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38岁含恨离世,遗物里藏着黄梅戏的半条命!严凤英到底有多绝?

0
分享至

严凤英是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上一颗短暂且耀眼的流星,被人们称为“黄梅戏一代宗师”。

舞台上,她是《天仙配》里的“七仙女”,不惧天规,为爱下凡,勇敢地追逐自己的爱情。现实里,她是艺术的殉道者,出身贫寒,几经坎坷,但却以顽强的意志在苦难人生中开出了耀眼的艺术之花。

直到今天,合肥的老戏迷提起严凤英,还会红着眼眶说:“要是她能多活几年,咱们黄梅戏还能再攀几个高峰!”

可就是这样一个把一生都交给戏台的艺术家,为何会在 38 岁的盛年骤然离世?

她留在世上的那些绝唱,又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与坚守?



一、从 “野丫头” 到 “戏班子里的金凤凰”,她把泥土味唱成了高级感

1930 年,严凤英出生在安徽桐城的一个小山村,父母给她取名 “严鸿六”。那时候的农村女孩,要么早早嫁人,要么在家洗衣做饭,可严凤英偏偏是个 “异类”—— 她不爱做针线活,就爱蹲在村口听戏班子唱戏,有时候听得入了迷,连饭都忘了吃。

村里的老人们见了,总摇头叹气:“一个姑娘家,整天疯疯癫癫地唱唱跳跳,将来可怎么嫁人啊!” 可严凤英不管这些,她把田埂当戏台,把稻草人当观众,拿着一根玉米杆当马鞭,咿咿呀呀地模仿戏里的唱腔。有一次,邻村的戏班子来演出,她硬是挤在后台看了整整三天,连戏服上的绣花图案都记得一清二楚。

12 岁那年,严凤英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人 —— 黄梅戏老艺人严云高。当时严云高正在村里收徒弟,严凤英攥着衣角,怯生生地说:“师傅,我想跟您学戏。” 严云高打量着这个瘦小的姑娘,随口说了一段《蓝桥会》的唱词,没想到严凤英张口就来,而且嗓音清亮婉转,像山涧里的泉水一样动人。严云高当即拍板:“这孩子是块唱戏的好料!”

可学戏的日子比想象中难多了。那时候的戏班子条件艰苦,没有像样的戏台,也没有专业的练功房,严凤英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吊嗓子,练身段,有时候一个动作练不好,师傅的戒尺就会落在手上。有一次,她因为练 “卧鱼” 动作摔得膝盖流血,却咬着牙继续练,直到能稳稳地在台上完成这个动作。

更难的是,那时候的社会对 “戏子” 格外歧视,严凤英跟着戏班子走南闯北,经常遇到刁难。有一次在县城演出,当地的恶霸非要她单独唱一段,还动手动脚,严凤英宁死不从,最后被恶霸的手下打得浑身是伤。可就算这样,她也没放弃唱戏 —— 晚上躺在破庙里,她一边揉着伤口,一边哼着黄梅戏的调子,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把戏唱好,让更多人喜欢黄梅戏。”



功夫不负有心人。1947 年,17 岁的严凤英在安庆演出《天仙配》,她饰演的七仙女,一出场就惊艳了全场 —— 那双会说话的眼睛,那清亮婉转的唱腔,把七仙女的纯真与灵动演绎得淋漓尽致。台下的观众看得入了迷,有的甚至站起来鼓掌,连喊 “再来一段”。从那以后,“严凤英” 这个名字,开始在安徽地界传开了。

二、让黄梅戏 “飞上枝头变凤凰”,她的每一段唱词都藏着巧思

很多人不知道,在严凤英之前,黄梅戏其实是 “登不上大雅之堂” 的民间小调,主要在农村集市演出,唱的都是家长里短的故事,唱腔也比较简单。是严凤英,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把黄梅戏从田埂上的 “野草”,变成了能走进人民大会堂的 “名花”。



1953 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严凤英成了团里的台柱子。那时候,她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给黄梅戏 “升级”。她觉得,黄梅戏虽然接地气,但要想让更多人喜欢,就得在唱腔和表演上创新。于是,她开始琢磨怎么把京剧、越剧的优点融入黄梅戏 —— 比如在《天仙配》里,她借鉴了京剧的身段动作,让七仙女的舞姿更优美;在《女驸马》里,她吸收了越剧的婉转唱腔,让冯素珍的形象更丰满。

最让人叫绝的是她对唱词的处理。严凤英没读过多少书,但她特别懂观众的心思,知道什么样的唱词能打动人心。比如《天仙配》里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这句词,原本是比较直白的 “树上鸟儿成对飞,青山绿水笑微微”,是严凤英觉得不够生动,跟编剧一起修改的。修改后的唱词,既保留了民间小调的朴实,又多了几分诗意,一唱出来就传遍了大街小巷。



还有《女驸马》里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 这段经典唱段,严凤英在演唱的时候,特意加入了一些俏皮的语气,把冯素珍又紧张又得意的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有一次,她在人民大会堂演出,毛主席听了这段唱词,都忍不住跟着哼唱,还笑着说:“这个女驸马,唱得真有意思!”

