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都开始不把钱存银行了。
一轮接一轮的降息通知下来,眼下的存款利率,已经比蚊子腿还细了。
以下是本期视频脚本:
你知道吗?
现在的年轻人啊,都开始不把钱存银行了。
一轮接一轮的降息通知下来,眼下的存款利率,已经比蚊子腿还细了。
1年期定期存款跌破1%,活期存款更是降到0.05%。不止大行在下调存款利率,自打5月以来,就连以高利率吸引储蓄的中小银行也陆续降低存款利率。
而且为了应对息差压力,不少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都通过"断腕式"停售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主动调整负债结构。目前,国有大行3年期大额存单的年化利率,与普通定存之间的利差几乎等于没有。
这可不是个例,而是传统储蓄产品的吸引力已经开始大规模的明显减弱了。
今年4月,咱们的单月居民部门存款减少1.39万亿元,但同期非银存款,却大增1.57万亿元。
年轻人们不爱搞定存了,开始慢慢抛弃“存银行吃利息”的老办法,一部分年轻人率先开始攒起了“新三金”。把钱分散投进货币基金,例如余额宝、债券基金和黄金基金里。
蚂蚁财富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已经有将近937万90后跟00后的年轻人同时配置了"新三金"组合。
不同于传统储蓄的"保本思维",现在的年轻一代更注重资产的实际收益性与抗通胀能力。
当前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而2024年通胀率中枢约为2%,跑不过通胀,相当于储蓄的实质收益基本为负。
相比之下,货币基金加中短型债券基金,再叠加黄金基金构成的“新三金”组合,反而能通过分散配置,实现收益增强与风险对冲。
那这到底是个啥原理呢?
先以货币基金为例: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大概在1.5%-2%左右,波动率普遍小于0.5%,夏普比率——“即每承担1单位风险,能多赚多少收益”,它的数值约为2.0-2.5,属于低风险类的稳健资产。
从债券基金上来看:中短债型的债券基金的年化收益在2.5%-3.5%左右,波动率大概在1%-2%,夏普比率1.5-2.0;而利率债型收益波动更高,年化大概在3%-4%,波动率2%-3%,但在降息周期中的回报潜力更大;
至于黄金基金:长期的年化收益基本稳定在5%-10%之间,但波动率也比较高,大概10%-15%,不过与股债的相关性低,可以有效分散组合风险。
再加上现在互联网平台的便捷性,也极大降低了投资门槛: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可以支持1块钱起投;债券基金也能通过"10元起购+定投"模式实现小额入局;黄金则以"无纸化"交易和实物兑换功能吸引“怕麻烦”的年轻用户。
所以现在年轻人,都专挑中短债基"薅羊毛",收益比余额宝多,风险比炒股小。因此还流行起了"收蛋"文化——债基的基民们自称“收蛋人”,他们将0.01%的收益称为“收一个蛋”,即使每天只多几块钱,大家也在“求稳”之中,乐此不疲。
这届年轻人的理财哲学其实很简单:不求一夜暴富,只求能够“苟住”。
"新三金"爆火的背后,正是年轻人被现实逼出的"理财求生欲",当存款利率跑不赢奶茶涨价速度,低利率时代的"生存智慧",不是月光,而是得学会“精算式抠门”。
最后送大家一句理财箴言:"少买股票多攒米,少信虚拟各种币,不亏就算真有戏。"
-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