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誓言“一切尽在掌握”的苹果,终究还是把Siri的“大脑”交给了谷歌。
在生成式AI的赛道上,苹果这次明显慢了半拍。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为打破僵局,苹果正计划以每年约10亿美元的代价,“租用”其老对手谷歌开发的1.2万亿参数超大规模AI模型,旨在对其备受诟病的语音助手Siri进行一次彻底的“心脏移植”。
消息一出,资本市场迅速反应,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一度大涨3.2%。
参数,是衡量AI模型复杂度的关键指标。谷歌这个模型的参数量级,让苹果当前用于“苹果智能”云端版本的模型(1500亿参数)显得相形见绌。
据悉,在做出这一决定前,苹果已对包括OpenAI的ChatGPT和Anthropic的Claude在内的多家模型进行了全面测试,最终在今年早些时候将目光锁定谷歌。 这一选择背后,是苹果对快速提升Siri能力的迫切需求,而这笔交易,也被外界普遍视为苹果对其在AI赛道上“慢了半拍”的一次公开承认。
Siri的“换心”手术,谷歌扮演什么角色?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技术采购,而是一场旨在对Siri进行“底层重构”的行动。
这项内部代号为“Glenwood”的项目,由Vision Pro负责人麦克·洛克威尔(Mike Rockwell)和软件工程主管克雷格·费德里吉(Craig Federighi)主导。其目标非常明确:借用谷歌的技术实力,为明年春季面世的新版Siri(代号“Linwood”)奠定基础。
与将Gemini作为独立聊天机器人嵌入苹果系统的早期构想不同,此次合作采取了更为精密的“组件化”模式。
根据协议安排,谷歌Gemini将主要负责处理Siri的“大脑”核心功能,即负责信息整合的“总结器”(summarizer)与规划复杂任务的“规划器”(planner)。这两个组件决定了Siri理解复杂指令、规划多步任务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采取了严格的数据安全策略:所有AI处理都将在苹果自建的私有云计算服务器上完成,确保用户数据始终与谷歌的基础设施隔离。 这种“借用能力而不共享数据”的模式,既满足了技术需求,又维护了苹果一贯的隐私承诺。
一场低调的“联姻”,谷歌甘当“幕后英雄”?
与苹果在Safari浏览器中将谷歌设为默认搜索的公开合作不同,这次AI合作显得格外低调。
包括知名分析师吉尼·蒙斯特(Gene Munster)在内,不少网友将苹果与谷歌此次合作拿来和双方在搜索引擎领域的长期合作作比较,认为苹果每年为Siri支付的10亿美元,与谷歌为成为iPhone默认搜索引擎所支付的250亿美元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
![]()
![]()
![]()
苹果计划将谷歌纯粹视为“幕后技术供应商”,预计不会进行高调的宣传推广。 这种安排既避免了为竞争对手“站台”,又确保了用户体验的一致性。
在苹果最近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上,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表示,Siri最终可能会提供除当前ChatGPT选项之外的更多聊天机器人。
据报道,苹果新版Siri计划于明年春季发布。鉴于发布还有数月之久,相关计划和合作伙伴关系仍可能发生变化。对此,苹果和谷歌的发言人均拒绝置评。
一场“双赢”的交易?
消息一出,资本市场立刻用真金白银投了票。周三,两家公司的股价均短暂跃升至盘中高点:苹果股价微涨不到1%,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股价则一度大涨3.2%。
然而,在这看似“双赢”的局面背后,却被解读为苹果的一次“公开认输”。
韦德布什证券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的金句一针见血:“这清楚地表明,在AI军备竞赛中,没有公司能够孤军奋战。”
对于苹果此举,多数网友持支持态度,认为这是苹果公司做出的最明智的决定!
![]()
![]()
事实上,苹果也并非唯一一个“抱大腿”的。Snap等一众科技公司,早已选择站在谷歌的Vertex AI平台上,来开发自己的AI功能。
是“临时工”,还是“长期饭票”?
尽管借助外力,苹果并未放弃自主发展的决心。该公司仍坚持“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借助外力快速弥补差距,另一方面仍在加速自研。
多位知情人士强调,苹果将谷歌的技术视为“临时解决方案”,最终目标仍是用自研模型取而代之。 据悉,苹果的自研模型团队正全力开发一款1万亿参数的云端模型,预计最早明年就能投入应用。
然而,追赶之路并不平坦。谷歌的Gemini 2.5 Pro版本目前在多数权威排行榜中名列前茅,且仍在持续迭代。与此同时,苹果还面临AI人才流失的挑战,包括其模型团队负责人的离职。
“中国特供版”,苹果的两手准备
对于至关重要的中国市场,苹果已准备了截然不同的方案。
由于谷歌服务在中国长期受限,Siri的本地化升级将采用另一条技术路径。 据悉,这一“中国特供版”将采用苹果的自研模型,并计划与百度合作,同时引入阿里巴巴的内容过滤层以满足本地监管要求。
这种“一国一策”的灵活做法,体现了苹果在全球化运营中的务实之道。
写在最后:Siri的命运,终究要靠自己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这场巨头合作最直接的体验将是明年春天亮相的全新Siri。届时,它将变得更聪明、更能理解复杂语境,有望真正成为用户的智能助手。
然而,这笔年费10亿美元的交易背后,是苹果在AI战略上的深层考量:既要快速追赶,又要保持自主。正如库克在最近财报会议上所言:“我们相信AI将深刻改变用户体验,我们致力于在这方面引领创新。”
这场科技巨头间的“限时合作”,真正的悬念在于:这究竟是一次暂时的“借船出海”,还是将演变为一场长久的依赖? Siri的终极命运,依然系于苹果自身AI能力的突破之上。(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