除了创新唱腔,严凤英对角色的理解也格外深刻。她常说:“要想演好一个角色,就得先把自己当成那个角色。” 在演《牛郎织女》里的织女时,为了表现织女对人间的向往,她特意去农村体验生活,看农妇们纺纱、织布,感受她们的喜怒哀乐。到了台上,她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让观众觉得 “这就是真正的织女”。



1955 年,《天仙配》拍成了电影,严凤英饰演的七仙女火遍了全国。那时候,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到处都能听到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的歌声,有的姑娘甚至模仿七仙女的发型,有的小伙把牛郎的故事讲给心上人听。黄梅戏,也因为严凤英,从一个地方剧种,变成了全国人民都喜欢的剧种。

三、命运的重击:从万众瞩目到含恨离世,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谁也没想到,事业如日中天的严凤英,会在短短几年后遭遇灭顶之灾。1966 年,特殊的年代开始了,曾经被人们追捧的艺术家,一夜之间变成了 “牛鬼蛇神”。严凤英也没能幸免 —— 她被戴上 “反动艺术权威” 的帽子,每天要接受批斗,还要打扫剧团的厕所、操场。



那时候,有人逼她承认 “黄梅戏是封资修的产物”,还要她毁掉自己多年心血整理的曲谱。严凤英宁死不从,她把曲谱藏在床底下的木箱里,每天晚上偷偷拿出来翻看,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有一次,造反派闯进她家搜查,她硬是用身体护住木箱,说:“这些曲谱是黄梅戏的根,要毁就先毁了我!”

可造反派哪会管这些,他们把严凤英拖到操场上批斗,让她跪在地上,用皮带抽她,用脏话骂她。严凤英的身体本来就不好,经过这样的折磨,更是一天比一天差 —— 她开始咳嗽不止,吃不下饭,体重从 100 多斤降到了 70 多斤,曾经清亮的嗓子也变得沙哑。

就算这样,严凤英也没放弃对黄梅戏的热爱。有一次,她在打扫剧场的时候,听到后台有人在唱黄梅戏,虽然唱得断断续续,但她还是忍不住停下手里的活,跟着哼唱起来。造反派看到了,又把她批斗了一顿,可她还是笑着说:“只要我还能唱,就不会放弃黄梅戏。”



1968 年 12 月 26 日,严凤英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她躺在病床上,拉着丈夫王冠亚的手,虚弱地说:“我这辈子,最遗憾的就是没能把黄梅戏的更多好戏传给后人…… 你一定要把那些曲谱收好,将来有机会,一定要让黄梅戏再唱起来。” 说完这句话,她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年仅 38 岁。

严凤英去世后,人们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了那个藏着曲谱的木箱 —— 里面的每一张曲谱都被她用红笔修改过,有的地方还贴着小纸条,写着 “这段唱腔要再柔和一点”“这个动作要更自然”。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字迹,在场的人都忍不住哭了 —— 这个把一生都献给黄梅戏的女人,到最后一刻,心里想的还是她的戏。



四、从未远去的 “戏魂”:她的歌声,还在滋养着黄梅戏

严凤英走了,但她的歌声却从来没有消失。这些年来,不管是在安徽的戏台上,还是在央视的春晚上,总能听到她唱过的那些经典唱段;不管是七八十岁的老戏迷,还是十几岁的年轻人,都能哼上几句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她的丈夫王冠亚,为了完成她的遗愿,花了整整 20 年时间,整理出版了《严凤英黄梅戏唱腔集》,还编写了《严凤英传》,让更多人了解她的故事。她的徒弟马兰、吴琼等人,继承了她的衣钵,把黄梅戏带到了更多地方 —— 马兰在《红楼梦》里饰演的林黛玉,吴琼在《女驸马》里饰演的冯素珍,都让观众看到了黄梅戏的新活力。



2019 年,安徽合肥建成了严凤英纪念馆,馆里陈列着她当年用过的戏服、道具,还有她修改过的曲谱。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这里参观,有的老戏迷会对着她的照片唱一段《天仙配》,有的年轻人会认真地听讲解员讲述她的故事。有个小姑娘在参观完后,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严凤英奶奶好厉害啊,我以后也要学黄梅戏!”

其实,严凤英从未真正离开。她的歌声,藏在江南的烟雨里,藏在农村的田埂上,藏在每一个喜欢黄梅戏的人的心里。她用一生证明,只要对一件事足够热爱,足够坚持,就算身处逆境,也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如今,黄梅戏已经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上这个剧种。每当听到那些熟悉的唱段,我们都会想起那个把黄梅戏唱进人心底的女人 —— 严凤英。她就像一颗永远闪亮的星星,照亮了黄梅戏的过去,也照亮了它的未来。

如果你也听过严凤英的戏,不妨在评论区说说你最喜欢她的哪一段唱词;如果你还没听过,那就去听听《天仙配》吧,相信你一定会被那个清亮婉转的声音打动 —— 那是属于严凤英的声音,也是属于黄梅戏的灵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台北豪宅双尸案:9亿CEO与女网红疑“马拉松”连嗨48小时丧命

台北豪宅双尸案:9亿CEO与女网红疑“马拉松”连嗨48小时丧命

吃瓜体
2025-11-06 09:51:51
学医后才知道,保护心血管最好的运动,不是慢跑快走,而是这个

学医后才知道,保护心血管最好的运动,不是慢跑快走,而是这个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04 08:27:58
销量撕下某国产手机遮羞布,赶超?给iPhone17提鞋都不配!

