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规则改版了,未被星标的公众号文章无法展示完整封面,很容易错过。为防走丢,小伙伴们都加个星标吧,步骤如下~
这件事,说来令人痛心。有位妈妈加入某个付费的睡眠引导群,训练孩子趴睡、传播哭声免疫疗法,最终出现孩子死亡的事件。整个事情的细节我在这里不做赘述,但是对于有违人性的睡眠引导,值得见一次要说一次。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微笑还是哭闹,都是一种本能情感的传达。任何的育儿书上的说法,都无法直接套入你的孩子的情况,所以不要硬套;任何其他人的口头猜测,都不能替代你对孩子的亲自观察,别下意识的把责任分摊到别人身上去。
作为家长,我们要做什么?去了解儿童的发展规律,认识到培养睡眠习惯这项大工程并不能一蹴而就。孩子的睡眠节奏发育需要时间,作为父母,您应该学会仔细观察孩子,留意他的需要,积极回应并引导他达到高质量的睡眠。这项工作绝不简单,但也正是做父母的乐趣所在。
宝宝的睡眠规律
1、刚从妈妈肚子里出来,新生宝宝还没学会分辨白天和黑夜,所以他的睡眠并不规律,什么时候会睡很难预料。
2、由于宝宝胃容量还很小,吃奶后通常只能坚持2~3小时,所以在出生的头1~2个月宝宝必然会经常醒来吃奶。
3、让人欣慰的是,4~6个月后,只要父母能正确引导,大多数宝宝会形成规律睡眠。
(上图是宝宝平均的每日睡眠时间,我们可以发现越小的宝宝睡眠的总时间越多,每次睡眠的时间却比较短。)
医生妈妈叮咛:
遗传因素对宝宝的睡眠有一定影响,睡眠少、精力充沛的父母往往会生下睡得较少的宝宝;而父母的教养方式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用平和而有规律的方式照顾孩子,宝宝往往会睡得比较多。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睡眠特点,有的宝宝睡得多些,有的宝宝睡得相对少些。如果出现了和上图不一致的地方,也很平常。观察孩子的日常生活,如果孩子吃的好,长的好,感觉没有什么不舒服,家长就不必太为宝宝睡眠时间长短而纠结啦。
同室不同床
出处:healthywa.wa.gov.au
1、与父母在同一个房间睡,父母更容易对孩子的需求积极响应,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母婴安全依恋关系,对宝宝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
2、分床睡则是为了更安全。因为研究发现,如果宝宝和父母睡在同一张床上,可使婴儿死亡的风险增高。
仰卧睡
1、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健康婴儿应尽量仰卧睡眠,因为这种睡姿可以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而婴儿猝死综合征是美国1岁以下婴儿死亡的首要原因。
2、床上不应该有大枕头、毛绒玩具、松软的棉被等物品,这些物品可能捂住宝宝口鼻阻碍呼吸。
3、对新生宝宝而言,铺着床单的硬质床垫、婴儿睡袋是更安全的选择。
医生妈妈叮咛:
仰卧对新生宝宝很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宝宝应该整天躺在床上。宝宝醒的时候应该在家长的监护下多多练习趴着,这有助于宝宝头、颈、肩部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的发育,还可以避免宝宝的后脑勺不被睡得过于扁平。
出处:boppy.com
训练宝宝睡觉的时机
1、3个月以后考虑尝试引导宝宝建立睡眠规律比较现实。
2、头几个月期望值不要太高,就着宝宝不可预知又零星的睡眠时间来休息才是明智的做法。
3、有时候宝宝的睡眠模式会莫名其妙地突然转变,大多数时候这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已,但同时也要注意观察有无疾病表现。例如宝宝睡眠习惯的改变可能是睡前过度刺激或是发育转折点的表现,但也可能是中耳炎等疾病导致的不适,如果拿不定主意,请咨询儿科医生。
不必叫醒熟睡的宝宝喂奶
1、儿科医生会依据每个宝宝的不同情况给出建议,通常一旦新生儿已经恢复到他的出生体重(大约出生2-3周后),就不需要唤醒夜间喂奶了。
2、但早产儿等特殊情况则不同,可能还需要做喂养调整,具体请咨询儿科医生。通常母乳喂养的宝宝比人工喂养的宝宝睡眠时间稍短一些。
3、有些家长想让宝宝夜里睡久一点,就喜欢在睡前给宝宝加顿配方奶。在尚未建立稳定的母乳喂养时,添加配方奶容易对母乳喂养造成干扰,不推荐这种做法。
end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2023年9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注:封面来源包图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