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山东德州市:“吨半粮”建设引领粮食增产新实践

0
分享至

来源:农民日报


图为德州市禹城市伦镇郎屯村正在收割小麦。 资料图

六月的鲁西北平原,热浪裹挟着麦香扑面而来,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摇曳,勾勒出一幅壮阔的丰收图景。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山东省德州市以“吨半粮”建设为抓手,多点发力,在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征程中交出了亮眼答卷。各区域因地制宜、协同奋进,共同奏响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自2021年以来,德州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创新推进政策集成供给、地力集成提升、技术集成改革、装备集成应用,引领技术规程标准化、评价体系数字化、粮食生产法治化,2023年建成全国首个百万亩“吨半粮”示范区,2024年130万亩地块平均亩产1579公斤,5年任务3年完成,带动全市单产、总产再创新高。眼下,正值夏收之际,记者走进德州田间地头,探寻德州市“吨半粮”示范区实现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的丰收密码。

政策赋能 激发种粮新活力

在德州市齐河县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麦田里,种粮大户袁本刚正忙着指挥收割机作业。他的合作社流转了4000多亩土地,还托管了近10万亩农田,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这几年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咱种地的底气越来越足!”袁本刚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打开了话匣子。

政府在粮食生产上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一喷三防”作业全部由政府买单,仅这一项,袁本刚的合作社每年就能节省成本20多万元。在粮食单产提升方面,补贴政策更是实实在在。小麦包衣、“一喷三防”、精准双镇压等技术应用,加上滴灌铺设,每亩地能获得150元左右的补贴。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显著提高了粮食产量。去年,袁本刚的小麦平均亩产达到了1300斤,比前几年有了大幅提高。

除了资金补贴,政府还积极搭建技术推广平台。农业专家定期到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智慧农业系统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气象变化,为科学种田提供数据支撑。“有了政策和技术的双重保障,我们有信心稳产增收!”袁本刚坚定地说。

2025年,农业农村部继续把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齐河县锚定任务目标,加大组织推进力度,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形成综合技术方案,加强技术集成示范,促进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整建制推进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我县坚持书记抓粮、层层压实责任,设立县、乡、管区、村‘四级书记指挥田’。同时,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齐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曹慧英告诉记者,齐河县近三年共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机购置补贴、耕地地力保护等27个强农惠农项目,每年设立专项基金奖励粮王、种粮能手,做到了既让种粮农民有钱挣,也让种粮有荣誉、得实惠。

科技引领 奏响丰收“协奏曲”

走进德州市临邑县恒源街道“吨半粮”示范田,轰鸣的机械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联合收割机吞吐着金黄的麦穗,脱粒后的麦粒如金色瀑布般倾泻进运输车;拖拉机拖着秸秆粉碎机紧随其后,将麦秆粉碎还田;气吸式玉米播种机精准单粒播种,同步施肥、铺设滴灌带,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田间地头俨然成为了现代化农业的“大舞台”。

“今年种植‘轮选49’的种粮大户亩产在1100~1300斤之间,个别农户亩产值甚至达到了1400多斤。”临邑县科谷农业负责人赵建勇手捧着金黄的麦粒说。他表示,今年的丰收不仅得益于优质麦种,更是因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水肥一体化的配套、“一喷三防”的投入以及农户的精心管理。

“今年种植优质小麦品种的农户,以‘优质麦的价格、普麦的产量’赢得了农户的一致好评。农户每亩收入可以达到1700元左右,对于回收的优质麦种我们也会根据市场需求为广大农户和规模种植户争取最大化利益。”提到小麦价格,恒源街道十里堡收粮点的农户齐亚杰满脸喜悦。增产显著,农户收益提高成为恒源街道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恒源街道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无人机飞防等先进农业技术,为夏粮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据介绍,今年该地区未发生条锈病等规模性病虫害,进一步减少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恒源街道的夏粮产量呈现增长态势。据种粮大户刘吉升预计,今年大田亩产可达1300斤左右。

恒源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中玮表示:“夏收夏种工作关乎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是当前全街道的重点工作。我们将继续全力以赴,确保夏收工作圆满收官,夏种工作高质量完成,为全年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基础,让农民在丰收的季节里收获满满的幸福。”

规模种粮 培育更多“新农人”

走进禹城市伦镇郎屯村的田间,金黄麦浪已经褪去,新一季的希望在泥土中孕育。郎屯村种粮大户张呈云站在刚收割完的麦田里,满脸乐观与坚定:“从去年秋天播种,经过寒冷的冬天,再到春天和夏天,历经200多天,如今颗粒归仓了,有辛苦,也有丰收的喜悦!”“今年产量不会差太多,靠的就是早动手、敢投入!”

田埂边,十余台播种机轰鸣作响。“夏播玉米得抢农时!”张呈云介绍,合作社12台播种机全部上阵,一天能播300多亩地,墒情不足就随种随浇,确保一播全苗。

谈及种粮保障,张呈云翻开手机里的惠农补贴记录:“去年每亩地补贴121.99元,政策就是咱种地人的‘强心针’。”他说,规模化种植加上政策支持,自家的260亩地收入可观。望着远处正在灌溉的夏玉米田,张呈云目光坚定:“只要人不偷懒、政策给力,粮食安全就有保障!”