销量撕下某国产手机遮羞布,赶超?给iPhone17提鞋都不配!

柏铭锐谈
2025-11-05 23:29:16
2大“帮凶”就位,马科斯在南海立规矩,喊话解放军:别逼我动手

2大“帮凶”就位,马科斯在南海立规矩,喊话解放军:别逼我动手

标体
2025-11-05 21:02:51
丰田新车曝光:11月10日,全球首发!

丰田新车曝光:11月10日,全球首发!

高科技爱好者
2025-11-06 23:01:56
监控拍下保姆暴力捶打踹飞婴儿,引发众怒

监控拍下保姆暴力捶打踹飞婴儿,引发众怒

深圳晚报
2025-11-06 21:13:59
电商纳税新规来了,销售超10万必须升级个体或公司,有人直接关门

电商纳税新规来了,销售超10万必须升级个体或公司,有人直接关门

眼光很亮
2025-11-06 10:26:13
这两天, 大批印度人涌入中国! 街边随地小便, 地铁上吃手抓饭! 热议: 没学历也能留华, 每年狂捞钱

这两天, 大批印度人涌入中国! 街边随地小便, 地铁上吃手抓饭! 热议: 没学历也能留华, 每年狂捞钱

澳洲红领巾
2025-11-05 13:39:46
董秘翁鑫怡(女,1995年12月出生),被警告+罚款90万元

董秘翁鑫怡(女,1995年12月出生),被警告+罚款90万元

大风新闻
2025-11-06 08:28:12
与上赛季相比简直判若两人!湖人用800万年薪就签到了内线支柱?

与上赛季相比简直判若两人!湖人用800万年薪就签到了内线支柱?

稻谷与小麦
2025-11-07 00:58:51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大龄女一晓彤
2025-09-23 19:35:20
“全力以赴抓整改”,江苏多市主官部署大运河生态环境治理

“全力以赴抓整改”,江苏多市主官部署大运河生态环境治理

澎湃新闻
2025-11-06 10:48:29
A股:刚刚,中央金融办发声,释放一个信号,周五将迎来新变盘?

A股:刚刚,中央金融办发声,释放一个信号,周五将迎来新变盘?

云鹏叙事
2025-11-07 00:00:03
哇太漂亮了,俄罗斯顶级女神,五官绝美,完全符合东方的审美

哇太漂亮了,俄罗斯顶级女神,五官绝美,完全符合东方的审美

陈意小可爱
2025-10-11 15:05:05
反转来了!美高院三人倒戈,贝森特摊牌:没了关税整个国家会陪葬

反转来了!美高院三人倒戈,贝森特摊牌:没了关税整个国家会陪葬

军机Talk
2025-11-06 11:44:45
医院院长被妻子举报,医学院是他的后花园,329名情人创下纪录

医院院长被妻子举报,医学院是他的后花园,329名情人创下纪录

七月故事会
2025-04-29 02:45:27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如何救援航天员!俄罗斯和美国9个月,中国多久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如何救援航天员!俄罗斯和美国9个月,中国多久

林子说事
2025-11-06 10:56:02
越南知名女演员涉挪用数千两黄金被捕!曾获越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被捕前还在晒照

越南知名女演员涉挪用数千两黄金被捕!曾获越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被捕前还在晒照

红星新闻
2025-11-03 16:09:37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未来下放只训练不比赛?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未来下放只训练不比赛?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罗说NBA
2025-11-03 08:35:00
俄军12万兵力折在红军城,整体态势已经发生反转!

俄军12万兵力折在红军城,整体态势已经发生反转!

知兵
2025-11-05 14:43:24
2025-11-07 01:51:00
妙知
妙知
灯前月下勤耕耘,笔走龙蛇意未央。
2948文章数 4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惊人!一幅画拍出3.45亿,竟然他早已去世62年!真相令人震惊!

头条要闻

美演练对俄核打击:导弹仅需六七分钟即可飞抵俄罗斯

头条要闻

美演练对俄核打击:导弹仅需六七分钟即可飞抵俄罗斯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亲子
艺术
房产

教育要闻

英国就业寒冬来了!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亲子要闻

宝宝爱用大合集丨愿将一切美好献上

艺术要闻

惊人!一幅画拍出3.45亿,竟然他早已去世62年!真相令人震惊!

房产要闻

锚定居住新趋势!广佛新世界重构湾区“理想生活投资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