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看了罗永浩采访影视飓风Tim的视频,才算是了解了Tim这个人的成长背景及发展经历。他出生在一个高知家庭,父亲是圆通公司总裁,母亲是医药销售。初中学习不好,高中和大学就去国外读了。做自媒体的第一条视频,就是用高速摄像机拍闪电——说实话,我不太了解高速摄像机的价格,这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听名字应该价格不菲。
![]()
之后他一点点做起来,自媒体赚的钱后,把收益再投入到创作及运营当中,一步步发展到现在近一千五百万粉丝的规模。我不否认Tim本人的努力执着及优秀,但知乎上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如果影视飓风里的tim来自于普通家庭,那么他还会有今天的成就吗?
许多回答都是持否定意见的,认为家庭的托举不单单表现在经济上,更多的是认知及观念的帮扶。大家知道,我就是普通家庭出身,甚至是中等偏下的——在2024年之前我家依然是低保户。我爸妈是种地的,平时以摆摊贩卖蔬菜瓜果为生。我也是个做自媒体的年轻学生,可以说家庭托举不了我什么,那么,关于看待家庭托举和自身发展的关系问题,我想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
我看了Tim的许多视频,发现一个惊人的问题:他可以把自己做视频的收益,全部都投入到下一次的视频创作及账号运营上去。全部都,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将每一次生产的收益都可投入到再生产中,这将以很快的速度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做大做强”的速度是很快的。我为什么会惊讶呢?因为我完全做不到这一点。
我是在2022年9月做自媒体的,当我十一月份在B站挣到第一个八百元钱时(当时平台的创作激励比较高,大概是20元/万次播放,是现在的两三倍),我很激动,给我妈打去了视频,我告诉她,我给她买了一套护肤品,然后说,你儿子以后再也不用花你的钱了。之后慢慢发展,我用大三大四两年兼职赚到的钱还完了四年的助学贷款,这期间除了写文章,我也当枪手(代写结课论文),餐厅帮工,发传单,烧烤店端盘子送外卖等。总之,在我去年毕业前夕,我身上没有负债。又用一年的时间自己攒齐了做近视手术的钱,我奶奶临终前,我承担了轮椅陪护床药品等开支。现在,我还要攒钱为我明年高考的妹妹购买笔记本电脑手机。
![]()
图为2025年3月我为写考察报告,在天津和同学一起送外卖
上述一段话的意思是,我是全然做不到把我挣到的钱再次投入到生产当中的。因为我需要把大部分的钱,用于我及我家庭的生活必须开支。我父母五十多岁,年初我爸住了一次院,年中我的奶奶离世了,现在我妈又因为肾病再次住进医院——我下周带她去郑大一附院做精细诊疗。农村人都知道,干体力活的,到五六十岁,各种慢性病都开始凸显出来了。我知道很多朋友是因为我写考察报告才来关注我的,我也愿意去深入实践其中写一些纪实文章出来,但“客观局限性”的增多让我举步维艰,有些茶是不得不喝的。最起码目前来看,不太乐观。
任何人从一出生就决定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生路。这句话我一直是不信的,我在初中接触到了“后来居上”这个成语,我就觉得它是和我适配的。后来居上、后起之秀、后发先制、后生可畏等,我都觉得是形容我的。但现在回溯一下我毕业这一年多的经历,发现并不尽然。有的差距,不是我凭借主观努力就能弥补的了的。
![]()
图为2025年6月,家里小麦收割后,我站在麦田远眺
我必须承认,成长环境给我带来了性格上的问题:过于节省、过于谨慎、过于急于求成。说是节省,其实就是抠门,除了房租交通等必须项,我能把我的生活成本压缩在800/月以内——我自己做饭,电瓶车是买的四手的。谨慎其实就是在任何关于为自己花钱的事情上,我都举棋不定,有时候我想的太多了,我总想把所有的情况都预想到,落子不易。急于求成就是太在乎事情的结果,我几乎每天都要等到十二点,看新发文章或视频昨日的数据反馈,顺带在几个APP上及时签到,以好领个流量券或是外卖券。
总的来讲就是,我缺少格局。纵即是自媒体这样的低成本起步行业,我也不敢在调研经费及视频制作上投入太多。还没等我心里决定允不允许,下意识就给它否决了。我不舍得给我自己花钱,我也花不起这个钱。可能有朋友会说,你不舍得花钱,不还捐了三四千块钱给农村学生吗?是的,但真实情况是,那期视频植入了一个广告,广告收入基本和资助本身持平了。倘若没有接到广告,我还愿不愿意去资助?扪心自问,我心里是会犹豫的。我有私心,但我也只能以论迹不论心宽慰自己。不管怎么说,孩子们是真得到一点实惠了。
![]()
图为2024年9月,我在地里和烟农一起打烟叶
