外层是铁丝网和地雷阵,中层是碉堡群,内层是城墙和护城河,他跟手下说“这城就是个铁疙瘩,共军来了也是送死”。
不光这样,蒋介石还在徐州放了三个兵团,又调了空军,说只要济南开打,援军马上就到。他给王耀武发电报“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济南,丢了济南,你提头来见”。王耀武信了,把家属送到南京,自己守在济南,等着援军来里应外合。
1948年9月16日夜,济南城外的炮声响了。许世友带东集团,王建安带西集团,14万兵力一齐扑向济南。粟裕带着18万兵守在济南南边,专门拦徐州的援军。
第一天打下来,解放军没打进内城,可外围的阵地丢了不少。王耀武看了战报,松了口气,给蒋介石发报“共军攻势有限,撑到援军没问题”。他没想到,第二天就出了乱子。
国民党96军军长吴化文,夜里突然带着2万人起义了。这2万人手里握着济南西边的防御工事,他们一倒戈,王耀武的外层防线直接破了个大洞。吴化文还把机场交了出来,蒋介石想派飞机运弹药都没地方落。
王耀武慌了,赶紧给蒋介石发电报,说要突围。蒋介石回电把他骂了一顿“你是黄埔出来的,怎么这么胆小?援军马上就到,再守几天!”王耀武知道援军来不了——粟裕的18万兵摆在那儿,谁也冲不过来。
他把部下叫到身边,声音低了下来“咱们都是中国人,别在这送命。我走了以后,你们看情况投降吧”。说完,他换了身老百姓的衣服,趁夜从城墙的缺口跑了。
9月23日,解放军开始攻内城。城墙太高,国民党的火力又猛,9纵73团的战士冲了三次都没冲上去,伤亡惨重。第四次,团长带头往上爬,战士们踩着战友的尸体,终于把红旗插在了城楼上。13纵109团也从另一边攻了进来,两路兵马在城里汇合。
9月24日,济南全城解放。从开打那天算,一共才8天。这8天里,解放军歼敌10.4万,还活捉了化妆逃跑的王耀武。
蒋介石不信济南丢得这么快,亲自坐飞机到济南上空看。往下一看,城里到处都是解放军的红旗,他气得在飞机里摔了杯子。毛泽东在西柏坡接到战报,也愣了半天,后来跟身边的人说“济南战役这么快结束,恐怕天底下只有我和蒋介石想不到”。
济南一解放,华东和华北的解放区连在了一起。东北那边打辽沈战役,再也不用担心国民党从山东调兵增援。粟裕本来准备了18万兵拦援军,结果济南破得太快,援军还没到,仗就结束了。他后来跟人说“这仗打得太痛快,就是没捞着跟援军好好打一场”。
1955 年,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大授衔,许世友与王建安均被授予上将军衔。俩人再见面,还会提当年打济南的事儿,许世友坦言:“当年若不是以战局为重,恐怕难有济南速胜。”
如今再看,毛主席这手“将相和”,确实高明。他知道许世友和王建安都是打仗的好手,也知道俩人的矛盾不是解不开。用济南战役这个硬任务把他们绑在一起,以战略需求化解了二人之间的矛盾。
国民党那边就差远了。王耀武本来就没信心守济南,蒋介石光喊口号不派真支援,吴化文的起义更是让防线崩了。人心散了,再坚固的防御工事也没用。
这仗也给解放军积累了打大城市的经验。之前打石家庄,2.4万守军打了6天。这次打11万守军的济南,只用了8天,为后续淮海、平津战役提供了重要参考,成为解放战争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