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一线
近日,射阳县新坍镇贺仁村村民向栏目反映,说该村二组一条泥土路常年泥泞难行,不仅影响日常出行与粮食运输,更曾导致消防车、灵车无法进入,民生难题亟待解决。
![]()
记者在射阳县新坍镇贺仁村二组看到,一条泥土路坑洼不平,车辙深陷。村民们对此怨声载道。
射阳县新坍镇贺仁村村民
这个路太难走了,没办法开。
射阳县新坍镇贺仁村村民
这个路不好走,朝东不好走,尽是泥路。
射阳县新坍镇贺仁村村民
你看看,给你们领导看看,这个路只要下雨,就是现在干了也有20公分深,下雨的时候有30几公分深,不谈走路了,车子什么的直接没办法,一点办法都没有。平是我们自己下过雨后用铁锹把它拍了平的。
![]()
路难行,直接影响村民生计。村民们说,周边粮食收购价存在明显差异。
射阳县新坍镇贺仁村村民
庄稼就不要谈了,我们这个地方跟人家南边的人,人家南面收1.25元、1.27元(一斤),我们这个地方只能收1.22元、1.23元。人家不能来,车子歪在这边,都要人抬过去。
![]()
更让村民痛心的是,这条路曾两次“阻断”紧急需求。
射阳县新坍镇贺仁村村民
前两天陈老太爷去世,这个路连火化的灵车都没办法,就停在我家西边。河北的一个人家失火,救火的车子就停在南边五中沟桥边上,望着人家这边烧,没有办法,没有路,人家车子开不进来。
![]()
村民们表示,他们多次反映问题,但得到的回应却总是“等”。
射阳县新坍镇贺仁村村民
反映了他就说马上秋天,马上春天,就这样搪塞,来弄来弄去的一直没有浇。我们诉求就是宽就宽、窄就窄,能帮我们浇2.5米(宽)就行了。我们不需要按照那个要求,像西边的路、北边的路,宽度3.5米,就弄个2.5米的,能让我们交通,车子能走走,运粮食方便些。
![]()
这条路事关民生,为何迟迟未修?贺仁村党总支书记孙道林解释,全村道路基础设施薄弱是根本原因。
射阳县新坍镇贺仁村党总支书记 孙道林
总共我们村有四十多公里的路,还有二、三十公里是泥路,全村二十几公里是泥路,基础设施一直以来就很差,我们村,二十多公里,一直很差,今年领导帮我们争取了59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修了7.58公里,只修了这么一点路,还有十大几公里的路没修呢。但是那条路我已经在今年,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已经上报计划了,今年十二月份要实施“一事一议”奖补路,那条路是在计划之内的,今年要修的。
(十二月份?)
要到十二月份才修,要县里面审批通过之后,然后才能实施。
![]()
然而,这一计划能否落地仍存变数。射阳县新坍镇副镇长王军坦言,财政压力可能导致项目“缩水”,贺仁村上报的一事一议道路有可能被砍掉。
射阳县新坍镇副镇长 王军
虽说我帮他们争取了,但是可能那条路还弄不下来,因为县里财政还不够,可能要砍掉两条(路的计划)。我还在县里跑呢。老百姓也的确很困难的,但是我们也晓得,现在财政也紧张,都是难呐。
(在“一事一议”的道路没有下来之前,咱们镇里面有没有其它动作,能让老百姓的路,能够走得稍微顺畅一些?虽然没有水泥路,咱们有没有其它的平替的方案?)
如果这十户老百姓大家齐心协力,村里贴点一点,村里贴什么,贴人工费、劳务费,老百姓赞助一些石子、砖头,大家齐心协力,但是老百姓不肯,那你们就暂时缓一缓吧。
![]()
一条泥泞路,困住了村民的出行,也拖住了增收的脚步。上面有计划,但资金有困难;镇村呼吁自力更生,却又面临组织难题。如何破解这“行路难”的困局,既考验着相关部门争取资金、兑现民生承诺的决心,也考验着基层政府主动作为、凝聚干群力量的智慧。栏目将持续关注此事的进展。
贺仁泥路陷车辙,
粮难运出应急隔。
盼修通路心焦灼,
民生难题早解决。
来源:盐城政风热线
声明:1.文章如注明来源,版权均属于原著,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侵权请联系删除!2.如转载本号文章,转载需注明“来源:扬子零距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