常言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所谓的志短,短的不是志气,而是机会。很多机会摆在眼前,不是不想选,是不敢选。选错了没人给我兜底,试错成本太高,我宁愿原地踏步求稳,也不愿破釜沉舟尝试。更何况很多时候,压根到不了破釜沉舟的程度。
我爸也是这样。我和我妈都常诟病我爸的一个毛病就是“续嘴子”。“续”的意思在这里指重复。就是说,我爸总是对他想要做出的某一个决定,反复询问他人意见。如果你说的恰好和他想的一样,那他就去干了,如果想的不一样,他就会一直“续嘴”来让你依着他。对于结果,如果干成了那自然就成了;如果不如意,他就会反复“续嘴”,说不该这样这样,要是那样那样就好了。
![]()
2025年4月,我爸在湖北售卖花盆,他自己煮挂面吃
我爸的这个毛病让人不厌其烦。但其实也能理解,他九岁时我爷爷就去世了,为了生计也不得不辍学学做买卖,他年轻时比我更想出人头地,只不过家庭给他的托举更少,他的很多选择就必须更加慎重了。一旦选错,可能就是血本无归日暮穷途了。这样的落子不易,让他成了一个你给他二百块钱,让他自己去吃点好的,他都不知道吃啥的那种人。这也是为什么他去湖北卖花盆要住在车上的原因,虽然货物不会被偷,但他会想,万一呢?就为着这个万一,他也得继续谨慎下去。
平庸的最高境界就是生于庸而不知庸。我和我爸都是这样,我们不甘认命。他完全可以像村里其他的一些人一样,干几天活,然后休息几天,去小卖部打几天牌,找老伙计们喝喝酒。但他没有,他内里还是认为自己是可以的,是可以撑起来的。我也是这样,我也总认为我自身的能力是完全可以的,我只是差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我需要等,当下局限性的方面,我还是需要熬。
![]()
我爸半天售卖花盆,晚上找地方停车睡觉
因为不知庸,或者说,不愿意承认庸,总还想拼出点什么,所以,人会累。但这个累又是具有滞后性的,你在干事的时候是不会累的,干成了之后,才会后知后觉般,像想起来什么似的沉默不语,再之后,就是楼一般大的疲惫感袭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又拿起书本来,试图从书中找到答案。我现在第三遍第四遍再读《毛选》,早已没有了二十一岁时的激情与意气风发,我甚至觉得书中大部分内容于我都毫无意义,因为许多文章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离我太远了,那终究不是我自己的经历。我在以往文章中也写了,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全然指导当下。当我合上书本走在路上,当我在路上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我开始回忆,毛选真正刻在我脑子里的就两点,实事求是和长期主义。
![]()
2024年12月,建材厂门口的毛主席雕像
实事求是是很难的,我们面对一个意料之外的现实,能被迫接受,但无法坦然接受,不敢坦然不敢直面,那又怎么谈改变呢?革命,就是改变。革自己既往缺点的命,革自己性格毛病的命。
我能写下这篇文章,就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也愿意承认它,我去调查这种问题的来源,我去研究它,调查研究就是在解决问题。格局小,是可以靠经历撑大的。客观局限性大,是可以厚积薄发等待变化的。至于长期主义,是克服急于求成的良方。在对的方向上,要坚持长期主义,要打持久战,藐视一切暂时性的困难,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和不可战胜的困难。老话说的好,先钉桩子后系驴,先打窝子后钓鱼。教员也说,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我爸深知,单靠体力劳动是无法改变命运的,必须得有其他的路去试一试。这也是为什么他供我读书的原因——他从没在我上学方面吝啬过。我也清楚,三代从农的出身若想摆脱,这不是轻而易举一朝一夕的事,书还是得人去读,事情还是得需要人去做。有时候在夜晚扪心自问,为什么人会生于庸而不知庸,知庸而不认庸呢?原因还是在于两个字——野心。不管怎么说,有野心,想往上爬,结果暂且不论,看到的风景遇到的经历,总还是不一样的。
![]()
姑姑家做饭用的地灶,我家和这个也差不多
现在是十一月下旬了,老家还是用的地灶烧热水或者做饭。地灶是烧的柴火,火温不好控制,有时候火旺了,水或粥沸腾了就会溢出来,我们河南话把“溢出来”叫作满了满了。每当“满了”的时候,就必然意味着水或粥在经过煎熬翻滚后,它沸腾了。如果人生的圆满或小满,也必然要经过“煎熬”这个阶段的话,那就来吧,普通人想做成一点事情是很难的,但也不是不能做。事在人为,我未必就能被打败。最起码,我比昨日往前迈了一步,我比父辈看到了更大的世界,这就是希望的所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