张呈云对今年的玉米产量充满期待:“只要后期管理跟上,产量肯定不会差!”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农户纷纷加入规模化种植行列,共同探索科学种粮,提升粮食产量的新路子。

“我市不折不扣落实防灾减灾及绿色防控措施,推进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喷多促’全覆盖,年统防统治面积2000万亩次以上。”德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陈超告诉记者,接下来,德州市将抢抓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机遇,继续实施绿色“吨半粮”工程,推动核心区稳产丰产模式向300万亩辐射区、600万亩带动区拓展,促进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德州力量。

眼下,德州市的夏收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金黄的麦粒源源不断地运往粮仓,玉米播种工作也在有序推进。“吨半粮”建设不仅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更让粮食安全的根基愈发坚实。(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54票赞成46票反对!美国再次“创造历史”,白宫宣布“降半旗”了

54票赞成46票反对!美国再次“创造历史”,白宫宣布“降半旗”了

志宏教授
2025-11-09 09:55:37
北美评价97%,内地首日票房却仅255万,《铁血战士:杀戮之地》为何失利?

北美评价97%,内地首日票房却仅255万,《铁血战士:杀戮之地》为何失利?

可乐谈情感
2025-11-09 00:28:28
民主党抛“重开政府+延医保”方案,参议院领袖怒喷:根本行不通

民主党抛“重开政府+延医保”方案,参议院领袖怒喷:根本行不通

吴锎旅行ing
2025-11-09 17:11:19
湖南发现一株“极品”兰花,被人50元买走,却在兰展卖出了天价

湖南发现一株“极品”兰花,被人50元买走,却在兰展卖出了天价

单手搓核弹
2025-11-08 09:53:26
红军城最后一支乌军投降,米尔诺拉德已经失去防守的意义!

红军城最后一支乌军投降,米尔诺拉德已经失去防守的意义!

胜研集
2025-11-08 23:21:58
温州父子,把国产智能锁干到全球第一

温州父子,把国产智能锁干到全球第一

最华人
2025-11-07 14:52:21
某医院女医师曾某最全的18张照片,优雅职场女性为何选择偷情!

某医院女医师曾某最全的18张照片,优雅职场女性为何选择偷情!

听风听你
2025-11-07 22:01:08
四国发表联合声明,不许中方开炮,18万菲军当肉盾,巡逻区域变大

四国发表联合声明,不许中方开炮,18万菲军当肉盾,巡逻区域变大

博览历史
2025-11-08 14:52:59
北京退休老教授在家养病整整10年,民警破门后,直接愣在原地

北京退休老教授在家养病整整10年,民警破门后,直接愣在原地

罪案洞察者
2025-05-09 09:52:30
国安解散中超脸往哪放?媒体人:只要很多人不希望它散,就不会散

国安解散中超脸往哪放?媒体人:只要很多人不希望它散,就不会散

茜子足球
2025-11-09 15:39:37
北大才女李天乐:赴美留学,入职顶尖药企,用金属铊毒杀清华丈夫

北大才女李天乐:赴美留学,入职顶尖药企,用金属铊毒杀清华丈夫

何嗀爱捕渔
2025-10-27 21:05:57
差点忘了它!参加入列仪式的075型两栖攻击舰四号舰“湖北舰”

差点忘了它!参加入列仪式的075型两栖攻击舰四号舰“湖北舰”

林子说事
2025-11-09 15:11:47
蒋介石在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走毛泽东,全是因为这两点!

蒋介石在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走毛泽东,全是因为这两点!

鹤羽说个事
2025-10-25 11:44:53
设计院不敢干的事,让农村包工头干了!

设计院不敢干的事,让农村包工头干了!

小卢说建房
2025-11-08 20:22:05
日系车败退中国:2.9L油耗击碎“省油神话”,00后为何不再买账?

日系车败退中国:2.9L油耗击碎“省油神话”,00后为何不再买账?

财经保探长
2025-09-11 22:20:43
哈登复出继续输,快船输在哪里,泰伦卢过独木桥,一阵容要早点用

哈登复出继续输,快船输在哪里,泰伦卢过独木桥,一阵容要早点用

体坛大辣椒
2025-11-09 14:18:24
背负31年抛弃妻子骂名的周野芒,揭穿奚美娟的风流丑闻自证清白

背负31年抛弃妻子骂名的周野芒,揭穿奚美娟的风流丑闻自证清白

观察者海风
2025-10-12 09:53:25
蛇类不会无缘无故进入住宅,一旦入屋往往预示着这三件事情

蛇类不会无缘无故进入住宅,一旦入屋往往预示着这三件事情

青青会讲故事
2025-11-05 16:55:04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了野猪,吃得满嘴流油,赛事方:是提前投放的驯养二代野猪;总策划人称最佩服“冷美人”,她连鼻涕虫都吃

张家界荒野求生选手抓到了野猪,吃得满嘴流油,赛事方:是提前投放的驯养二代野猪;总策划人称最佩服“冷美人”,她连鼻涕虫都吃

极目新闻
2025-11-08 21:37:23
扎心!江苏女婿去丈母娘家拜年,临走时两手空空没回礼:真不懂事

扎心!江苏女婿去丈母娘家拜年,临走时两手空空没回礼:真不懂事

行走的知识库
2025-11-09 10:32:06
2025-11-09 18:31:00
环球网资讯 incentive-icons
环球网资讯
环球网,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274678文章数 27060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河南大哥为救老人失去左腿:一条腿换回一条命 不算啥

头条要闻

河南大哥为救老人失去左腿:一条腿换回一条命 不算啥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手机
艺术
房产
教育
亲子

手机要闻

澎湃OS再次公布进展:10大问题均有新进展,细节功能也来了!

艺术要闻

高234米!南非第一高楼,曾问鼎非洲之巅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教育要闻

来上课了——高一下核心词汇讲解(三)第3段

亲子要闻

多方专家共议儿童呼吸道感染防治:科学识别、合理用药是关键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